首页> 年度报告>志丹县> 志丹县营商环境服务中心

志丹县营商环境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8 15:10
单位名称 志丹县营商环境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统筹城乡发展改革方案及重大政策的拟订,并提交领导小组审定,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中对省、市各部门的衔接、协调,统筹城乡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推进。
住所 志丹县农业综合大楼15层
法定代表人 李红丽
开办资金 18.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志丹县经济发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91万元 4.4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我单位遵守《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无违法法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以来,志丹县坚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为抓手,围绕服务保障“双强县三基地”目标,多措并举深化“放管服”改革,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全面落实“三个突破”,围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项目、服务产业“四项服务”,聚焦企业生产经营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全过程服务体系、群众办事全流程服务体系、产业发展全链条服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五聚焦服务体系”,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一是持续提升企业开办和注销便利度。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线上办理,规范应用升级改造后的实名认证系统,支持企业名称依法转让,规范企业正常迁移。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简易注销即办,不动产登记3个工作日内办结。截至目前,完成线上审批3500多户;同时,进一步推行新开办企业首套公章免费刻制,降低企业开办成本,为222家企业免费刻制印章997枚,共计减免费用174100元;全县新增市场主体1892户,市场主体总量存续达到12695户。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证照联办”,营造更加便利的市场准入和退出环境。二是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已有的线上审批许可进行核查梳理,全面清理市场准入显性和隐性壁垒,无一例以备案、注册、年检、认定、认证、指定、要求设立分公司等形式设定或变相设定准入障碍,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平等进入、公平竞争。三是优化办税缴费服务。推进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无纸化报销、入账、归档等工作,大力推广“非接触式”办税,持续推进容缺办理、告知承诺制、一件事一次办,进一步降低办税缴费负担,提升办税效率。为新办纳税人提供“套餐式”服务,一次性办结多个涉税事项,在办税服务厅设置新办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综合窗口,将新办纳税人到税务机关办理信息采集、实名认证、数电发票核定、领用发票等事项一窗办结。截至目前,数电票网格化服务5267户,累计开票户数2934户,合计33.27万份,企业年均纳税时间压减到59个小时以内。四是规范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深化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投标、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等改革,现已完成8个项目的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截止目前,预算单位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政府采购项目共计95个,预算总金额17800.68万元,实际预留采购金额16434.47万元,预留份额比例92.23%,预留比例高于85%以上。五是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持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制定联合抽查事项清单,抽查任务3项,抽取市场主体545户,监管事项覆盖率100%。积极推行“互联网+”智慧监管,现向我局接入“食品+”智慧监管110家,加强对“饿了么”、“美团”2家“网上订餐”“无接触配送”等新业态模式的指导和监管,目前“饿了么”入网食品经营店201家、“美团”入网食品经营店165家。六是规范行政执法工作。规范行政裁量权,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开展执法证件审查工作,对全县716个行政执法证件进行审查公示,对350余名一线执法人员进行岗前综合业务培训及执法规范化培训,对40余份涉企执法案卷进行审查,有效规范了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截至目前,审核行政规范性文件4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32件,其中涉企行政复议案件9件。大力实施农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县109个行政村培养“法律明白人”327人。七是加快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账款清理。通过资产盘活、平台融资、债务置换等方式,实现台账内13.4亿元民营企业账款“应清尽清”,2019年以来累计偿还历史债务44亿元,涉及2700多家中小企业,年底前再计划偿还2亿元,总量达到46亿元。八是深化劳动力市场监管。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健全劳动争议化解机制。截止目前,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274件,其中立案167件,案外处理61件,互联网+调解平台处理11,不予受理35件,涉案金额1819.96万元,涉及劳动者194人,结案率100%。九是持续用好企业生产经营周“解难”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市县企业生产经营“周解难”工作机制,安排部署“三整治四提升”专项行动。召开企业生产经营“周解难”会议7次,办结事项14项,为企业稳定运营和持续发展注入动力。积极配合“三整治四提升”督查,确保每个环节落实到位。二、存在问题一是部分单位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和调查研究不够;二是存在政策引领不到位、指导不精准等问题;三是部门之间存在信息不共享、沟通不畅、协调配合不到位,导致工作推进缓慢;四是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工作进展缓慢。三、工作计划一是压实工作,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健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坚持不定期召开营商环境专班会,研究解决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确保各项任务顺利推进。各部门各单位把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具体抓、抓具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分解任务,加大复制推广。加快推进9个领域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及典型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细化任务,补齐短板,要求重点单位每年必须完成一项以上典型经验复制推广任务,2025年完成4项“小切口”改革任务。三是聚焦问题,强化督查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营商环境突破年各项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压实各部门单位责任。加强督查考核结果的运用,县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对各成员单位营商环境工作进行量化考核,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不定期督查,对工作进度缓慢、推进不力的部门及时预警提醒、专项督办、限期整改。四是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措施和典型经验做法,树立先进典型,曝光反面案例,持续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全社会关心支持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