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志丹县> 志丹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心

志丹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8 15:04
单位名称 志丹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执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决策部署,推进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承担县属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业绩考核、产权变动核准和备案管理职责;会同财政部门对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基金进行管理;文化产业年度统计考核工作。
住所 志丹县社会事业大楼412
法定代表人 刘军伟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志丹县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78万元 1.18万元
网上名称 志丹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心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基本情况通过五经普识别统计,目前,全县有各类文化经营企业(单位)251家、较四经普(132)时增长90%,个体户423家、较四经普(215)时增长96%,从业人员1500余人,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有5家,全县文化经营企业和个体呈逐年递增趋势,初步形成规模化发展、梯队型成长的发展格局。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1.加强政策宣传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坚持政策宣传服务工作常态化。积极开展“进企业、送政策、强服务”等文化产业宣传调研活动,县文产办坚持每月至少1次深入规上文化企业、重点培育文化企业走访或联系调度,会同文旅、税务、统计、行政审批等相关单位上门向企业进行政策宣传、简化审批注册、入统流程等工作进行点对点服务,截止目前深入全县城乡已走访调研各类文化企业68家,确保各级优惠扶持政策及时准确宣传到位。同时,我们举办了“强素质、提业务、增本领”文化产业专题培训、还利用志丹文化产业公众号、微信、融媒体、图片、短视频讲解等融媒体平台积极宣传推送了各级文化产业政策和信息工作动态,向外推介志丹文化旅游资源和志丹县文化企业风采,全面提升企业认识水平和发展信心,不断提升文产工作的服务能力。2.狠抓市场主体培育,提升规模质量。我县坚持以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市场主体为核心,将培育入库文化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形成有序培育、梯次成长发展格局。一是强化组织推进。专门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文化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将文化产业工作特别是培育入库文化企业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全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县委宣传部在全县意识形态考核中将文化产业考核比重进一步提高;先后召开文化产业工作协调调度会5次,在5月中旬召了开全县文化产业工作推进会,会上与相关成员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全力推动入库培育工作。二是强化调研摸排。今年以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袁小强先后6次深入规上文化企业、重点培育文化企业走访调研、排忧解难,县文产办先后深入规上文化企业、重点培育文化企业、涉油涉气文化服务企业、珠宝首饰行业以及全县2023年营业收入50万元的文化企业等68家文化企业逐个进行走访调研、认真摸排,耐心宣传引导,全力助企纾困。三是强化统筹协调。建立了县委宣传部牵头抓总、县文产办统筹协调,文旅、统计、税务、审批等成员分工负责、通力协作的入库培育专班,多次深入重点培育企业进行面对面问题解答和点对点服务,为做到精准有效培育,先后多次咨询上级业务部门和相关业务人员,6月下旬专门邀请市统计局社零科、工业科、文化产业科负责人和业务骨干深入陕西红都千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猫巷大峡谷)、陕西洛河人家文化旅游开发实业有限公司、志丹县洛河情网络有限公司(网红“陕北霞姐”)、陕西浅时光文化传媒公司等重点培育企业进行调研指导、把脉会诊;目前市县统计局已将陕西浅文时光传媒有限公司完成核查和资料上传,预计年底入统;除此之外还深入永宁采油厂等驻志油气企业、陕西广电网络志丹支公司以及志丹税务局走访调研、座谈沟通,不断扩大摸排范围,认真筛选识别企业,想尽千方百计抓入库,力争尽快成功培育入库文化企业。四是强化激励机制。加大奖扶补助资金的兑现力度,目前已将新入库企业奖励资金和规上文化企业统计员补助全部兑现到位。同时,县文产办正在起草制定关于支持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助力企业发展壮大。3.强化项目策划包装,提升项目带动。围绕打造“文化旅游十亿级产业集群、全国亲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全省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基地”目标,紧盯中省市“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动态,积极策划包装和建设高质量文化产业项目。目前,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志丹段——保安革命旧址周边环境整治工程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延安长征文化旅游复合廊道示范段建设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同时,今年新增的志丹县城市智慧书房建设项目和图书馆旧馆改造项目和猫巷大峡谷、永宁山景区、九吾山景区招商引资项目等一批有关文旅产业项目正在有序推进。4.加强沟通配合,扎实做好五经普工作。我县将五经普工作作为今年全县文化产业中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县委宣传作为五经普成员单位,在积极发挥好引导宣传工作的同时,先后多次深入县统计局对接协调关于五经普工作,特别是五经普识别出文化企业单位工作,及时对照《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规定的行业代码逐一修正数据,调整主营业务10家并标识为文化产业类行业代码。另外调取数据与文产办建立的文化企业库对比,目前正在进一步精准标识普查统计中的文化企业。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集聚产业发展合力。坚决将按照国家和省市“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支持方向,提早动员策划包装一批发展方向准、带动作用强、市场前景好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进一步优化包装洛河峡谷、九吾山、猫巷峡谷等拟招商文旅项目,积极动员组织县委宣传部、文产办、文旅局、县文投等相关部门和文旅企业召开了《2024年志丹县旅游资源推介会》,参加了深圳参加了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招商推介活动,考察拜访了深圳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旅游设计院两家企业,推荐了我县猫项大峡谷和志丹县永宁山景区宣传片。三、存在问题尽管我们在推动文化产业中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未达到预期目标。2024年前三季度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1628.8万元、营业收入增长—19.2%。主要原因:一是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现有规上文化企业以广告、图书、办公用品销售为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不强,县域文化市场萧条,企业营业收入下滑严重、增长困难。如:志宏广告有限公司主营传统平面广告业务单一、缺少新生业态、市场需求较低。惠丰商贸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办公用品,行业同质化严重、营销模式落后、业务量萎缩严重,加之去年退库的志丹县锐博优商贸有限公司保留400余万元基数,导致全县营收负增长;二是政策机制不活。现有文化企业经营模式传统单一,缺乏创新意识,内生动力不足,不能更好适应文化主流市场需求。同时,推动文化产业合力不足、机制不活,缺乏有效的培育措施,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匮乏,致使文化产业发展进程缓慢。如:今年经过我们多次走访调研、积极对接,成功将知名网红“陕北霞姐”的公司由榆林市迁回志丹县并帮助成立“志丹县洛河情网络有限公司”,但由于统计口径不一致、霞姐主营业务为代销产品不符合入统政策等原因导致该公司未能入统。三是文化品牌创树不够。特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充分,文物和非遗活利用不够,文化品牌没有真正做起来,文化产业体量小,产业链薄弱,综合效益不高。四、明年工作打算结合省市县深化“三个年”活动,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工作部署要求,以及省市文产工作政策方针,立足产业发展现状,重点抓好“一条主线”、开展“三个行动”(即:以夯基础、提质量、扩规模为主线,开展规上企业经营收入提升行动、培育重点文化企业入库行动、优化项目加大招商行动),全力推动文化产业创新性发展。一是巩固提升规上企业营收水平。持续深入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强业务指导培训,切实提高企业市场分析应对能力,挖尽企业发展潜力,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关于支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用足用活政策激励机制,采用一企一策的方式给予帮扶,在办公用品采购、各类大型活动承接、债务化解、项目建设等方面优先倾斜规上文化企业,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落到实际行动上,竭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抓住各种市场利好机遇,不断增加企业营业收入,努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二是千方百计推动企业上规入统。不断深入调研了解现有文化企业发展状况,时刻关注企业发展动态,摸清底子、吃透情况,认真甄别基础较好的重点培育企业,及早做好企业入统范围界别工作,精准确定重点培育对象,积极主动为企业找商机、拉订单、创条件,千方百计助力企业提高营收,精心做好跟踪服务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夯实工作责任,增强统筹合力,优化强化措施,全力以赴打好培育规上文化企业攻坚战。三是优化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是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文化旅游产业项目作为全年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来抓,宣传部牵头,文旅局、招商局、文产办具体负责,经发、行政审批、统计等单位配合,引导组织相关单位和企业做精做优红色文化、黄土文化、民族文化、边塞文化等为主的项目策划包装,加大文创产品项目开发支持力度,储备更多的高质量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聚焦成熟度高、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项目进行全程服务,持续加大文旅产业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吸引更多企业、项目和资金落地志丹,全力争取省市资金政策的更多支持,助推我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