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志丹县杏河初级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志丹县杏河镇 | |
法定代表人 | 刘景奇 | |
开办资金 | 1230.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志丹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47.45万元 | 676.9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志丹县杏河初级中学 | 从业人数 6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我单位遵守《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狠抓基层党建工作,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我校严格落实了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学校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月组织党员进行一次集体,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等,提高党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牢固树立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党员教师以身作则,勇挑重担,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3.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学校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和管理,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二)强化学校管理,全面提升办学内涵与核心竞争力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政策法规,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二是规范办学行为,严明纪律,令行禁止。凡是上级有“严禁”、“不得”等条款的坚决做到令行禁止;三是不断总结经验,做好了顶层设计。学校深入总结办学经验,不断对“三层四线”办学思想进行提炼和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三层”即以校级领导为核心的决策层,以年级组为核心的执行层,以各处室中层为核心的督查服务层;“四线”:即德育管理线、教学管理线、后勤服务线、群团组织线。具体操作中“三层”横向到边,各项工作分解到各部门;“四线”纵向到底,工作切块包干、落实到人。3.带好三支队伍。一是带好班子队伍。学校继续推行行政领导考评、查坐班、推门听课等制度,促使班子成员工作责任心、工作能力、工作作风不断增强和改进;二是带好教师队伍。落实教职工上班期间的工作纪律,实行每天两签到两签退、要求教师认真坐班。加强教师专业成长,教师认真填写了《教师教学与研修记录》,从“个人业务研修、教学计划、专业培训、听课议课、业务笔记”四个方面入手,不断鞭策、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三是带好教科研队伍。以学校教研组活动为主阵地,各学科教互研组长、业务骨干确定为兼职教科研队伍,通过深挖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课题研究交流等措施,培养教科研队伍提高教科研能力。4.抓好工作落实。学校全力打造“让班子实实在在干事、让教师踏踏实实育人、让学生老老实实做人”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工作要求,找准了管理上的突破口,改变人浮于事,管理不力的现状,以率先垂范的榜样、真抓实干的作风、大胆改革的勇气、敢啃硬骨头的精神,迅速打开了工作新局面,全方位推进学校工作向精细、严实、高效的方向发展。(三)夯实德育常规,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完善德育工作机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德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部门和教师的德育工作职责,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通过定期组织班主任培训、班主任管理论坛活动,组织班主任赴省市进行班级管理培训等活动,帮助班主任更新理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和德育工作能力。同时,注重发挥学科教师的德育功能,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3.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德育处进一步健全制度、采取措施,常态化加强学生仪容仪表、行为举止的规范,彻底整治了学生队伍中语言污秽、行为粗鲁等现象。4.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5.传承延安精神。将延安精神纳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四)狠抓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1.抓好教学计划制定。开学初,各学科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组织教学。2.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积极开展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等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3.重视作业批改与辅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作业,认真批改作业,并及时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4.做好教学质量监测。定期组织月考、期中期末考试,认真进行质量分析,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5.加强课题研究。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本学年度我校立项了1项市级规划课题和2项市级微课题,目前我校26人参与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6.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组织校本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专题研讨、教学反思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实在在研究小问题、解决小问题,拒绝了“假大空”。教务处派专人听会,继续将行政推动力和业务指导力相结合,不断强化了教互研会议质量。7.狠抓教师核心素养提升。一是继续采取用“以赛带改”形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教务处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各层级、多轮次的校内赛教,积极鼓励教师在赛教中不断尝试探索;二是采用“三推”教学督查模式,促进了教学任务的落实。“一推”看教师课前准备,“二推”看教师课堂组织,“三推”看学生学习任务的落实;三是实施骨干体系建设。按照《志丹县杏河初级中学骨干体系评选方案》,积极培养和选拔“三级三类骨干”,进一步夯实了骨干体系的任务与责任,激发教师主动发展个人业务水平的动力。8.加强教师培训。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拓宽教师视野,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五)积极探索实践“五项管理”、“双减”和“课后服务”新任务。1.学校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等“五项管理”工作的落实,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学足学好。3.优化作业设计。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精心设计作业内容,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轻学生作业负担。4.开展课后服务。按照“5+2”模式,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我校课后延时服务主要包括作业辅导、社团活动、阅读指导等内容。作业辅导由各学科教师负责,帮助学生解决作业中的疑难问题;社团活动涵盖了音乐、体育、美术、书法等多个领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阅读指导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六)强化后勤管理,不断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1.建立健全食堂管理和膳食管理委员会相关制度。总务处从学生灶的食品原材料采购管理制度、食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入手,不断建立健全了食堂管理和膳食管理委员会相关制度,使学生灶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合理安排膳食。根据学生的营养需求,科学制定食谱,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3.加强成本核算严格控制食品采购成本,规范财务管理,确保灶务工作公开、透明。4.严肃财经纪律,学校进一步规范了采购申报程序,认真贯彻落实财务“五笔会签”制度,及时做好了财务公开。5.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物资采购、设备维修、等各项后勤管理制度,提高后勤服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五)加强安全管理,不断维护教育教学的和谐稳定1.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学校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各领导、各教师的安全职责,制定了一系列安全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如《校园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等,将各岗位的安全职责以制度框的形式上墙,并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把安全工作主体责任分解落实到人。2.加强安全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安全演练等,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3.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定期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校园安全稳定。4.进一步健全安全信息三级报告体系。学校在每班设立学生安全信息员,建立学校、班主任、学生三级安全信息报告体系。依据该体系,学校和班主任每天随时掌控学生安全及行为动向,及时化解学生内部矛盾,杜绝学生间纠纷的扩大和演变升级,将各种不安全隐患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