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志丹县>
中共志丹县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志丹县委党史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5-04-08 14:57
单位名称
中共志丹县委党史研究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党史研究、征集、编纂地方党史、组织史和人物资料,出版地方党史书籍。
住所
志丹县县委办公大楼
法定代表人
屈永明
开办资金
27.6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志丹县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1万元
1.53万元
网上名称
中共志丹县委党史研究室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聚焦主责主业,深化党史研究1.编辑整理《红都保安与哥老会》,哥老会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陕北地区的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哥老会成员大都是穷苦百姓,为了生存被迫加入哥老会,实行江湖规矩,组织活动比较严密,是我党在统战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该资料全面系统的讲述中共中央定都志丹期间对哥老会的统战工作。2.编辑整理《中国共产党志丹历史(第二卷)》,该书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后,志丹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勇于探索、艰苦奋斗的光辉历史,根据大纲内容,经过档案查阅、资料征集和文字录入工作,现已完成北京知青在志丹、志丹县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志丹县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志丹县对手工业的改造等专题资料的征集工作。3.编辑整理完成《红都保安史料研究丛书之四》,为详实讲述中共中央定都志丹期间战天斗地的光辉历史,我室集中工作力量,编辑整理完成《红都保安史料研究丛书之四》,并广泛征求对该书在体例设置、内容范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修改意见,现正根据修改意见进行紧锣密鼓的修改完善。4.对金汤刘志丹故居做系统布展,并完善讲解词。以打造我县第一批红色村庄为契机,对我县红色教育基地——金汤刘志丹故居进行系统调研,进详细考证,制定布展大纲,并报省市党史部门审核、修改,对刘志丹故居进行系统布展,进一步完善讲解词。5.修订完善刘志丹烈士陵园导游词和刘志丹革命事迹陈列馆讲解词。根据陵园现有的讲解词,通过查阅资料,对讲解词中的历史事件、时间节点、语言表达等内容进行系统的调整、修改和完善,丰富讲解词的内容,全面展现刘志丹“群众领袖、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6.立足我县丰富的红色资源,整理我县红色村庄资料。对我县56个红色村庄的过去历史、现在发展、未来展望进行系统梳理,为我县红色村庄的打造提供重要参考。7.深化对刘志丹革命事迹、革命品格研究,编辑完成《刘志丹研究论文集》。将征集到的《南有方志敏北有刘志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光辉典范——从两位我党先驱领袖看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等37篇论文汇编成论文集,待刘志丹研究会审核通过后,即可出版。8..积极筹备纪念刘志丹诞辰120周年活动。制定纪念活动方案,梳理今后的主要工作及任务,各项工作有序推动。二、存在问题一是党史存史职能发挥不充分。主要表现为党史资料存量和种类少,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党史研究工作需要大量的史料征集查阅。二是党史研究交流不充分。主要表现为与其他县区党史研究部门交流较少,没有实现资源共享、课题共研、项目共建、成果共有。三是党史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欠缺。党史研究是一个专业性、学术型较强的理论性、历史性的研究,需要一批高素质和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人才队伍建设与党史研究人才要求悬殊大,难以满足党史研究人才队伍建设要求。三、整改措施1.加强学习,不断了解掌握国家的理论政策,提高干部的政治站位和专业素质。2.不断开展党史研究,充分发挥党史研究工作资政育人、服务发展的作用。3.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调动党史研究干部干事创业热情。4.充分挖掘好、整理好、保护好、利用好我县优秀党史资源,不断推动我县党史研究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