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志丹县高级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志丹县城北新区 | |
法定代表人 | 邱洪杰 | |
开办资金 | 8516.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志丹县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535万元 | 557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志丹县高级中学 | 从业人数 23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年来,我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立足学校发展实际,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潜力,促进学校稳步发展。基本情况现有教职工239人,省级教学骨干4人,市级教学骨干35人,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71人,研究生学历教师33人。在校学生2514人,共设高中教学班级49个。二、主要工作【合作办学】2024年8月,我校与汉中市龙岗学校正式开启合作办学。汉中龙岗派驻7人(校长1名、副校长2名、年级主任2名、教师2名)入驻我校。邱洪杰校长到任后,快速完成领导班子组建,并于8月22日完成中层干部选拔聘任工作。学校全面推行龙岗精细化管理制度,实施工作清单和行事历管理模式,确保各项工作有计划、有落实,通过周例会、月总结等形式,显著提升了管理效率和工作执行力。【教育教学】一是深化教学改革,学校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落实以学案导学为核心的“五环节教学法”,践行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改进作业练习模式,落实限时训练;改进试卷评阅模式,落实纠错过关。二是开展项目式教互研活动,教师们围绕具体的教学项目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分享经验、碰撞智慧,共同探索更优质的课堂教学策略。三是举办新教师过关课、汇报课和老教师的公开课,新聘教师在准备过关课的过程中,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展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和对知识的理解,汇报课则是他们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和实践后的成果展示,体现了新聘教师在教学能力上的进步;老教师们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展示精湛的教学技艺,为年轻教师树立了榜样,也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四是举行了学校首届高考题说题大赛,敦促老师们积极钻研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与方向、解题思路指导和高考题对课堂教学的具体引领,这些举措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注入了强大动力。五是学校建立了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六是学校10月中旬邀请汉中市龙岗学校高中部胡勇校长和高三骨干教师来我校开展同课异构和复习备考研讨活动,同课异构活动为两地教师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师们通过观摩、研讨,拓宽了教学思路,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德育教育】一是德育教育方面的改革,学校精心选拔配备生活老师并加强生活老师业务培训,强化了生活老师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纪律;加强班主任老师值日检查,要求年级组分工明确、真抓实管,从学生回到寝室就开始指导和督促学生,落实习惯培养;加强值周工作检查,本学期起,每个周每个年级安排两名非班主任老师在一位校级领导和一位中层管理干部的带领下开展值周工作,加强了学生午休和晚寝的纪律检查。二是强化学生行为规范要求,严格学生仪容仪表管理,引导学生树立得体、整洁的形象意识;加强了学生出勤考核和违禁品检查力度,坚决杜绝各类违禁物品进入校园,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三是注重校园活动育人功能,学校相继组织了高一学生军训、开学典礼、庆祝教师节活动、尊师典礼、每周主题升旗仪式和庆国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快闪等主题德育教育活动,同时还组织了校园足球联赛、器乐声乐及舞蹈大赛等文体活动和以“我爱家乡”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手抄报比赛等学科第二课堂活动,在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更是凸显了活动在德育教育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四是加强了纪律教育和对违纪学生的处理,学校重新修订了《志丹县龙岗高级中学学生违纪事件处理章程》并要求各班组织学生进行专门的学习,规范了学生违纪事件处理流程;加强了校园巡查和检查的力度,对学生违纪情况进行严抓严管,形成了较好的风气和态势;严肃处理了违纪学生。在严管态势下仍有部分学生不能认清形势,导致一些违纪事件的发生,有五人次因严重违纪被做了劝退处理,另有十多人次分别被处以记过至留校察看处分,严肃处分这些违纪学生使得校园风气得到了极大的扭转,保障了学校秩序,也助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五是重新组建了学生会,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升旗仪式、班级家长会等活动都仿照汉中龙岗总校模式改由学生主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培养了相关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队伍建设】一是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加强教师培训、开展名师工程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二是积极搭建教师成长平台,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三是参与各级各类培训98人次,其中线上培训70余人次,线下培训28人次,这些培训涵盖了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技术等多个方面,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四是加强与汉中龙岗学校交流学习,2024年7月中旬,学校派遣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学科质量组长、新高一年级教师共62人赴汉中市龙岗学校参加为期一周的新学期开学前培训;2024年8月22日,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了开学前专题培训,会上赴汉中龙岗学习教师分享了自己学习感悟,新一届领导干部对学校新学期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划和解读;2024年11月8日,学校继续组织骨干教师40人赴汉中龙岗学校跟岗听课学习,进一步加强了与总校之间学习交流,教师们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参与教学研讨等活动,亲身感受汉中市龙岗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将其带回本校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教育科研】一是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通过申报各级各类课题项目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学校成功结题1项市级规划课题,立项1项省级规划课题,并申报立项了12项校级微型课题。三是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和学习研讨活动,学校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和学习研讨活动共计170余人次。三是教科研成果显著,学校共有22人在陕西省“名师杯”优秀教学成果评比大赛中获奖;30人在陕西省“一师一优课”优秀教研成果评比大赛中获奖;另有20个参赛作品已提交至陕西省“创新杯”优秀教科研成果评比大赛中等待评审结果。【校园安全】一是加强安全巡查,保卫科值班人员每日对校园进行不定时重点巡查围墙、大门、宿舍、食堂、教学楼等关键区域,确保无安全隐患。二是完善安防系统,学校对现有的安防系统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对部分老化的监控设备行了维修更换。三是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保卫科定期组织师生进行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培训和演练,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四是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学校每月进行一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同时建立了安全隐患排查长效机制,确保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消除。五是坚持执行食品采购、运输、储存、加工等环节卫生标准和校级领导陪餐制度,保证校园食品安全。【获奖受誉】刘晓玲被评为“延安市教学名师”;李小华被评为“延安市学科带头人”;曹振伟、王亚红被评为“延安市教学能手”;王建平获得延安市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三等奖;姜楠、聂锋国获得延安市第三届课堂创新大赛市级比赛;三等奖;齐贵霞、孙保宁被评为“志丹县教学名师”;张丽、梁凡被评为“志丹县学科带头人”;冯向东、范元琴、李小华被评为“志丹县优秀教师”;徐耀斌、焦荣荣被评为“志丹县优秀班主任”;赵平龙被评为“志丹县先进教育工作者”;何宁被评为“志丹县优秀共产党员”;牛高月、曹振伟、焦荣荣、高宏伟、黄慧、樊秀海、陆青青、郭晓燕被评为“志丹县教学能手”。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设想(一)文化融合问题尽管两校在合作办学过程中积极推进,但在文化融合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汉中市龙岗学校的文化理念在志丹县龙岗高级中学落地生根需要一个过程,部分师生对新的管理模式和文化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偏差,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沟通和融合。(二)教师适应差异外派教师和本地教师在教学风格、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需要一定时间来相互适应和磨合。部分本地教师在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时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更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以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协调发展。(三)资源调配与优化在资源共享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调配机制。确保教学资料、设备等资源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和使用,同时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此外,在教师跟岗学习等活动中,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人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共享的效益。(四)新教学方法运用部分教师对新教学方法的适应和运用还不够熟练,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定期组织针对性的培训活动,邀请专家进行指导,提高教师对新教学方法的掌握程度。同时,鼓励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共同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学校将借助与汉中龙岗学校合作办学契机,积极寻求与其他知名学校的合作与交流机会,拓宽师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通过共建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平台等措施,推动学校与社会各界的紧密联系和协同发展。同时,加强与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四、结语2024年秋季学期是志丹县龙岗高级中学与汉中市龙岗学校合作办学的重要开端。我们在管理、教学、学生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正视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为办好志丹人民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而努力奋斗,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合作办学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