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志丹县水旱灾害防治监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水旱灾害防御、治理和预报预警、技术支撑等工作;河道管理、水库移民管理以及防汛抗旱工作;组织全县河长制工作;拟定全县河长制督察、工作会议、信息共享、考核等制度以及办公室日常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农业综合大楼1322室 | |
法定代表人 | 安志成 | |
开办资金 | 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志丹县水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1.9万元 | 74.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公益:志丹县水旱灾害防治监测中心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我单位在局党组的带领下,有序开展上级及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河长制及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一、积极开展河长制各项工作一是各级河长认真落实“管、治、护”主体责任。按照县河长办制定印发的《2024年志丹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要点》要求,各级河长积极开展巡河检查工作。截至目前,县级河长巡河167次、镇级河长巡河1056次,村级河长、巡河员及保洁员按要求开展河道巡查保洁工作,河道水环境明显改善,今年北洛河马老庄出境断面及境域内主要支流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基本维持在Ⅱ类水质。二是深入开展河流水生态环境“三清一净”和违规“小菜园”、河道垃圾清理整治等专项行动。制定印发了实施方案。出动人数870余人,出动机械车辆40余台次,清理河岸及河道垃圾杂物、弃土弃渣、漂浮物等累计20余吨、及时制止10起河道种植行为、清理“小菜园”8处5亩多、清理河道淤积物600余吨、恢复河道岸线1600多平方米。三是扎实推进河道“清四乱”专项整治。今年来销号“清零”各级督查交办问题13个,其中2024年省级第一次河湖是“清四乱”暗访督查交办1个,省级遥感图斑反馈1个,县级交叉检查2个,市级日常检查暗访反馈9个。配合省复核验收问题1个,自查发现河道“四乱”问题11个,整改11个。今年图斑疑似问题两次一共下发229个,已经完成复核229个。四是加大涉河在建项目监管和河道管理执法力度。今年与涉河项目建设单位签订河道清障协议2份,查处河道水事违法行为4起,其中整治河道违法采砂3起,拆除河道违建1处。五是加强河湖岸线管理并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今年来按照省市标准化堤防建设下达的工作任务,我单位委托第三方对县城4.27公里堤防开展标准化堤防建设工作。按照河长制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河湖管理制度,补齐河道管理短板,先后与安塞、吴起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切实推动杏子河、北洛河流域“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格局,逐步形成跨区域生态保护治理工作合力。六是积极开展健康河湖评价工作。按照市河长办下发的《关于印发2023年河湖健康评价任务清单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县于2023年完成了义正川、罗坪川、圣子川、麻子沟4条河流河湖健康评价工作,今年以来,我单位委托第三方公司对涉及我县的长尾河、吴堡川、瓦子川、樊川、牛沟川、小蒜川、孙岔沟、玉皇沟、驸马沟、圪垯、牛咀沟、石沟等的12条规模以下河流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工作,目前该项工作基本完成。二、有序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一是全面落实水旱灾害防御责任制,落实山区河道责任。及时落实了河道责任人,更新了志丹县山区河道管理“四个责任人”名单,并于 2024年4月30日在志丹县人民政府网站进行了公示公告。二是组织编制各类预案方案。修订了2024年《志丹县抗旱应急预案》、《志丹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志丹县主要河流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等各类预案编制,并报送防汛抗旱指挥部进行备案。三是全面开展汛前排查检查,确保行洪安全。按照《延安市水务局关于开展江河湖库渠坝山洪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单位就河道行洪安全、山洪灾害防御设施设备等进行了全面排查检查。6月份我单位全面完成了山洪灾害危险区复核,并对山洪灾害自动监测系统、监测预警平台进行了维修,确保了汛期监测信息收集及时、数据准确,水旱灾害系统汛期正常运行,水旱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工作有序开展。四是扎实推进水旱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我单位汛前召开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安排部署会议,制定汛期值班安排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严格执行全市水旱灾害防御“一日两报”日报告制度,规范信息报送工作,确保日报告制度坚决落实到位、上报数据及时准确。今年汛期发送山洪灾害预警短信4744条,启动洪水防御响应2次,联合气象部门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6次。五是积极推进水毁工程修复项目。按时在防汛抗旱二期平台报送水毁工程进度及灾害信息。我单位按要求组织实施了志丹县顺宁镇排洪涵水毁修复工程,该工程于2024年9月10日开工,目前基本实施完成。六是加强水旱灾害防御知识培训宣传。今年来,我单位积极参加了市上组织的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培训学习并在单位内部开展了学习交流。同时通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累计发放水旱灾害防御宣传彩页5000余份,刷写标语12条,推送微信1000余条。引导群众深入了解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性,今年来我单位在主要河道、重要路口树立警示牌10块,进一步警示周边群众。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年工作打算。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河道“四乱”整治历史欠账多、涉及面广,整治难度大;二是今年汛期洪水致河道堆积大量淤积物,清理难度大,耗费资金多;三是水旱灾害防御资金投入不足,山洪灾害预警平台系统老旧,急需更行更换,山洪沟治理还需加强。针对存在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我单位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确保全县河长制及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持续开展河长制及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河长制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按照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要求,持续清理整治“四乱”问题,坚决遏增量、清存量,将清理整治重点向河流、农村河湖延伸。二是以河长制为抓手,结合水旱灾害工作安排,对全县水旱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系统、河道防洪安全、涉河项目建设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检查,保障汛期信息预警预测准确,河道行洪通畅。(二)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一是进一步加强左右岸、上下游河湖管控联动机制建设,在与安塞、吴起已建立的基础上,联系协调靖边、甘泉等县逐步建立周河上游、北洛河下游联防联控机制,全方位实现跨区域生态保护治理工作合力。二是联合县气象部门,及时分析发布雨情旱情预警,加大水务、气象、农业农村、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部门及各镇办信息共享、联合联动力度,保障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三)进一步开展水旱灾害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水旱灾害专项资金,及时维修更新山洪灾害自动监测系统、监测预警平台,储备一批符合国家政策支持投资水旱灾害治理等相关项目,加大协调力度,抓好时间节点,积极申报水利工程水毁修复、山洪沟治理等项目,确保水旱灾害各项年度任务指标保质保量、按时限按要求圆满完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