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秦东陵文物管理所

西安市临潼区秦东陵文物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5-04-08 14:22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秦东陵文物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秦东陵保护提供管理保障。保护区内文物保护、管理·保护项目开发利用·制止涉及破坏文物或违犯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斜口街办韩峪村马家组
法定代表人 杜应文
开办资金 168.4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68万元 6.6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1、坚持昼夜巡查,确保各陵区田野文物的安全。日常工作中,全体同志严格遵守《秦东陵田野文物安全巡查制度》,坚持昼夜巡查,做到各陵园文物点的全履盖,不留死角,严防事故发生。加强汛期田野文物安全排查的预测、预警、预防工作,及时修订完善《秦东陵文物管理所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降低暴雨等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确保文物安全。2、重视对干部职工的培训,将培训列入工作日程。制订全年的培训目标、计划,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同志学习积极性,以求达到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全年开展文物保护技术等业务培训十余次。3、严格监控室管理制度,做好监控系统维护。严格遵守《监控室管理制度》,坚持二十四小时专人值班值守制度,复核各类报警信息千余条,做好记录填写,定期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监控室实操培训。做好机房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及时联系瑞源公司进行监控设备及线路维修,确保监控系统正常运行。4、做好各项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按照上级工作要求,全年对“文物安全”等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开展经常性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及文物保护知识的宣传,不定期利用车载广播前往陵区各村进行宣传,日常工作中利用农闲走进村户、村田间地头,耐心向陵区群众解释相关法律问题,普法及宣传秦东陵保护相关知识;利用文化遗产宣传月,制作宣传展板,悬挂宣传横幅,在村民聚集地设点宣传,向村民免费发放秦东陵保护宣传资料等,呼吁当地群众发现可疑情况及时上报,营造群防群治氛围。5、加强业余文保员管理及业务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文保员在保护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员管理制度》,与其签订文物管理责任书,明确文保员各项工作职责和范围,落实文物安全管理责任,规范文保员档案,每月坚持与文保员进行巡查三次以上,各陵区文保员每月按时向文管所上报当月管辖区域的文物安全月报表,同时加强对文保员进行文物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充分发挥文保员的作用,确保文物安全。6、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全体员工定期学习安全生产内容,进行安全生产警示教育。每月对办公场所及各陵区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及时对陵区易燃物品、枯枝杂草等进行清理,对所内电气线路、消防设施等检查排除隐患,确保安全无事故。严格落实《秦东陵安全生产方案》、《秦东陵生产安全隐患台账》,健全长效机制,严格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做到一个隐患一个措施,一个问题一种对策,确保排查整改不走过场、查处问题按期整改到位,不留死角,同时做好相关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7、做好省考古院对一号陵园的考古发掘配合协作工作。配合省考古院进行文物勘探工作,按照安全生产要求,每月对考古工地进行两次以上安全生产检查,并按要求填写考古工地检查单。8、综治维稳、信访工作。认真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做好所内旅警维稳工作,积极协调陵区村民与省考古队矛盾纠纷。全年无非法上访、越级上访现象,无人参加邪教组织,无违法、违纪、人身伤亡及文物安全事故。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秦东陵文保工作的开展,是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加强保护前提下对文物进行科学开发和利用,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推动秦东陵文物保护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相结合,与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相结合,有效挖掘秦东陵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等价值,在加强保护前提下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三、存在问题1、秦东陵各陵区巡查面积广,巡查任务重,巡查道路路况较差,巡查车辆老旧失修,因车改等因素无法购置新的巡查车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2、有部分村民文物安全意识有待提高,需要加强文物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四、今后工作打算1、继续做好田野文物的安全管护工作,坚持专职工作人员、业余文保员,当地公安联查,坚持技防、人防、物防的防范工作,确保文物安全;2、加强工作人员及业余文保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