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实验小学

西安市临潼区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14:15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实验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桃源北路
法定代表人 冯超
开办资金 1593.7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66.07万元 2719.9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4年未涉及法人变更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依据办学宗旨,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遵循义务教育机制完成小学学历教育工作。1、加强管理团队建设,适应学校发展要求学校确立了“抓班子建设促校建、抓班子作风促校风”的工作思路,建成了一支作风严谨扎实、务实求真,工作中讲团结协作、讲学习研究,重实效、重提高的班子团队。严格落实行政包级制、行政走课反馈制,实行一个行政领导包抓一个年级,并坚持听评课反馈研讨,督导教学常规管理。2、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共谋教育新篇章建立并完善了“实小好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学导结合,让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的课堂理念,通过“实小好课堂”系列活动的开展推动高效课堂实现。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学科活动,“活力赛场燃动金秋,趣味运动欢乐校园”的秋季学生运动会,“拼”好当下,赢得未来拼音过关验收,古诗词背诵积累、整本书阅读分享、乘法口诀过关、计算能力过关等学科活动,不断丰富学生学习生活,促进五育并举。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课程,保证体育、艺术、科技教育人员到位、时间到位,实施“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每学期初组建舞蹈、合唱、绘画、篮球、武术、轮滑、编程等体育、艺术、科技社团30多个,举办科技节、校园艺术节、体育运动会,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健康体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赋能。3、以规范促养成,多元开放育真人学校从小事抓起,从细节抓起,扎实有效地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持续推进《中小学生守则》、养成教育校本教材《润心正行集》《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的有效落实,每周一个习惯养成教育突破点,通过升旗仪式全校性集中宣讲教育、班队会强化教育及进班宣讲、值周组和包级领导督促检查落实等多种形式,及时反馈存在问题,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细化落实,做到周周有重点突出目标。实施“春之动”“夏之静”“秋之韵”“冬之品”四季德育特色课程,将德育主题教育和系列德育活动有机统筹整合,常态化坚持,形成了独特品牌。针对学生年龄段分年级采用本校教师与外聘专业教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常态化专题心理讲座;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班队会、心理健康个别辅导;建立心理异常倾向学生家校联席机制,由主管领导、包级领导、班主任、心理健康辅导教师,采取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定期与家长沟通联系,共同发力解决问题。各方协同,科学护眼。坚持做好眼保健操并坚持跟进检查纳入班级评优考核,制作宣传视频,推广巩固特色眼操;邀请专家专题讲座的同时定期开展“爱眼日”、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及校长近视防控科普宣讲活动;通过“医校家”模式定期做好学生视力监测筛查工作。4、全面优化制度体系建设学校坚持民主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修订了《班主任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教师梯队建设发展规划及评优激励方案》、《考勤管理制度》等,并召开校委会和教代会讨论、修改,表决通过,学校的日常工作依据修订后的管理制度实施管理,起到了良好的规范和激励引领作用。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过去一年,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荣获西安市师德建设示范团队、2023年西安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小学教学评估一等奖、临潼区教职工篮球赛女子组第一名等殊荣。三、存在问题1、学生生源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缺少家庭的关爱而个性顽劣,给管理带来难度。2、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不够规范,资产报废,核销不够及时。四、今后工作打算1、加大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力度,倡导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激励教师与书为伴,与书为友,搭建骨干教师、教学新秀、名师团队的研修机制,致力打造一支学习型、专家型的教师团队;2、将规范养成教育推向细致化、严格化、系统化;按照每月培养一个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小目标,持之以恒做好学生习惯的养成教育;3、推广整本书阅读活动,让学生坚持做好古诗词诵读;4、不断规范和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巩固已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管理;将教学质量提升的突破口放在课堂、放在教研,使教研与课堂真正结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