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市商州区畜牧兽医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畜牧产业发展,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品种引进改良、动物疫病防控、规模养殖防疫条件审核等工作。 | |
住所 | 商洛市商州区北新街西段203号 | |
法定代表人 | 赵永健 | |
开办资金 | 8.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商州区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95万元 | 128.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一)坚持党建引领,建强组织队伍堡垒。一是政治学习常态坚持。根据党建工作要求,结合周工作例会,坚持全体干部每周一政治理论集中学习以及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定期专题学习。一年来,共召开政治理论集中学习会议60余场次,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本年内的各种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等相关内容75篇;二是党建制度全面落实。按照支部工作计划和局党组相关工作安排,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工作制度,全年共召开支委会12次,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大会12次,支部书记讲党课4次;三是开展党费专项核查。按照全区总体安排,深入开展党费收缴专项核查工作,对照收缴标准,逐一核对支部党员党费收缴,确保党费收缴有据可依,有据可查,足额上缴。(二)筑牢免疫屏障,扎实开展动物防疫。一是冷链配送保疫苗实效。在春秋两季防疫前期,认真摸底养殖畜禽量,上报疫苗需求计划,对春秋防疫疫苗全程冷链配送到场户,确保疫苗实效性。二是全面免疫促防疫增效。对强制免疫病种,做到集中免疫和常年补针相结合,全区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羊反刍兽疫等免疫密度达到100%,5家养殖规模场开展的区域化试验效果明显,全部达标。全年抗体抽检猪牛羊鸡4类样品3600余份,重点动物疫病常态化监测血清检测5190份;落实“先打后补”补助资金3.07万元。春秋两季防疫工作顺利通过省市考核验收。三是考核管理为工作提效。严格落实镇村两级春秋防疫成效考核制度,采取日常工作、档案管理、抗体抽检结果与走访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对镇村春秋两季防疫工作进行综合考核,并与经费、报酬挂钩,保障了防疫工作的全面落实。(三)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推进无疫区建设。一是常态监测无遗漏。三阶段共检测样品12659头份(奶牛84头份、肉牛2339头份、羊10236头份),生鲜乳380份,并对卧虎岭景区内骆驼、马、鹿等共126只布病易感动物进行采样监测,全年无阳性畜检出,也无阳性病例报告。二是推进监管新举措。结合工作实际,启用牛羊布病监测小程序,实现了全区牛羊养殖场户布病检测结果线上查询管理,进一步服务群众;加强跨区域的联防合作,与山阳县、洛南县、柞水县、西安市蓝田县建立了动物疫情防控合作机制,定期交流通报动物疫病信息和疫情动态,并在牧护关镇设立畜禽运输车辆秦关洗消点,全力保障无疫区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三是宣传干预全覆盖。对全区18个镇(街道)全覆盖开展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识宣传培训,共培训牛羊养殖畜主、村级防疫员、畜牧兽医干部800余人,发放布病防控知识宣传干预包800余套,印发《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明白卡》、《布病防控承诺书》、《致全区广大牛羊养殖场户的一封信》3000余份,公众号发布人畜共患病宣传信息20余篇。(四)跟进项目实施,助推畜牧产业发展。一是灾后重建工作有序推进。协助保险公司对7.19洪灾后13家受灾严重的畜禽养殖场户受灾情况进行核查、理赔,降低灾情影响,并进行灾后重建项目规划,逐场指导重建,目前已完成项目实施7家,确保畜牧生产稳定。二是重点项目建设圆满达标。集中精力按期完成三岔河黄鱼村绿色智慧渔业工厂化建设项目,共完成项目投资3000万元,迎接了省市各级现场观摩活动,沙河子镇冷水鱼加工项目完成两层钢架结构3300平米的厂房主体建设工作。三是畜牧生产稳中有增。依托沙河子卧虎岭农旅融合项目,以“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梅花鹿养殖产业,目前存栏2000只。截止12月底,全区生区生猪存栏11.89万头,出栏18.43万头,肉牛存栏2.01万头,出栏0.80万头,肉羊存栏3.40万只,出栏2.36万只,蛋鸡存栏110.3只,肉鸡出栏21.21万只,蜂存栏28410箱。肉类总产量1.77万吨,蛋产量1.5万吨。(五)守护生态安全,推动生产绿色发展。一是积极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行“一场一策”的畜禽粪污治理模式,以规范养殖为重点,落实养殖场户主体责任,加强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全年完成3件12345平台、7件省市区反馈畜禽粪污污染问题的指导整改工作。2023年全区共有规模养殖户39户,全区畜禽粪污产生总量是67988.5吨,综合利用畜禽粪污产生量是64631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5.06%。二是常态开展安全生产督查。全面深入场户开展安全生产督查120场次,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3000余份,进行有效整改30个场户,积极协助保险公司进行生猪投保,定期座谈了解参保和理赔情况,抽查参保养殖场户,夯实监管责任,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三是全面落实兽药减量行动。深入全区80家规模养殖场户,常态化开展兽药减量行动,规范指导兽药使用,并对畜牧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定期检查,全面保障畜牧产品质量达标,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六)落实帮扶责任,巩固衔接落地有力。一是选优增强工作队。选派中心副主任为驻村第一书记,建强驻村队伍,并落实了驻村工作队通讯、保险、体检等各种补贴,使工作队驻村安心。二是认真落实包抓责任。单位25名干部共包抓脱贫户、重点监测户72户,达到干部包扶全覆盖。围绕收入调查、清单填写、政策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等帮扶内容,全年到村召开驻村帮扶工作会议10次,入户300余人次。三是集体经济提升见效。按照村集体经济入股卧虎岭梅花鹿养殖项目协议,落实了2.5万元的首次分红,并组织村干部前往杨凌农高会学习考察,积极谋划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对全区18个镇办养殖场(户)进行拉网式排查,针对问题下发整改文件。对20个实施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单位,进行了复勘抽检,查看设施运行情况,收集整理反馈问题和合理化建议,摸排调研2022年项目实施。2、认真落实国家涉牧惠农政策。做好能繁母猪保险、育肥猪保险、畜禽免疫反应死亡等一系列补贴惠农政策的落实,做到底子清、把关严、兑现及时到位,努力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使养殖户真正得到实惠和保障。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我区缺乏畜牧产业龙头企业,没有发挥引领、带动养殖户致富作用,畜牧产业化链条不长,畜牧产业中只有畜牧生产环节,没有畜产品加工环节,畜产品附加值低,养殖效益低下,养殖场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二是生产经营标准化程度不高,养殖户文化素质、科技水平较低,养殖科技含量促进增收效益不够明显。三是国家投资畜牧项目较少,且投资额度小,导致全区畜牧业发展后劲不足。四是群众环保意识增强,对居住区周围养殖污染容忍度降低,消费者对畜产品质量安全关注度升高,养殖场户面临的环保压力增大,养殖环节中的环保成本逐年增加。四、整改措施一是大力扶持生猪养殖企业,以生猪养殖带动全区畜牧业发展。二是对养殖户定期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养殖科技含量。三是对全区养殖用地进行勘查登记,全面推动畜牧业项目的立项审核。四是增强养殖户环保意识,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畜产品产量工作目标。生猪出栏11万头;肉牛出栏0.9万头;羊出栏2万只;肉鸡出栏16万只;蛋产量达到1.2万吨;肉类总产量达到1.5万吨。(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重大动物疫病依法强制免疫密度达到部、省规定标准,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80%以上;猪、牛、羊、禽发病死亡率分别控制在3%、1%、4%和8%以内;家畜布病感染率控制在1%以内。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三)优化技术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高效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打通农业技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稳定和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立健全动物疫病检测体系,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服务体系,加强畜产品质量监测能力和手段,落实生产者主体责任,保障畜产品安全;逐步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