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留坝县融媒体中心(留坝县广播电视台)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广播电视新闻和其它信息,促进县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广播、电视、新媒体新闻采访及发布;广播电视专题制作及播出;广告服务;摄影摄像服务;广播电视业务培训。 | |
住所 | 留坝县南环路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尚小靖 | |
开办资金 | 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留坝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74万元 | 3.07万元 | |
网上名称 | 留坝县融媒体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县融媒体中心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压紧压实队伍责任,抓紧抓实报道任务,为努力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强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留坝新篇章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是高举思想旗帜发挥媒体担当。坚持把宣传第一议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开设“学习新思想”专栏,转发重要讲话、重要考察调研活动12期,及时转发市县网宣重点内容,常态化集中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深入基层,结合主题教育、深化“三个年”活动、党纪学习教育等,开设的“凝心聚力落地见效”“我为群众办实事”“学党纪强党性”“清廉留坝建设‘大家谈’”等专栏,持续宣传报道全县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县委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和经验亮点,引导广大干群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服务大局切实凝心造势。围绕县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紧盯绿色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方面中心工作,统筹运用中心所属媒体平台大力凝聚人心营造氛围。“两会”宣传中推出的“报告有亮点”“代表委员有话说”“谈思路抓落实”等专栏、和美乡村建设宣传中开设的“‘千万工程’大家谈”“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等专栏,充分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形成强势宣传效应,凝心造势作用明显;围绕全域旅游、文旅产业发展媒体宣传坚持日常不断档、假日旅游季加密提档,媒体助力留坝旅游产业作用充分发挥;结合我县林业经济和中药材种植等传统优势产业项目,大力对食用菌、西洋参、猪苓、天麻、中蜂、林下经济等进行宣传报道,进一步增强群众信心,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全年,留坝县广播电视台播出电视新闻134期684条,“留坝发布”微信公众号编发信息891期1817条,“爱留坝”APP编发、转发信息2400余条,“留坝融媒”抖音号、视频号共发布短视频2100余条,开展直播17场次18万余人次关注。三是抓住亮点借力做好外宣。围绕“两山两化”、绿色生态、全域旅游、民宿发展、和美乡村、垃圾分类、“四好”农村路建设等我县特色亮点工作,主动策划外宣稿件,邀请上级媒体来留开展专题采访;抓住“绿色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留坝探索座谈会”、“首届民宿管家技能大赛”、“外国留学生留坝研学”、“行在乡村游在路上最美自驾精品路线主题推选暨秦岭最美廊道宣传活动”等在留坝举办的各级有影响力的会议论坛等活动,积极邀请上级媒体来留报道“借船出海”开展外宣;充分用活用好专家学者、名人大咖、国际友人等有特殊影响力人士来留的研讨发言、体验感受、调研考察等,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借力提升留坝知名度。2024年,在市级以上报刊上稿791条(汉中日报上稿754条、陕西日报上稿33条);新媒体省级以上发稿317条,其中中央级媒体10条,学习强国平台发稿1191条;广播电视中央上稿5条,省级上稿70条,市级上稿117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是新媒体传播效果与用户粘性有效提升。针对全县重大文化旅游活动、节假日和党员干部、市民群众、学校师生等流量人群,积极推行多元化内容生产,运用图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呈现新闻内容。细分内容、风格和用户群体,精心策划增开新媒体账号、平台,倾力维护“留坝发布”“留坝融媒”用户群体,打造系列媒体平台,切实提升融媒传播效果。二是深入一线“走转改”,增强新闻可读性。持续推进媒体记者“走转改”,深入基层践行“四力”,坚持深入基层挖掘新闻素材,要求全体采编人员走进田间地头、街头巷尾采访、拍摄,用小角度讲述大故事,转变新闻表达方式和文稿调性,做到“见人见事”“有情有理”,既“接天气”又“接地气”,既“带露珠”又“冒热气”,倡导跳出会议写新闻、跳出材料做宣传,把新闻稿件变成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作品。三是联动上下内外,画好舆论“同心圆”。围绕全县发展大局,坚持对内凝聚人心、对外扩大影响,发挥融媒体中心的引领作用,积极构建“大宣传’模式。持续做好全县新媒体工作专班短视频组培训工作,做好“大内宣”人才建设,强化与镇(街)、部门的联系,用活“留坝融媒通联”微信群,用好“特约通讯员”队伍,定期策划开展主题宣传、定向约稿,及时发现挖掘镇村亮点工作、特色经验、典型人物等,充分利用基层干部信息灵通的优势,丰富内宣内容、拓宽线索渠道。坚持“借船出海”做外宣,密切与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汉中日报、汉中电视台等上级媒体的对接交流,全力配合来留媒体调研采访活动,切实做好各级媒体供稿工作,多层次多维度宣传建设高质量发展留坝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专业新闻采编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这两年,在县委政府的关心下,留坝融媒增添了不少新面孔,但新招录记者在专业知识储备方面存在不足,对某些领域的新闻报道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导致部分报道内容浮于表面,没有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深层次价值;新闻的敏锐性相对欠缺,策划和跨媒体融合能力不足,好新闻、爆款短视频和新媒体佳作相对较少,离领导和群众的期望值还有很大距离。二是一线通讯员数量少、宣传技能急需加强。虽然目前全县通讯员统计数量有300人左右,但能写会拍、主动从事宣传工作的骨干通讯员不足20人。其余更多在单位从事业务工作,主动出击很少,加之缺少系统培训,相当一部分稿件的完整度、可读性、新闻性、传播力方面还有所欠缺。三是宣传意识不平衡,主动性还需整体提升。今年基层通讯员来稿数量整体增加,特别是青桥驿、江口、玉皇庙、人社局、教体局等镇办和单位提供了一批优质新闻稿件。统计显示,截止年底,上稿最多的镇达到147条,但未投稿上稿的单位有8家。“埋头干事不张扬、新闻宣传不愿上”的思想观念在一些单位仍然存在。而多大单位工作在一线、面对的是基层群众,这里才能挖掘到更鲜活生动、时效性强的新闻素材。(二)改进措施:一是优化人岗搭配,确保人尽其才、人适其岗。优化调配人员力量,开展摄影、摄像、修图、航拍、后期制作等技术攻关,加快补齐业务短板。二是强化业务学习帮带,实现一人“多能”。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跟班学”,建立“导师制”“轮岗制”,加强一线记者业务培训,着力培养集采、编、播能力于一体,能写、能拍、能编、能策划的复合型人才,提高采编人员融媒素养。三是坚持视频强基,培养全媒记者。以新媒体短视频技能为抓手强基提能,着力培养集采编、播录、摄制、编发能力于一体,能写、能拍、能编、能策划的“一专多能”复合型全媒体记者,适应网络时代舆论宣传发展的需要。四、下一步打算一是聚焦主线,巩固舆论阵地。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多维度策划高质量主题报道和系列专栏,运营维护好所属媒体平台,全面、深入、细致地挖掘、展现全县上下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可喜成效,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强县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二是聚焦主业,强化外宣上稿。坚持打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组合拳。多发选题到市级以上媒体,争取上级媒体有更多采访选题能到留坝。实施重大选题上下联动机制,保持与省、市台良好合作关系,主攻大台大报,确保上级主流媒体采用稿件质量数量再突破,努力向上向外传递更多留坝好声音、好形象。加强对“学习强国”留坝融媒号的推送编发,力争“学习强国”中、省、市平台多上稿、上大稿再实现突破。三是聚焦主题,提升传播能力。强化流程再造,优化一体策划、内容审核等工作机制,形成传统媒体与多端新媒体联动推送的传播体系。打通电视广播、新媒体编辑系统的兼容共享理念,加大原创内容供给,实现“碎片化”“个性化”传播。紧盯新媒体潮流动向,转变创作理念,坚持创新创特,以短平快精为抓手,大屏小屏齐发力,为新媒体平台提供更多的精品节目和短视频作品。四是聚焦主体,打造宣传铁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定期开展政治理论、专业技能等学习,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抓好作风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严密责任链条、严明纪律规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外部引智,加大招引力度;内部挖潜,扎实做好“传帮带”工作,着力培养集采编、播录、摄发能力于一体,能写、能拍、能编、能策划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五是切实做好风险防控,确保运行高效安全。策划先行,增强新闻宣传预见性。坚持全员策划、每周选题报送机制,定期召开新闻宣传策划会,研判宣传形势、明确宣传重点,点题策划、任务到人、限时完稿、严督实考,确保点题精准、策划落地。严格“三审三校”,增强新闻宣传安全性。进一步规范各平台信息发布工作流程,夯实各岗位责任,所有向市级以上媒体供稿、在区级媒体平台发稿必须通过查错软件巡检,确保新闻宣传内容安全、精准无误。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