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周至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污染防治执法,生态保护执法,核与辐射安全执法,地下水、农业面源防治执法,开发土地、矿藏生态破坏执法,自然保护地生态破坏执法,流域水保护执法 | |
住所 | 西安市周至县二曲街道农商街17号 | |
法定代表人 | 赵雪 | |
开办资金 | 36.3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8.7万元 | 218.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现将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周至大队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强投诉问题督查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2024年以来,环境信访投诉查处工作稳步推进。共接到12345市民热线、电话投诉、网络举报、人民网县委书记留言板、县政府批转、市信访督办组、多媒体工单、环保受理单、来信来访等投诉案件447起,调查查处447起。在办理信访投诉时坚持以群众为中心,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运用正确的法律法规,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群众满意率明显提高。(二)开展执法专项行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高、中考期间环境噪声专项执法检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西安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及西安市、周至县人民政府关于高、中考期间相关保障工对作要求,营造高、中考期间良好的休息和学习环境,执法大队对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以及商业、文化娱乐等经营场所固定设备产生的噪声开展执法检查,出动车辆28辆,出动执法人员124人次,保障2024年高、中考期间声环境质量。开展重点涉水单位专项执法行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全县重点涉水单位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检查生产废水收集处置情况、污染物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出水水质情况、在线设施运行情况等,严格监督企业达标排放。其中,检查工业聚集区污水处理厂17家次,医疗机构74家次,其它重点涉水企业68家次,共计出动执法人员528人次。开展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环境执法检查。以全县医疗机构及医疗废弃物处置单位为重点,排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台账管理、贮存标准、转移联单、转运和处置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出动人次298人次,检查医疗机构74家次。开展辐射安全专项执法行动。依据《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分别对周至县人民医院和周至联合医院等具有辐射安全许可的医疗机构开展辐射环境安全隐患专项执法检查。同时对管理对象加强法制宣传,监督指导管理对象持证规范经营。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对涉固废企业全面排查危险废物贮存、转移、利用、处置过程落实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规范等情况,对管理不规范的企业指导整改,涉及环境违法的行为立案查处。今年以来,对西安弘祥机电有限公司因违反固体废物管理制度进行立案处罚,目前正在进行司法程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专项执法检查。按照省市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对辖区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各项制度建立和执行、运行管理台账、加药运行记录、污泥处置、污水排放达标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开展工业炉窑专项执法检查。对我县工业炉窑持证排污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的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企业整改。今年以来,累计出动人次69人次,检查工业炉窑22家次。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2024年以来,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内工业企业的排污情况、建设项目“三同时”情况;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内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污染物排放情况等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68余人次,检查企业28家次,检查农家乐26家次,检查水源地7次。常态化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执法检查。联合县交警大队在周至县108国道、北大门等重点路段设置检查点位,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对过往机动车辆进行抽检,同时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及重点企业单位上门检查,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56人次,检查车辆2780辆,其中柴油车708辆,重型燃气车165辆,发现超标车1辆。持续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监管。坚持非道路移动机械常态化执法检查,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700人次,检查项目工地、企业175家次,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667台,抽测机械460台,发现未按照规定申领环保标识机械6台,超标1台,立案处罚5起,罚款1.3万元。开展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工作。全年共淘汰国一机械15台。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检查。每月对周至县顺通车辆检测有限公司开展全方位检查,检查涉及到检验检测资质水平、能力提升、管理体系运行、检验检测行为的规范化、设备管理维护、检测人员业务水平、平台联网监控、质量保证、检验检测报告的真实准确性等方面。执法人员紧盯“检测数据造假、违规检验检测”等重点环节,对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主体资格、资质认定条件、仪器设备、工作流程等情况进行仔细核查,并现场调取监控视频、抽查检验报告,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44人次,检查检测机构11次。二、主要工作成效及做法(一)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执法大队严格执行《环保法》及其四个配套办法,加强司法联动,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按照《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对没有造成环境污染的轻微环境违法行为以督导整改为主,对明知故犯并屡次违反环保法律法规造成环境污染和社会不良影响的企业和个人按照法律法规严处重罚,形成了长震慑强高压的环境执法态势。2024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322人次,检查工业企业513家次,医疗机构74家次,检查建筑工地32家次,加油站23家次,水源地7家次。立案12起(其中非道路移动机械立案5起),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6份,入库罚款99.3万元(其中非道路移动机械罚款1.3万元)。(二)加强排污许可证监督管理。按照《西安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24年排污许可证后监管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认真贯彻将排污许可制度建设成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在执法过程中将排污许可制度作为执法检查的首要环节和重点内容,不断监督指导企业质证排污、规范生产。今年以来,出动执法人员278人次,检查企业68家次。未发现环境违法问题。(三)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开展了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对全县涉及固废的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重点检查了固体废物堆放、贮存、倾倒和填埋情况,严厉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出动执法人员28人次,检查“清废”点位7家次。(四)做好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和编码登记工作。为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网上申报及审核工作,执法人员耐心细致为车主答疑解惑,告知车主申报方式,指导车主填写申报信息,并认真做好政策咨询和服务解释工作。严格按照一机一号、一机一码发放环保标识。上半年共接待上门咨询车主100余人次,审核发放绿标34个。(五)做好环境督察帮扶工作。2024年生态环境部监督帮扶组对周至开展检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2人次,出动车辆8车次,检查相关企业12家次,其中发现限期整改问题39个,现已全部整改到位。陕西省交叉检查帮扶组对周至县检查13轮,出动执法人员242人次,出动车辆72车次,检查工业企业60家次,涉及限期整改102个问题,现已全部整改到位。三、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措施(一)环保宣传力度有待提升。个别企业对环保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认识不够深刻,环保意识不够强,台账管理不够规范,危废间标识设置不够合理。下一步大队将加强对企业的环保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二)执法人员年龄结构和能力水平层次不齐,距新时期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的规范化、科学化、责任化、效能化的执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等。下一步大队将持续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学习,通过帮扶指导、交叉检查等形式,让执法人员交流学习共同参与,逐步提升执法水平和业务能力。(三)在执法案件的办理中现场执法装备使用率不够高。针对此项问题,大队将组织执法人员熟悉各种环保执法装备的操作,提高执法记录仪使用率,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取证,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对案件办理的全过程监督,确保行政处罚案件程序化、规范化。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持续抓好环境执法监管。坚持联合执法、铁腕执法、规范执法,持续开展污染防治系列专项行动,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环境风险防范,提高污染事故防控能力,防范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二)全面提升环境监察能力建设。充分利用环境监管执法平台,提高执法信息化水平。做好环境执法设备的使用,进一步加强执效能。加强政治理论和环境专业业务知识学习,不断加强执法队伍思想和作风建设。(三)强化环境投诉查处力度。做好“12345”市民热线和群众来信来访及门户网站等各类环境信访问题的查处工作,做到受理及时,查处及时,回复及时,力求满意率不断提升。(四)做好联合执法检查。协同各科室、站开展好建设项目三同时执法检查、危险废物执法检查、水源地专项执法检查,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一经查实,严管重罚。生态保护事关民生福祉,事关民族未来,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地落实,把生态文明建设做实做强做大,擦亮生态底色,发挥生态优势,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四大保卫战,就要从环境执法入手,用理论创新、技术革新、工作实效入手,奋力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为建设美丽金周,生态金周不懈努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