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财政信息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税源普查和重点税源调查,分析预测各行业税源变化和税费负担情况,提出税收政策的调整建议;培植财源,安排下达专项扶持资金,即《榆林市财源(税源)建设引导专项资金》;归口管理财政局信息化工作;财政信息系统管理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榆阳区泰安路榆林市财政局 | |
法定代表人 | 袁文臻 | |
开办资金 | 403.3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99.43万元 | 988.5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财政信息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榆林市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开展工作(一)日常保障工作1.保障“陕西财政云”平稳运行。及时解答“财政云”单位基础信息采集维护、人员权限变动和电子化支付有关问题。通过电话、视频、微信、现场等多种渠道对相关业务进行指导处理,及时解决单位各类软硬件问题,切实保障了财政资金的高效运转。2.保障“财政行政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常运行,人员调整、文件误操作、文件流程、系统故障等问题125余次。3.严格执行Ukey管理办法。认真做好预算单位Ukey的申请、注销、解锁等工作。同时,及时解决预算单位在办理“财政云”业务过程中所涉及与Ukey相关问题。4.做好各项信息保障配合工作。全力保障中省市各类视频会议在我局顺利召开。积极配合市级部门、县市区及局属科室单位,及时完成审计数据查询、提取、预算编审业务上云、单位账业务上云、财政云自助柜台业务调试上线、新媒体业务清理等工作。(二)严格执行机房管理制度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等财政业务系统维护和核心数据库的日常巡检及备份,对机房设备定期维保测试,消除安全隐患,加强机房人员登记,签订安全协议书。(三)认真落实财政网络安全工作1.2024年通过等级保护评测,取得财政专网网络三级等保证书、网站三级等保证书、OA等保三级和密保备案等成绩。2.为进一步推进财政信息工作规范化管理,通过前期的起草、讨论、座谈和修改,最终出台了《中共榆林市财政局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榆林市财政局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榆林市财政局门户网站管理办法》《榆林市财政局关于调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通知》等三个办法一个通知的工作。3.召集预算科、国库科、社保科、支付中心、收费中心相关负责人就老旧业务系统整合、退网、关停有关事项进行了座谈。4.邀请省公安厅专家,组织局机关、局属事业单位全体人员及财投、金资、农担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网络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5.按照市委网信办国产化及无线网络工作要求,召集政秘科、局属事业单位及财投、金资、农担相关负责人,召开了国产化电脑及无线网络工作会。(四)技术保障财政云高效运转1.运维高效处理各类问题2024年,财政云运维共处理运维问题总计5087个,标准服务运维按照问题类型分为操作类2231个、咨询类623个、数据类698个、配置类703个、系统类827个、需求类5个。按照所属系统应用分为平台配置809个,基础信息管理103个,预算管理3162个,指标管理109个,预算执行608个,单位核算198个,政府预算23个,总账管理0个,新总账75个。其中,系统级问题累计827个,包含预算管理模块问题786个,集中支付30个,单位核算5个,总账5个。所有系统级问题均已处理完毕,保障了财政及预算单位高效使用财政云系统。2.运维全年工作亮点1-3月份财政云运维工作重点包含部门预算、政府预算编制、国库对账、单位账务模块初始化及单位支付财政资金过程中的协助及保障工作,以及预算批复后,在1月份部门预算编制系统“一上”通过年初数下达保障单位工资及公用经费顺利下达,确保单位工资能够及时发放,保障国库、预算对账过程中产生的疑点数据进行核对;2-3月份确保部门预算编制及政府预算编制全部编制完毕并进行预算批复,保障国库与单位对账的顺利进行;4-11月份为日常运维期间,主要保障财政及预算单位在使用一体化系统产生问题时及时得到解决。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社会效益保障“陕西财政云”和“财政行政信息化管理系统”稳定运行,使得财政资金高效运转,为各预算单位的日常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确保了政府各项公共服务职能的顺利履行,间接服务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工作,通过财政局门户网站发布信息117条,完成“三公经费”、建议提案办理情况的政务公开任务,完善“陕西政务服务网”相关业务信息,开辟“涉农补贴”专栏,增强了财政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了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党建引领、服务群众”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凝聚力和向心力,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带动了社会正能量的传播。(二)经济效益2024年全市新增及变更907家单位电子印章系统;新增Ukey2758个、重置Ukey密码561个、注销Ukey949个;电子凭证库系统查询处理支付凭证1680条,这些工作的开展规范了财政业务流程,提高了财政资金支付的安全性和效率,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资金风险和损失,保障了财政资金的安全流动,从宏观层面促进了经济的稳定运行。对机房及库房软硬件资产开展摸底清查工作,针对老旧安全设备问题进行更换和提升安全防护能力,保障了财政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因系统故障导致的业务停滞和经济损失。严格执行财务制度,通过财务报销自查和国有资产自查,规范了财务行为,提高了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确保财务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合理配置和利用国有资产,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益,避免了资产浪费和流失,从内部管理层面节约了经济成本。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部分安全设备老旧,且维保过期,不能正常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影响财政网络安全防护能力。2.部分县区财政人员对财政云系统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培训效果有待提升,培训内容、方式和评估机制存在不足。3.各县市区在国产化替代工作中存在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对国产软硬件产品了解不够以及产品性能和兼容性有差距等问题,导致国产化替代程度低。4.财政信息中心机房面临设备老化、性能下降、能耗增加等问题,影响财政工作开展和数据安全。四、整改措施1.更新安全设备:积极推进老旧安全设备的更新替换工作,提升安全防护能力。2.加强县区指导:加强对县区网络安全工作的全方位技术指导,建立健全县区台账制度和机房管理建设,制定相关制度。3.优化培训工作:设计全面实用的培训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建立科学评估体系,搭建业务交流平台。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2025年,财政信息中心将继续按照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和全局重点工作部署,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保障工作继续做好局内互联网、财政专网、财政客户端、门户网站的保障与机房安全维护工作,确保数据库及各项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转;全面保障财政云的正常运行,规范业务办理流程,强化风险管控,确保财政资金运转高效可靠;全力保障财政行政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平稳运行;继续适配国产化设备,确保财政信息安全高效运行。2.继续完善财政网络安全相关管理工作加强对县区使用天融信探针、内外网防火墙策略、通软桌面终端6.5、5G沙盒、通软AMS-600沙盒服务器、亚信杀毒、堡垒机等设备和软件的全方位技术指导;加强县区台账制度和对机房的管理建设,制定机房管理人员变更交接制度和运维管理制度;落实2024年全市财政网络安全检查调研工作结果的通报和反馈;汇总检查调研时各县市区上报的意见和诉求,汇报党组后,制定下一步有关县区网络安全工作的详细工作计划。全方位保障我市的财政系统网络安全工作。3.继续推进老旧设备更新替换工作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长和数据处理需求的日益复杂,财政信息中心机房面临着设备老化、性能下降、能耗增加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财政工作的正常开展,也对数据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因此,继续推进财政信息中心机房老旧设备的更新替换工作,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老旧设备往往存在硬件故障率高、软件兼容性差等问题,容易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严重威胁财政数据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更新替换为新一代设备,能有效提升数据存储与传输的安全性,为财政网络安全提供坚实的后盾。4.推进全市财政数据中心建设工作近年来,各县市区财政部门积累了大量财政数据资源。这些数据的存储主要依赖于早期购置的硬件设备,但存储设备普遍存在着性能落后、容量有限、维护成本高等问题。老旧存储设备因技术过时、物理磨损等原因,数据丢失的风险日益加大,一旦发生,将对财政管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老设备处理速度慢,导致数据查询和分析耗时较长,难以满足快速响应的需求;各县市区之间数据储存能力参差不齐,影响了全市财政数据的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老化的安全系统难以抵御日益复杂的网络攻击,财政数据面临泄露风险。针对上述问题,建设全市统一的财政数据中心,是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共享与利用的有效途径。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