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临潼分局矿产资源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提供矿产资源管理保障。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制定·参与采矿权属纠纷调处·采矿权登记与许可证颁发 | |
住所 | 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街道秦陵南路南侧 | |
法定代表人 | 魏涛 | |
开办资金 | 126.2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临潼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8万元 | 3.5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4年未涉及法人变更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责任落实3月初,分局组织开展汛前排查工作,并下发了汛前排查通知,要求沿山街办、景区及相关成员单位开展地灾隐患汛前排查,同时组织平战结合单位技术人员,以在册隐患点以及易发区内人口密集区、高陡边坡等为重点,开展了技术排查,综合分析隐患风险性和稳定性;对排查中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人员信息进行更新,确定各地灾隐患点村级防治责任人、监测人,建立完善了工作微信群,指导各街办对隐患点受威胁单位和群众发放了防灾工作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并更新了地灾隐患点警示牌。4月15日,印发了《西安市临潼区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部门职责及年度任务,同时指导街办编制年度实施方案和“防抢撤”方案,确保一点一方案。4月28日,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就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总结,并对2024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与街办及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年度工作任务。日常防范一是开展日常巡查。联合平战结合技术单位对全区地灾隐患点及易发区进行了6次全面排查,排查过程中指导监测人做好监测和值班值守。二是做好预警预报。按照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及时下发应对降雨天气地灾防范工作通知20多份,指导基层加强排查巡查,做好监测、值班值守、人员撤离管控等相关工作,同时对10个街办值班、监测人、责任人在岗在位情况,抽查实现全覆盖,共抽打电话1100多次,其中街办14轮、隐患点10轮,针对特殊天气及重要隐患点确保每次抽打,并加强抽打频次,发送短信10000多条。三是开展宣传和演练。在入户核查、汛前排查、发放“双卡”的同时采取入户宣讲、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升了干部群众防灾意识,完成地质灾害应急演练119余次,宣传培训10000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干部群众防灾意识,提高了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四是强化应急值守。分局主要领导带班,双人值班,严格落实市区值班值守要求,做好上传下达,保持信息畅通,在主汛期主要叫醒各街办,并做好记录,确保叫醒叫应到位。同时每天安排专人进行省厅系统打卡。五是完成APP安装登录。及时下发相关文件,指导各相关街办及时组织监测人开展app安装登录,并对登录情况进行排名,通过截屏登录方式,确保APP安装登录全覆盖。六是强化监测预警。紧盯普适化监测仪器,及时处置预警信息,同时联系街办,落实预警响应措施,确保应急处置到位,共处置有效预警信息6个,均处置到位。七是沟口核查工作。按照市局下发《关于开展秦岭范围内沟口构、建筑物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通知》,分局及时委托技术单位对138个图斑进行实际核查,并将确定的19处沟口风险进行分类,并及时移交相关街办,全面落实防范责任。八是加强地灾评估。按照省市地灾评估要求,开展地灾评估20个,均按照专家意见下发了行政审批意见书,并要求委托单位严格按照审批意见做好地灾防范工作。九是严格落实省厅123机制。针对每次省厅下发的预警信息,及时结合辖区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落实,并及时上报落实情况。十是工程治理。积极推动治理项目,针对2023年以前的项目加快项目初验,针对2024年项目,强化与街办、财政沟通协调,解决施工中存在问题,确保施工项目在本年度完成初验.“四项机制”落实情况一是进一步明确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转移、预警、监测的责任人,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处危险区、每一处隐患点,确保责任全覆盖、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严格落实防汛应对各项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对119处隐患点相关责任人、监测人,全部纳入气象预警扁平化系统,通过短信及电话在预警发布后,逐一叫应,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达到街办、村组群测群防工作人员,做好提醒、叫应工作。三是严格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目标,重点对高陡边坡、靠山临崖、沟口等地质灾害易发区、人口聚集区和重要基础设施深入全面排查,摸清风险隐患底数。建立排查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间,整改措施,有重点有步骤地做好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其中对小金街办王新庄、仁宗街办仁宗村杨咀组正在进行排危处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供丰富的原材料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材料,能够为各个行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如石油、煤炭、铁矿石等。这些资源的开采合理利用可以满足国家的能源需求、建筑材料需求以及工业生产需求,推动各个产业的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通过地质灾害防止治理,可以有效保护坡底工厂、学校、住宅等地点的居民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从而保障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种安全感与幸福感的提升对于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三、存在问题一是对到期9家砖瓦企业不再延续登记采矿许可证,分别下发相关文件,要求企业办理采矿权注销登记手续。二是按照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求,起草制定全区砖瓦窑关停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深入基层了解关停存在问题,做好政策宣传,积极推动关停工作。截至目前,已顺利关停砖瓦窑企业5家。四、今后的工作打算一是对我区27处历史遗留矿山进行全面梳理,其中7处列入2024年治理计划,6处为渭河平原治理项目,3处为自然修复,5处获得批文,5处转型利用,正在按照市局要求积极推动各项工作,为三年内完成秦岭地区历史遗留矿山销号清零打好基础。二是按照市局下达年度修复任务,积极开展历史遗留矿山治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截至目前,项目勘查设计已通过市局组织专家评审,正在修改完善。近年来,临潼区在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与省、市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后续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发现隐患、监测隐患、发出预警、果断撤离”的地质灾害闭环管理措施要求,恪尽职守,快速反应,果断行动,有效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加强生态修复进度,尽快完成项目施工,有效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