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州区> 商洛市商州区林业综合服务中心

商洛市商州区林业综合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8 09:36
单位名称 商洛市商州区林业综合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林业草原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负责全区林业资源监测调查,林业技术推广,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植物检疫,林草种质资源和林木种苗管理等工作。
住所 商洛市商州区东环路31号
法定代表人 王文朋
开办资金 3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商州区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9.8万元 229.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法人由林军变更为王文朋,其他事项无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开展业务工作情况扎实做好林草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坚持“防输入、防扩散、防反弹、除疫木、除疫情”的总体思路,严格执行上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要求,采用生物防治(释放天敌昆虫)、化学防治(低毒农药精准喷施)相结合手段,近年来无公害防治率达100%,有害生物成灾率约0.55‰,控制在远低于4.6‰的目标以内;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达到100%。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准确率达到98%以上,林木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有效遏制病虫害扩散。1.按国省市工作安排,完成我区松材2024年松材线虫病日常普查监测工作,计17613个松林小班,168万亩。2.按计划完成松褐天牛预控防治2.5万亩,计21架次;协助配合完成省级飞防松褐天牛隔离带项目5.77万亩,计48架次,共计8.77万亩,96架次。3.完成松褐天牛生物防治项目0.05万亩,释放花绒寄甲7.7万头。4.枯死木除治950余株。5.抓实做细美国白蛾预控工作,做好环城西路美国白蛾污染区域的监控工作。积极开展检疫执法工作1.加强检疫平台日常监管,以“检疫执法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对区外调入的各类涉木产品,第一时间深入现地查验复检,做到车车必检。共出动执法人员560余人次,执法车辆190余台次,复检苗木223.8万余株,木材及其制品2048立方米。2.加强对涉木涉苗企业的监管。一是做好我区16家苗圃,面积1009.1亩,苗木68万余株的产地检疫工作;二是加强对40余家涉木的监管,签定责任书,把管理工作落到实处。3.办理疫区调入绿化苗木案一起,销毁涉案苗木888株。积极做好种苗管理工作1.做好全区16家苗圃(其中有证10家)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对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10家苗木生产经营企业进行苗木质量及档案管理检查。2.对全区16家苗圃开展调查,摸清摸清了我区苗木花卉生产状况,育苗总面积1009.1亩,花卉面积3000余亩,为全区科学制定苗木储备和调运计划工作奠定了基础。3.积极组织实施野生红豆杉和商州区首次种质资源普查项目,截止目前,共完成样线调查13条,长度计105千米,样方30个,完成典型/优良林份标准地调查6个,剩余的样线调查任务、植物标本、DNA等计划明年完成。4.按省市工作安排积极开展“2024打击侵犯林草植物新品种权和制售假冒伪劣林草种苗”重点工作。做好古树名木和野生植物保护1.建立长效常态机制。我区以“林长制”为抓手,把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纳入各级林长年度考核内容。2.认真落实保护工作。一是对我区系统内72株古树名木全部落实养护责任,对2024年普查新增的17株散生古树和1个古树群,及时确定管护责任人,明确了养护管理责任。二是落实定期开展巡护检查制度。做到特级、一级保护的古树名木,每半年检查一次,二级、三级保护的古树名木,每年检查一次。三是建立健全“一树一档”,对原系统内72株古树名木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完善归档;对2024年全区新增17株散生古树和1个古树群进一步建立档案。四是积极争取资金,精准开展古树保护复壮。完成2023年中央财政古树名木保护补助资金(3.72万元)项目两株(大荆镇口前村七叶树、闫村镇南宽坪村栓皮栎)古树的抢救复壮工作;积极申请2024年中央财政古树名木保护资金16万元,用于两株一级古树(杨斜镇林华村商州核桃王、大荆镇油坊村铁橡栎)的抢救复壮,目前,两株古树的抢救复壮方案已按要求报告上级部门予以审核,待通过后于2025年实施。3..完成古树名木核查更正和补充调查工作。按照省市绿委工作安排,我区及时制定《商州区古树名木核查更正和补充调查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核查更正和补充调查工作顺利开展,通过调查,确定全区新增古树17株、古树群1个。4.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在上级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有条不紊的正常开展,秦岭红豆杉、野生惠兰等珍稀野生资源得到及时有效保护。(五)基层林业站建设工作稳步推进1.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林业站建设各项建设稳步推进。2.积极申请2024中央财政资金90万元,用于我区3个基层林业分站的基础建设。(六)积极开展各类宣传培训与技术推广工作组织技术培训6场,培训基层防治人员、林农400余人次,发放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大力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林草种苗、古树名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实用新技术。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得到有效防控,辖区森林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古树名木以及重点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对保护乡土树种和生物多样性发挥重要作用。社会效益有效阻滞有害生物扩散蔓延,避免疫情对社会经济和营商环境造成影响。广大群众有害生物防控意识和古树名木以及重点植物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各项工作开展。经济效益为当地群众提供部分就业岗位,直接为群众带来一定经济收入。确保林木健康生长,最大限度发挥林木生长量,增加林分经济效益。存在问题(一)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虽然我区于2023年初成功实现松材线虫病疫区拨除摘帽,仍存在反弹复发的风险,美国白蛾疫情输入风险不断升高,给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带来重大的不确定因素。(二)专业技术力量不足我中心承担的各类业务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明显制约各项业务工作开展。(三)各类项目和工作经费资金短缺我单位承担的各类工作受经费资金缺乏的影响突出,加之近年来上级对各项工作的要求较高,有害生物防控、种苗管理、古树名木及野生植物保护等工作都需投入大量的资金保障,经费资金缺乏的问题对工作正常开展造成极大影响。下一步工作打算进一步健全机制,夯实责任,全力补齐各项工作短板,全面履职尽责。(一)进一步细化明确岗位职责,优化单位分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学习,做好传帮带,健全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单位职工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二)策划项目,多方争取资金,切实加强林草种质资源和种苗管理,以及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三)持续强化监测预警,持续开展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普查,对重点地段认真做好日常监测,严密监测疫情动态,适时开展综合防控。(四)持续加强对涉木单位的监管,建立健全产地检疫合格证制度,扩大产地检疫覆盖面。严把源头检疫关,进一步强化林草植物及其制品的调运检疫和复检,严防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严控毗邻地区疫情传入。(五)强化林业草原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林业工作的支持。深入村组开展林业实用技术培训,送服务上门,提高群众致富技能。(六)服从大局,配合中心工作,积极完成主管局交办的各项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