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老龄健康服务中心

榆林市老龄健康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8 08:56
单位名称 榆林市老龄健康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参与维护老龄人口合法权益的保障工作;组织开展有利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组织开展老龄人口动态监测。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青山中路榆林市市政府2号楼8楼
法定代表人 柴小青
开办资金 294.4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9.07万元 99.08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老龄健康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6月20日变更法定代表人,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一)参与维护老龄人口合法权益的保障工作1、积极实施养老服务业项目。2024年,市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资金增加为770万元,用于医养结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老年文体活动中心(室)建设、农村幸福院老年餐桌建设、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等133个全市养老服务业项目建设。2、按时完成老年人生活保健补贴申报发放工作。2024年为全市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326087人发放生活保健补贴。按照省市县三级资金配套比例,省级补贴资金8538.402万元,市级资金7641.42万元,县级资金10360.038万元,三级共配套资金2.65亿元,老有所养更有保障。3、积极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2024年安排140万元的专项资金,采取政府补助20元、老年人自付10元的方案,重点为60周岁以上的高龄、空巢、失能半失能、失独等特殊老年群体及农村老年群体,共计7万人给予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方面的资金支持。4、广泛开展老年人慰问活动。春节前夕开展慰问老年人活动,对高龄、独居、空巢等生活困难的老人进行慰问,送去御冬棉衣50多件价值3万元;春节期间,走访慰问“最美银龄”老人(高龄、困难老人和退休老干部、老同志)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积极与省老年基金会争取慰问物资370件(套);端午节期间组织了“浓情迎端午关爱暖人心”端午节包粽子活动,让老年人感受到节日的欢乐,营造了社区敬老的良好氛围;在老年健康宣传周期间,开展了主题为“维护听力健康,乐享幸福晚年”的宣传义诊活动,并邀请专家组织健康讲座宣传普及老年健康政策和科学知识,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与幸福指数;重阳节为全市老年人及相关单位共发送40万条慰问短信,开展了“尊老、敬老、爱老”关爱老年人义诊慰问活动。5、加大老龄工作宣传力度。今年“老龄健康周”、“敬老月”期间,在“双报到”崇文路街道芹涧路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为老年朋友们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榆林市老年人优待规定》中有关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内容。在老年人较多的社区和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老龄政策法规、老年人健康知识、老年人防范诈骗、智慧助老等知识,提高老年人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二)组织开展有利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敬老月”活动。在九九重阳节来临之际,积极向市财政争取专项资金55万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敬老爱老活动。一是举办榆林市“榆见重阳孝润驼城 ”孝亲敬老先进表彰颁奖典礼。为了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于10月11日在榆林传媒中心举办了颁奖典礼。对26个“孝亲敬老先进集体”、10名“孝亲敬老十佳银龄老人”、10名“孝亲敬老十佳楷模”,10名“孝亲敬老十佳护理员”进行了表彰,为1位百岁老人颁发“百岁寿星”纪念章,为12支来自我市各行各业为老志愿者服务队举行了授旗仪式,营造出全社会尊敬、关爱、帮助老年人的浓厚氛围;二是举办榆林市“盛世银龄舞翩跹”老年广场舞展演活动。10月21日,在榆林市体育馆组织10支老年舞蹈队参与活动,为老年朋友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享受文化、互相学习的平台,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更多色彩和乐趣,也能够在欢乐的氛围中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展示出新时代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三是于10月23日在榆林市体育馆举办榆林市“舞动岁月音符享受艺术晚年”老年太极拳展演活动。老年朋友现场表演了健身气功八段锦、太极拂尘、拳扇组合、太极拳、太极剑等节目,展现了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绽放银发魅力的独特风采。(三)组织开展老龄人口动态监测进一步提高老年人优待标准。在充分调研并广泛征求老龄委成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将对《榆林市老年人优待规定》重新修订,提高老年人优待标准,百岁老人的高龄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600元,老龄事业经费预算标准由按照老年人口数计算每人每年2元提高到每人每年4元,养老服务业项目资金预算标准由按全市总人口计算每人每年2元提高到每人每年4元。原来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调整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可免费乘坐公交车等内容。目前市民政局已审核,待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颁布。2024年1-10月份累计为226位老年人办理优待证,其中办理陕西省老年人优待证216个,榆林市老年人优待证10个。二、取得的主要效益我中心做的工作得到中、省、市相关领导的认可和肯定,先后在“学习强国”、《陕西老年健康报》刊登稿件10余篇;特别是今年“敬老月”活动在榆林日报专版刊登,在榆林传媒中心专题报道,榆林民政公众号同步进行了宣传,受到广大老年朋友的普遍关注和热烈好评。2021年以来,我市已成功创建6个国家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3个省级老年友好型社区。老龄事业促进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首批358名会员来自养老、医疗、金融、保险等多个行业领域,聚集众多的养老机构、涉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专家及关心支持老龄事业的民营企业及个人,积极发挥老龄事业参谋助手、桥梁纽带、引领示范作用。还有组建了15支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助老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实施为老志愿服务项目30余项。榆林城区助老服务中心服务人员60人,每周2次上门为92户138名孤寡、高龄、独居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助老服务,服务人员为老人打扫卫生、定期理发、洗衣服、陪同买药、陪同聊天等服务,受到老年人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个别县区对老龄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老龄委职能弱化,成员单位优势作用发挥不够,老龄事业经费投入不足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老龄事业的发展,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改进。四、整改措施(一)加强重视与健全考核机制。定期组织县区参加老龄工作专题培训研讨班,邀请专家解读老龄政策、分析老龄化趋势及本地老龄问题,提升对老龄工作重要性的认知。建立健全县区老龄工作考核机制,明确考核标准,督促县区重视老龄工作。(二)强化老龄委职能与协同合作。明确老龄委职责边界,制定详细工作清单,避免职能交叉与空白,加强对成员单位的统筹监督。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促进成员单位间的沟通协作,共同解决老龄工作难题。(三)加大老龄事业经费投入。积极申请老龄事业专项经费,将其纳入财政预算,根据老龄化程度和老龄事业发展需求,逐年提高经费投入比例。制定老龄事业经费管理办法,规范经费使用流程,加强审计监督,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高效推进“惠老”服务行动1、认真做好补贴申报发放和养老服务业项目指导工作。2025年做好老年人生活保健费的申报、审核和发放工作。加强养老服务业项目资金的管理,做好养老服务业项目申报考察和组织实施工作。2、积极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持续跟进上一年度保险完成进度,计划实施2025年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进一步丰富宣传形式,扩大影响范围。(二)持续优化“助老”服务行动1、稳步提高老年人优待标准。加快推动《榆林市老年人优待规定》修订出台,老龄事业经费和养老服务业项目资金预算稳步提高,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可免费乘坐公交车等。2、积极开展为老志愿服务活动。加快推动各成员单位组建助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在全市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银发互助”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组织开展“智慧助老”“银龄科普”等公益行动,扎实开展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活动。3、加大老年人维权保障力度。切实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贯彻落实,积极组织开展老年人健康促进活动。在“老龄健康周”、敬老月期间,在老年人较多的社区广泛宣传老龄政策法规、老年人健康知识、老年人防范诈骗、智慧助老等知识。(三)扎实开展“爱老”服务行动1、广泛开展为老走访慰问活动。一是积极组织开展关爱老人慰问活动。在敬老月及春节、元旦、重阳节等重大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五老”、“失能”、“抗战、抗美援朝老兵”、“百岁老人”、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职工,高龄、独居、空巢和生活困难老年人走访慰问活动;二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2、进一步提升为老服务水平。一是促进城区助老中心助老服务提质增效。积极组织助老服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邀请相关专家为工作人员传授助老专业知识,交流学习实践技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强基层老龄干部、老龄协管员、助老服务人员等业务培训,提升政策水平和服务能力。三是进一步优化老龄服务窗口管理。提高业务能力,规范服务流程,切实做好便民为老服务工作。3、加大新时代老龄工作宣传力度。做好老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学习强国”、《陕西老年健康报》、榆林日报等主流媒体平台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良好氛围。(四)创新开展“享老”服务行动1、积极推动“榆林市老龄事业促进会”发挥助老服务优势。动员更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老龄事业,推动促进会发挥助老服务的优势,更好服务全市老年人,推动老龄事业的发展。2、持续深化养老服务水平。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医养结合服务,扩大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二是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先进养老机构的运营模式和管理经验。组织医养结合机构负责人及相关服务人员开展相关知识培训,开展老年人免费义诊、文艺表演、健康讲座等活动,打造为老服务优质品牌。3、推动建立老龄事业发展监测统计体系。2025年将积极与中国老龄协会学习探讨,进一步夯实老龄工作基础,探索建立榆林智慧康养云平台,推动政府老龄数字化平台建设,建立老龄事业发展监测评价体系和统计调查制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