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社会福利院(榆林市精神卫生福利院、榆林市失智失能老年人照护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提供收养服务,弘扬救助精神。“三无”老人收养;家庭无力照管老人收养;老人自愿有偿收养;精神病人收养;收养对象康复治疗。 | |
住所 | 榆林市红山福星巷 | |
法定代表人 | 姜晗 | |
开办资金 | 168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21.55万元 | 1495.9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社会福利院(榆林市精神卫生福利院、榆林市失智失能老年人照护院).公益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9月26日变更了法定代表人,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院在市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开展工作1.坚持不懈抓理论学习。我院党支部始终将思想政治建设置于首位,扎实推进“第一议题”“三会一课”学习制度,认真开展好专题党课、主题党日,定期召开班子会议、专题会议、支委会、党小组会议;组织党员集体观看了主题电影,走进榆林图书馆,开展“书香强党建阅读促履职”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局领导讲了党课,党校老师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院长代表市民政系统参加了市直工委举办的“书记上讲台”微党课活动,党员代表市民政局参加市直工委举办的“市直机关首届主题党日案例大赛”;元旦举办了“榆林市社会福利院2024年年终评优表彰暨文艺汇演”活动。2.加强业务知识学习。邀请榆林市红十字急救中心团队,为未获救护员证书的职工授课并组织实践考试,26人取得证书。人才培训与交流学习上,积极响应民政部门号召,6月组织19名党员干部参加社会工作师考试,7人通过;10月10名一线人员参加养老护理员培训并取证。全年根据岗位特点,派出多人参加省民政厅培训班,多人考取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证书等。10月底、11月初分两队调研本地优秀养老机构,借鉴经验。3、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由院领导定期领学《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通过逐条研读学习,确保各项要求入脑入心。通过组织学习《中国中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和观看《“画地为牢”的国土“蛀虫”》《贪与悔》《安全生产责任在肩》等警示教育片,引导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6月份赴神木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进行实地学习;11月组织党员干部进行了党建知识测试。4.规范服务管理。认真学习贯彻各项规章制度。今年护理科在各项规章制度上做了修改,建立由分管院长、科长领学规章制度;为进一步完善护理服务,在办公楼二楼建立了专用探望室,为供养人员和亲人之间搭建了沟通平台;护理科每月统计当月过生日人数,购买蛋糕,为供养人员集体过生日;提升供养人员生活质量,各院区内的环境卫生时刻保持干净整洁,及时为供养人员添置了应季的鞋服,按季为供养人员更换了舒适的床垫、被褥等。5.动态健康管理。托养科工作人员24小时保持手机畅通,与高新医院医护随时沟通,掌握18名失能智障人员健康状况。按季度评估,完善个人档案,每周至少探望一次,全年探望48次。为托养人员提供了全年所需的纸尿裤以及衣物等。6.重视健康体检。我院为全体供养人员进行两次健康体检,6月全面检查,12月针对65岁以上及慢性病人员复查,及时发现病情并针对性调整医护诊治方案;7-8月分批次为他们接种乙肝疫苗,9月接种流感疫苗,共计接种224人次;在办公室大楼及院区值班室安装AED(除颤仪),为出现紧急情况做好充足准备,做好供养人员的安全保障;医务科完善健康档案,现已将供养人员历年体检档案整理归档,做到随时可查询、可对比。7.合理膳食搭配。膳食科定期与医务科、护理科沟通,了解供养人员身体状况,深入病区收集意见。根据他们的喜好,合理制定菜谱,保证营养均衡,搭配丰富。每月采购的食材保证新鲜且丰富,有牛肉、羊肉、猪肉、鸡肉、豆制品、鸡蛋、菌类、时蔬等品种,既有炒菜、面食、麻辣烫、红烧肉,还有羊杂碎、炖羊肉、酿皮这些榆林特色美食。这样既丰富了菜肴品种,又营养健康。8.严格检查防隐患。每月定期对各病区、各楼层、各灶房的电线、电路、电器设备,以及食品卫生等关键环节开展安全大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问题,明确责任人,及时上报维修加固;对各病区卫生间、楼梯口等易发生意外事故的方位,做到日间不定时巡查;认真执行24小时安全值班制,督查科定时巡查,确保值班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并做好交接班记录。9.改造设施提升环境。安装办公楼雨棚、拆除不锈钢防盗窗、大灶院管网改造及院落硬化工程、新建了换热站;安装新的热水锅炉,解决供养人员洗澡难题;为各病区的餐厅安装了换气扇、房间安装了精钢网纱窗、卫生间内设施维修以及屋面防水维修等;大灶院安装电动门,限制闲杂人员进入,确保了福利院各项工作能正常开展。10.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按要求整改消防管道,确保消防栓正常使用;对全院消防栓、灭火器、微型消防站实行月度检查,对病区院内和大门口进行消防安全标识喷涂;在办公楼门口设立禁停区,设立公务用车专用停车位等,对全院灭火器进行重新灌装,保障福利院的正常运行;邀请专业人员开展消防知识讲座,组织一线护理、供养人员逃生演练及灶务、行政人员灭火演练,提升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丰富供养人员精神生活。端午节开展了以“端午送清凉关爱沁人心”为主题的包粽子、送清凉活动,党员干部深入到病区,亲手为供养人员送上粽子、零食包、蜜雪冰城饮料等食物,让他们感受到端午节的气氛和工作人员的关怀;中秋节开展了“节日感恩党共话新时代”主题党日活动,分管副局长陈和平同志、养老科科长付钰同志和院领导在病区与供养人员共度中秋佳节,让供养人员体会到来自党和政府暖人心的大团圆氛围;重阳节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自编自演,在病区大院搭建舞台,开展“节日感觉恩溫暖度重阳”主题党日文艺汇演活动,期间让部分供养人员也参与其中,丰富了供养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孝老的传统美德;护理科特意聘请有经验的心里疏导老师为我院的供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通过一年的心理疏导,供养人员精神状态得到很好的改善,为供养人员的康复治疗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2.提升供养人员幸福感。我院为所有供养人员测量身高并造册登记,采购春季与冬季服装,及时添置衣被,保证供养人员四季衣被及时更换。及时采购医疗设备,给供养人员提供更加适宜、系统、持续的康复服务。并且我院每月为过生日的供养人员购买蛋糕,集体过生日,让供养人员切实感受到关心和关爱。三、存在的问题今年,我院在各个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离上级部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对政策的学习不够深入,理解不够透彻;二是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不够严谨、规范。整改措施1、将自主学与集体学紧密结合起来,大力组织政策解读和培训,确保干部对相关政策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可以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组织内部研讨会,分享学习心得和实践经验。2、进一步学习登记管理工作相关理论知识,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每月对干部信息进行更新,特别是专业技能、培训经历等信息,要求详细填写,做到信息登记的完善化与规范化。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提升服务质量。一是增强个性化服务。我们将推行“以供养人员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并由专人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并执行个性化的服务计划。如有基础病的人员该如何在饮食方面注意、智力正常的供养人员有什么微心愿我们能满足的等,确保每位供养人员都能得到最适合他们的关怀服务。二是优化配置服务资源。对供养人员服务项目进行优先排序,确保关键服务如医疗护理、生活照料要得到充分支持。同时确保重要岗位,如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康复师等专业人员的充足。2.深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新一年,我院将积极探索“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学习模式。鼓励职工“走出去”,积极参观学习调研,拓宽视野,汲取优秀经验,激发创新思维,为福利院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大力推行“请进来”策略,邀请养老行业专业人士开展职工培训或一对一指导,借助外部专业力量,引入前沿理念与方法,守正创新,不断提升职工专业素养,全面提高我院整体服务水平。二是优化招聘与选拔人才流程。通过优化招聘选拔体系,吸引更多具备高学历、强专业能力,且满怀爱心与责任感的优秀人才投身福利院工作,以满足服务对象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为福利院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3、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相融合。大力推动“党建+业务”系列特色活动,精心组织,把党的理论学习巧妙且紧密地融入到养老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时,我院将着重强化基层党组织在福利院业务决策中的核心引领作用,确保党的每一项方针政策都能在我们的养老服务中得到精准、高效的落实。4.加快推进迁工作进度。我院将积极配合市局搬迁工作小组,加快推进我院搬迁工作进度。搬迁前,我院将从医疗、康复、服务等方面来探索创新,最大限度满足供养人员的身心需求。把“以供养人员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于“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的整体护理新模式,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用“爱心、耐心和细心”来营造充满亲情、祥和的大家庭氛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