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共安康市委理论讲师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理论教育辅导服务,推进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组织实施重大宣讲活动为党委中心组学习提供服务基层干部群众形势政策教育干部在职业余学习辅导 | |
住所 | 安康市汉滨区香溪路27号市委行政大楼四楼 | |
法定代表人 | 朱定新 | |
开办资金 | 2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安康市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8.01万元 | 22.6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严格执行《规则》,推动党委中心组学习高质量开展。一是强化服务确保学习高质量。结合实际研究提出《2024年度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中学习计划》《2024年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安排》,创新开展“读书班式自学”和“一人一堂辅导课”,不断加强和改进服务保障工作,充分发挥市委中心组在推动全市理论学习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做好集体学习研讨的基础上,市级主要领导分别围绕相关主题结合自身的学习作专题讲解,邀请专家学者就党风廉政、主题教育等作专题辅导3次。编印学习资料汇编12册、研讨发言材料汇编6册,为市委中心组成员选送书籍资料500余册。二是加强旁听确保学习高质量。全面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工作制度,制定印发年度《旁听工作计划》,明确旁听对象、内容和时限。联合市委巡察办做好年度被巡察单位中心组学习的旁听督导,协助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开展对市直有关单位的旁听工作。组织对旬阳市、镇坪县、市人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住建局等6个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进行旁听,通过旁听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偏差,现场开展中心组学习培训并提出指导意见建议。(二)结合实际突出实效,推动理论宣讲工作走深走实。一是扎实开展重大主题宣讲。认真组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宣讲。及时研究制定《宣讲方案》,召开宣讲动员部署暨备课会,同时通过推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课单,广泛开展大众化宣讲、网络宣讲和各具特色的行业宣讲活动,在联系实际、推动发展中把重大理论宣讲不断引向深入。二是不断加强基层理论宣讲。各地组建基层党组织书记宣讲团、志愿服务宣讲团、文艺志愿宣讲团等各具特色的宣讲团,通过“理论宣讲+”模式,将说唱、快板、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到政策理论宣讲中,深入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广泛开展宣传宣讲。三是着力推动结合各行各业工作实践进行宣讲。组织11个牵头部门结合部门行业实际开展宣传宣讲,市纪委监委、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社工部、市委网信办、市中级法院、市卫健委等部门结合行业实际开展了宣讲比赛、报告会、巡回宣讲等形式多样的宣传宣讲活动。推动市直宣传文化系统带头建立宣讲员队伍,开展常态化宣讲。在全市开展“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主题宣讲比赛,自下而上举办宣讲比赛20余场次,500余名干部群众参与宣讲。四是广泛开展“菜单式”宣讲。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等内容,统筹市域内外宣讲资源,及时印发《理论学习专题辅导参考课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辅导课单》等,供各级各部门选用,满足党员干部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五是加强青年宣讲人才的培养。全市“三新”宣讲团已发展壮大到近百人。实施“一县(市、区)一宣讲示范点、一宣讲品牌”的基层群众宣讲品牌培树提升工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持用好“映前三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资源,坚持办好《理“响”安康》电视理论栏目、“学习强国”安康学习平台理论专栏,先后创作播放理论节目30余期,有效拓展理论传播途径,扩大了理论宣讲的覆盖面影响力。(三)注重建设强化运用,推动学习平台作用充分发挥。一是坚持内容为王推动市级平台提质。精心办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纪学习教育》等专题。立足全市优美的生态环境、独特的人文底蕴,推出茶文化、汉水文化等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栏目稿件,加强部门联动,着力推出一批有特色、有内涵、有质感,吸引力、感染力强的新栏目,开办理论宣讲专栏《理“响”安康》,与多个部门联合开设专栏,丰富栏目设置和稿源,有效展示地方特色文化,不断提升了地方学习平台的吸引力。二是着力构建市、县(市、区)一体强国传播矩阵推动县级融媒号全覆盖。成立工作专班有效整合资源,通过梳理申报流程、优化工作环节、开展节点督导、及时跟进服务,仅用一个月时间高效务实完成了8个县级融媒号上线运营。全市实现了11家县级融媒号的全覆盖,构建起市、县、镇三级供稿网络,90多家供稿单位,供稿员队伍延伸到镇(办),有效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更远、更广、更深入。三是不断丰富学习场景推动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积极开展中、省学习平台组织的《忘不掉的乡愁》《学而习之行之不辍》主题征文和《我和我的家乡》全市主题征文评选活动,与安康市新华书店联合启动建设“学习小站”线下学习空间,推动学习强国从“指尖”来到群众“身边”。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印发《2024年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指导意见》,加强对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旁听指导,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市委中心组全年集体学习14次,其中集体研讨7次,调研交流1次。组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14个,深入机关部门、基层社区等宣讲200余场次,直接受众3万余人次;定期发布中、省、市有关理论专家授课课单,印发宣讲课单四期辅导专题100余个。“学习强国”安康学习平台全年共发稿11494篇,省平台采用2324篇,总平台采用210篇,总订阅数1372.3万,总浏览量9924.8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理论宣讲深入群众基层还不够。二是“学习强国”安康学习平台还需进一步挖掘特色资源,优质稿件和线下空间还不多。(二)改进措施:一是做深做细重大主题宣讲,做精做强行业系统宣讲,做优做亮基层宣讲品牌,做新做活网络宣讲。二是建好用好“学习强国”安康学习平台,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展示好安康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方面。强化学习的计划安排、旁听指导和管理考核,有效通过个人自学、读书班式学习、研讨交流、自己学自己讲、专题调研、实践研学、专家辅导等灵活方式,持续推动中心组学习高质量开展。(二)理论宣讲方面。严格落实市、县、镇、村(社区)不同层面的理论学习宣传宣讲责任,推动健全建强各级各方面宣讲队伍,不断加强理论宣讲示范点和宣讲品牌建设,不断强化宣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三)“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应用方面。加强市、县平台内部资源力量整合、工作流程再造,强化栏目策划、稿件精选精编,加强征文等线下推广活动,因地制宜打造学习强国“线下空间”,充分发挥强国平台在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中的重要作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