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永寿县> 永寿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永寿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7 20:33
单位名称 永寿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信用助学贷款和助学贷款。收集、整理、汇总本县学前高校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申请、初审等管理工作。负责向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高等学生的经办银行及时报送贷款学生的有关信息,协助经办银行催还贷款,开展家庭经济困难资助政策宣传咨询等工作。
住所 永寿县街道药厂路西段
法定代表人 刘俊南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永寿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02万元 20.2万元
网上名称 永寿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年来,在市资助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下,我们严格按照省、市文件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和学生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绩。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的基本情况1、学前到高中资助情况。一是2024年春季学期我们坚持以陕西省精准资助管理系统为基础,聚焦脱贫不稳定户及边缘易致贫户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四类学生,精准确定资助对象,全面落实各类资助政策,共落实各类教育资助6624人,资助金额329.5万元。其中学前1186人,资助金额44.475万元;义务3807人,资助金额127.55万元;中职572人,资助金额57.05万元;高中1059人,资助金额100.425万元。二是做好2024年秋季各类资助资金申请、审核、发放工作。共落实各类教育资助 5938人,资助金额 300.9125万元。其中学前1081人,资助金额40.5375万元;义务3237人,资助金额107.525万元;中职641人,资助金额62.275万元;高中993人,资助金额90.575万元。2、社会资助情况。一是努力做好大学新生滋蕙计划项目等贫困大学新生资助工作,规范操作,严格审核、公示、发放程序,确保每一位贫困家庭子女都能享受国家政策,按时入学。2024年享受滋蕙计划人数83人,资助金额5.1万元。二是做好2024年中银咸阳“北四县”助学奖教项目审核、上报工作。孤儿学生40名,残疾学生50名,长期从事教学一线优秀教师15名,原建档立卡贫困大学新生25人,资助金额30万元。三是做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励耕计划资助项目审核、公示、上报工作。励耕计划资助对象为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教师,受助教师23人,资助金额24万元,其中重点资助1人。四是发放2022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到省内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学费补偿49人,补偿金额共计1027500元。做好2024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到省内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学费补偿审核、上报工作,上报人数54人,申请金额共计 79.18 万元。3、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及本息回收工作。一是为了保证2024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先后制作宣传版面3副,印制宣传彩页5000多份,购买贷款热线电话一部更新贷款设备一套,组织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学校、村组、高考考点开展集中宣传5次。2024年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973人,贷款金额2005.4728万元。二是努力做好2024年本息回收工作。(1)、11月份,利用资助网络平台发布和电话通知2024年我县贷款学生偿还本息情况,要求学生按时诚信归还本息;(2)、今年应收本息学生按区域划分,责任到人,负责催收本息;(3)、对于失联贷款学生及家长,下发催款通知单,下乡到各镇区初中、教育组寻求帮助;(4)、未按时缴纳本息学生将上门催要本息。2024年本息回收工作正在催要中。二、工作的主要做法1、加强宣传,不断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一是印制资助政策宣传彩页,安排专人在农村镇点、县城广场等多次进行宣传讲解。二是以“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活动为抓手,各校园要求教师面对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或家长宣传教育资助政策,使他们对自己应享受和已享受的资助政策了然于心。三是学校利用班会、家长会、假期大家访等对资助政策进行现场宣讲、展板展示、发放宣传材料,积极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做到了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全覆盖,确保了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2、严格流程,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一是强化领导责任。要求各学校(幼儿园)每学年开学都成立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学校(幼儿园)的资助工作;二是抢抓告知时机。每学年开学初,要求各学校结合实际,通过家长会、班会、发放告知书等形式,向每位学生和家长宣传、告知享受政策的对象、要求和流程,并发放申请表;三是严格认定条件。各学校(幼儿园)对提出资助申请的学生(幼儿)严格审核,对系统下发的脱贫家庭学生、低保户子女、财政特殊供养家庭子女、孤儿、残疾等特殊学生全部予以认定同意资助;对因灾因病或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学生以及提出申请的一般户学生,学校(幼儿园)组织人力进行走访、了解、核实,准确掌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由学校资助领导小组对申请受助的学生进行评议认定;四是规范公示程序。各学校(幼儿园)对评议认定后的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按照要求在本校醒目位置进行为期5天以上公示。对师生反映有异议的学生,学校资助领导小组安排相关人员进行进一步核实。无异议后,根据公示结果确定最终受助学生人数和名单,并按要求及时将评定、公示结果录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县资助中心依据各校结果下达资助名额。3、专款专用,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在各校数据上报后,资助中心及时汇总上报财局,并协助财政及时拨付,确保学生按时受助。资助金发放后,各校及时将资助内容录入系统。为了使资助工作做到不折不扣的落实,每年结合实际制定专门的检查方案和目录,从严从实进行资助工作检查,主要检查宣传是否到位、程序是否规范,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完备,有无擅自改变资助对象、资助标准现象,有无挤占、滞留、挪用资助资金等现象。通过检查整改,进一步弥补了资助过程中的失误与不足,使学生资助工作不断趋于完善。三、存在问题(一)系统程序比较复杂,操作难度较大。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和陕西省教育精准资助管理系统更新快,操作起来问题和困难较大。县资助中心组织一次系统管理人员培训也不容易,希望各校安排精通计算机教师管理系统,也不要勤换系统管理人员,要求他们熟读讲义,熟练操作系统。(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本息回收难度大。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贷款学生人数多,每年本息回收金额越来越大,要按时完成当年本息回收任务,仅靠资助中心人力物力很难完成,还需要政府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四、2024年工作谋划1、继续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还)款工作,要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运用电子化手段,努力拓宽助学贷(还)款新途径。2、求真务实、规范程序,细化评审过程,加强审查核实,抓实督查环节,扎实做好各项资助工作,按时足额将资助金发放到每一位受助学生手中,特别是监测户等贫困家庭学生,确保资助工作平稳、有序、健康可持续性发展。3、完善信访投诉处理制度,通过设立学生资助工作热线电话、咨询信箱等多种途径,畅通群众反映渠道,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