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中共安康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市社会主义学院)

中共安康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市社会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 2025-04-07 18:25
单位名称 中共安康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市社会主义学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在职干部、统战人士提供培训服务。培训轮训全市党政企业、事业单位领导及干部和统战人员,开展党校系统师资培训、各类委托培训和合作培训;开展理论研究、宣传宣讲、调研咨政;指导县(市、区)党校(行政学校)业务。
住所 安康高新区花园大道中段
法定代表人 周瑞玲
开办资金 11950.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安康市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998.96万元 20837.8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培训规模再创新高。高标准抓好基本培训,会同市委组织部一体制定印发《市、县党校基本培训方案》,有力推动精准调训、严格施训、全员培训,全年共举办培训班次148期13558人。其中基本培训班次31期3458人,期数和人数较去年增长41%、34.5%,培训班次规模创下新高。(二)课程质量稳步提升。更新开发课程51门,评选市级精品课程11门,6门课程分获省委组织部、全省党校和社院系统优秀案例课、精品课和“好课程”,其中1门推荐参加中组部“好课程”评选;精心打磨5门案例式、访谈式和“翻转”课程,互动式教学占比达23.7%。精品课建设做法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刊载交流。(三)科研咨政成果丰硕。突出精品科研意识,承担和完成各类课题13项,其中省部级课题2项、市厅级课题11项,科研立项档次和数量均取得新突破。常态化与市级部门联合,特别是用好学员这个独有资源,“小切口”选题开展调研攻关,呈报《调研专报》11篇,获市级领导批示肯定7篇,一批对策建议转化为领导决策措施。(四)市县联动更加紧密。高起点推动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在紫阳、白河、镇坪3所县级党校加挂市委党校分校牌子,分校科级班、中青班先后在我校成功举办;县级党校精品课首次登上全市中青班课堂,孝义文化研究等市县合作课题落地开花,全市党校系统师资培训班首次在省委党校举办,实现培训共办、课题共研、师资共育,构建了抱团发展、优势互补、干枝相融的“一盘棋”格局。(五)理论宣讲深入人心。全年对外宣讲达180场次,受众15000余人。持续开展青年干部宣讲比赛和“悦”读校园活动,对比赛、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作品,纳入课堂教学。11名优秀青年干部参加安康电视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微客堂”拍摄,在全市发出党校强音。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一)开放办学,提供资源服务。创新举办“共享课堂”6期,面向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敞开大门、开放课堂,精选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时效性强,学员反响好的课程,有效解决了干部群众对党校课程有期盼无机会、社会对党校创新理论宣讲有需求无渠道的矛盾。(二)三精融合,打响安康品牌。突出安康特色,全新推出11个精彩现场、精品课程、精美案例高度融合的“三精”现场教学课;累计打造“三精”课程21个,吸引广东、西北民航、榆林等28期市域外班次来安教学,持续叫响“红色看陕北、绿色看安康”干部教育品牌。(三)开放合作,持续扩大影响。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以合作促共赢,全市人大培训基地在我校揭牌成立,巫溪县委党校来我校考察并建立合作关系,广东建行乡村振兴班、西北民航培训班、省委党校西藏阿里班、全省高校中青班等28期市域外班次在我校举办,其中省域外班次8期,不断扩大了安康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少数年轻教师的学术素养与党校发展要求还有差距。二是鼓励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抓教研的内生动力还不足。(二)改进措施:一是持续搭建“每周一讲”、“悦”读校园、宣讲比赛、蹲苗锻炼等学习实践平台,并定期组织年轻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省委党校中央党校等进修班,促进一批青年教师成长成才。二是建立教研成果奖励制度,对在教研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年轻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并搭建成果展示平台,增强学术影响力,激发教研内生动力。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实施“三名”工程,在深耕主业上持续发力。大力实施“名师、名课、名策”工程,搭建“名师”培育平台,健全“名课”生成机制,释放“名策”涌现活力,让党校真正成为出思想、出人才、出成果的重要阵地。二是深化“三共”机制,在分类建设上凝聚合力。深化“培训共办、课题共研、师资共育”机制,细化市县联动发展“硬措施”,深度构建一体办学“共同体”,推动县级分类建设全面提速、整体成势。三是浓厚“三悦”氛围,在管校治校上激发活力。常态开展“悦”读校园活动,定期组织“悦”动校园活动,大力倡导“悦”干实干主动干,让热爱读书、健康生活、快乐工作深入人心、蔚然成风。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根据市财政局2024年开展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反馈,一期校园建设房屋及构筑物在资产系统折旧年限从8年修正为50年,修正后固定资产折旧减少,固定资产净值增加,净资产期末余额对比开办资金增幅较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7月被中共安康市委办公室、安康市政府办公室表彰为“全市2023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