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

西安市临潼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7 17:13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提供管理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资金的管理和调配使用·编制合疗资金预决算方案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火车站桃源路西段
法定代表人 孙纲举
开办资金 8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医疗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94万元 10.6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1、多措并举开展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工作。一是扎实安排部署。先后召开多次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征缴工作动员会、部署会、推进会,确保征缴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强化宣传动员。共印发各类宣传彩页6万余份,制作政策宣传视频10余条,深入街办、社区开展政策宣传30余场;通过“临潼区医疗保障局”“美丽临潼”“临潼发布”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宣传缴费通告、政策规定等内容。同时,对接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临潼分公司,发布了《全员推动城乡居民医保参保宣传倡议书》,鼓励全区广大企事业单位职工,积极动员身边亲友积极参保。三是加强业务督导。联合税务局实现日进度通报、全过程业务指导、全流程督导。同时,我局通过分组包片方式,组建10个督导组,深入辖区街办开展督导,及时收集征缴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四是提升经办服务。开展城乡居民医保相关业务“周末不打烊”便民服务,解决群众“周内办事没时间、周末办事没人办”问题,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引导各级医保经办人员当好医保政策“宣传员”、业务经办“服务员”、参保动员“战斗员”,累计帮办代办超过1.5万人次,积极实现辖区群众应参尽参、应保尽保。截至2024年底,全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为48.9万人,补缴期缴费人数1244人。2、多点发力积极实现全民参保。一是聚焦各类风险人群。通过指导街办及时开展宣传工作,强化医保政策解读,聚焦2024年度新生儿、2024年职工断保人员、2024年新纳入的脱贫人口、低保户等特殊人群积极参保。截至目前,全区2024年度特殊人群累计缴费7000人。二是坚持参保动态核查。通过开展系统核查、现场入户等方式,及时掌握建档立卡脱贫人口、特困供养人员等重点人群参保情况,全年共发现断保人员50人,均已动员完成城乡居民医保缴费。三是聚焦灵活就业人员。按照“医保核定税务征收”模式,通过部门合作、加强宣传、优化服务,全力做好全区2025年灵活就业人员医保征收工作,2025年度灵活就业人员缴费1947人。3、严密部署确保“优方式”改革落到实处。一是协力合作,做好准备。与税务部门协力合作,做好了“统模式”上线前业务学习、数据治理、单位类型核查等工作,积极处理在途业务,为“统模式”顺利上线打好基础。二是及时提醒,争取理解。通过我区医保三级网络建设工作群、临潼区参保单位群,及时发布《西安市优化调整医疗保险费申报缴纳流程的温馨提示》,提前通知系统停机时间,争取参保单位和城乡居民的理解。三是做好预案,降低影响。制作了《停机期间待办业务登记表》,记录停机期间待办业务及存在问题,待系统恢复后及时办结,避免因系统停机让群众多跑路。4、严格落实两定机构协议管理。按时完成2024年度医疗机构协议续签工作,本次共签约医疗机构51家,不再续签1家。按照协议管理规范,对1家新申请医疗机构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并经市医保中心公示后,与其签订医疗保险服务协议;做好2024年度门诊定点医药机构服务协议的续签工作及相关资料的上报工作。按照西安市统一工作安排,与631家医药机构签订2024年度医药机构服务协议,其中:门诊机构364家(卫生室311家),定点药店267家,同时完成163家慢病零售药店补充服务协议(慢性病、门诊统筹)的签订。在医保编码平台上完成683家定点医药机构上传的服务协议审核工作。截止2024年12月底,共协议核查52家医疗机构,实现了机构协议核查全覆盖,追回违规支出10.49万元。每月审核163家慢病直报药店,对存在问题做扣款处理。审核发现慢病报销存在违规行为的有126家,共扣回违规金额:26356.27元。2024年医药机构门诊自查自纠经办扣回13357.5元5、着重抓好医疗救助日常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医疗救助相关文件制度,规范医疗救助申请流程,对于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实施“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提高结算服务便利性;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医后救助对象每月及时收审资料。2024年全年共拨付医疗救助基金848.28万元,其中一站式医疗救助共拨付673.57万元。医后医疗救助130人,共计1177人次,共拨付174.71万元。6、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动态监测预警对监测筛查符合医疗救助的对象需告知并及时收取资料,按照医疗救助政策进行医后救助,确保应救尽救。2024年共筛查2514人,其中初步符合医疗救助307人,均已通知;目前87人已享受医疗救助,其中脱贫人口33人,拨付救助金62.26万元,城乡居民54人,拨付救助金134.26万元。每季度将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民政部门新增特殊人员与医保预警监测数据进行比对,逐条进行详细核查,并建立医疗救助落实情况台账,进一步保证医疗保障防返贫监测工作形成闭环。2024年通过数据比对,主动发现54名困难群众符合医疗救助政策,24人已通知至今未交资料,进一步跟进中,30人已享受救助待遇,救助70.87万元。7、科室紧密配合,全力做好巩衔工作。2024年,我局围绕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年度重点任务目标,结合我区医保工作实际,统筹部署,细化各项任务分工,明确各项责任落实。严格把握时间节点,通过各科室配合,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及时到位。同时做好相关资料归整及各类迎检工作,确保我巩衔工作圆满完成。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住院待遇支出。2024年共支出基金34065.11万元,其中审核住院患者98338人次,职工住院医疗机构挂帐报销9347.59万元,居民住院医疗机构挂帐报销24717.52万元;普通住院零星报销1140份,医保基金支出共计581.88万元;生育住院零星报销、产前检查、生育津贴共1993份,支出1705.92万元。2、门诊待遇支出。2024年门诊慢性病结算总人次78087人,基金总支出1317.73万元,慢病定点药店163家,全年基金拨付3974.58万元。2024年门诊待遇零星结算报销68.07万元,人次348人。2024年居民门诊统筹就诊人次618361人,基金支付1872.62万元;职工账户全年结算总人次1908841人,基金累计总支出16743.7万元。3、异地备案情况。积极宣传异地就医政策和手机自助异地就医备案流程,本年度临潼区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备案5477人次,住院直接结算6939人次,基金支出3353.08万元。4、家庭病床服务。中心严格按照《临潼区全面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工作实施方案》,配合区卫健局,为区内32家区卫健局审核通过的医疗机构开通了家庭病床服务,全年共结算家庭病床304人次。三、存在问题1、医保费年年上涨、医保政策尤其是门诊统筹政策限制群众意见较大,影响了工作开展。2、居民医保设置了补缴期,部分群众存在侥幸心理,对医保缴费工作开展带来了影响。居民医保设置了补缴期,部分群众存在侥幸心理,对医保缴费工作开展带来了影响。3、市上对14、15脱贫人口资助政策少,宣传动员工作开展难度大。4、由于政策原因,参保人员在发生急诊抢救时,无法在医疗机构直接报销,需要拿回经办中心零星报销,同时,急诊抢救零星报销数量较往年明显增加,中心人员压力较大。5、基层医疗机构在开展家庭病床业务初期,盲目追求建床数量,患者情况评估不准,导致家庭病床特殊撤床人次较多。6、医疗机构的现场监管能力不足,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的事前与事中提醒缺失。7、存在医保网、互联网双网并存问题。四、今后工作打算1、以“覆盖全民扩面提质”为目标,着力做好全区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参保工作,积极推进实现全民参保计划。2、采取多种举措,实现2024年全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不低于95%。3、与区税务局紧密配合,畅通2024年度城乡居民医保补缴期缴费通道,确保想缴费的人能顺利完成缴费。4、做好特殊人群参保缴费动态核查工作。与区农业农村局、区民政局及时对接,掌握特殊人群动态调整情况,坚持动态核查,确保其基本医疗有保障。5、做好参保单位管理工作。与税务局紧密配合,切实优化参保单位缴费流程,确保职工医保征缴模式优化工作平稳运行。6、不断加强协议管理能力,采取多途径、多方式继续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7、加强对零星报销资料的审核力度、细化审核流程、完善审核办法,确保医保基金的合理支出;8、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高效服务群众,为参保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保报销服务。9、做好年度慢性病复审及定点零售药店和定点医药机构的监管工作,同时做好定点医药机构每季度新增及慢病定点零售申请验收、职工特检项目申请工作。10、加强医疗救助政策的学习宣传,广泛宣传救助范围、报销比例、救助程序等政策,促进医疗救助政策的落实和推广。11、继续做好做实医保监测预警工作,扎实摸排,实时监测、精准救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