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工业信息化推广应用中心

榆林市工业信息化推广应用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7 16:44
单位名称 榆林市工业信息化推广应用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全市工业互联网领域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配合榆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开展两化融合管理、贯标、评估、培训等服务工作。开展全市工业信息化咨询、培训、会议及信息技术应用推广等工作。开展工业互联网领域对外研究、合作以及交流活动。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南路与泰安路交叉口市民大厦15楼
法定代表人 刘志远
开办资金 18.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74万元 29.59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工业信息化推广应用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中心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及市工信局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中心在推动榆林市工业信息化进程中的推广服务作用。现将2024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工作开展情况(一)夯实党建工作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确保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二是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宣传党的重要理论,开展领导干部讲党课1次。9-12月安排党员领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15次。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形成学习笔记,推进纪律教育常态化。学习陕西干部网络学院,学分均达80分;三是强化党员队伍建设。严格按照党内法规和程序进行党员的选拔和培养。加强内部管理一是财务管理与出纳工作。完成决算与预算、日常票据处理及资金业务,确保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保证了财务流程的顺畅和合规性;二是资产管理工作。完成资产报告、资产维护工作,确保了资产的完好和有效利用;三是人事劳资管理工作。完成人事工资变动调整;四是公文档案管理。做好公文起草、校对、印发、归档流程,共印发文件及送阅件37份,接收办结各单位来文38份。五是管理机制。严格考勤、会议,采购、办公用房等制度,建立健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机制。二、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开展培训宣传2024年,中心共开展7次信息化培训活动,多家企业500余人参加现场培训,超4万人次在线观看。3月,中心与陕西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训。6月,举办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训,邀请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成冬对数字化转型进行深度解读;7月,开展“数字化驱动企业成本管理升级培训”;7月下旬,举办“制造企业质量体系落地规划及精益生产改善路径”线上培训;8月,开展“第四次工业革命与AI绩效飞轮”培训;10月,举办“榆林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落地赋能研讨会”;12月,我中心主办、榆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承办“榆林市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前景及未来发展”培训。(二)开展学习考察2024年共参加行业会议、论坛6次,形成调研报告6份。5月,参加西安第五届西部数博会,了解数字经济领域前沿成果与发展动态;6月,赴西安参加市委组织部举办的“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专题研讨,聚焦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形成调研报告;7月初,参加北京以“开启数智新时代,共享数字新未来”为主题的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会后形成调研报告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重要举措;7月中旬,参加上海“向新同行,共创智能新时代”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会后形成2份调研报告;7月末,参加西藏自治区人社厅组织的高原特色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与方法研究高级研修,并形成调研报告;12月,参加广州“2024·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发展大会”,探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现状、未来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研究榆林人工智能和未来产业方面需要把握的关键点。(三)开展调研活动2024年共开展6次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报告5份。1月,赴北京、深圳、东莞等地,对用友、金蝶、华为等服务商进行了专项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2份;3月,由省工信厅刘波副厅长带队,随队赴浙江、上海对长三角地区开展工业互联网现场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4月,组织赴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就工业信息化工作开展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5月,以浙江和江苏的地级市为例,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形成调研报告;8月,研究了国内外企业实施数字化从而快速推动发展的案例,形成调研报告,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新质生产力及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四)加强宣传推广1.汇编《企业数字化转型宣传材料》。修订形成了包含政策文件、转型成熟度模型与评估、转型工作流程等六部分内容的宣传材料,印刷成册并发放至相关部门、企业。2.收集整理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合辑。在培训中发放相关资料为企业提供学习标杆,切实将宣传推广与中心实际工作紧密融合,保障落地生效。(五)其他业务工作1.运维网站及公众号。一是做好网站信息发布。2024年中心网站共发布文章1494篇,文章访问量约76万次。二是完成榆林工业信息化大数据平台更新。三是做好公众号运维。本年度中心公众号上传文章744篇,新增关注人数372人,分享3684次,阅读人数约3.2万人,阅读次数约4万余次,公众号建立以来累计关注人数达1101人。2.完成运行日调度工作。按照市政府工作要求,市工信局实行局领导包抓县市区(园区)稳增长工作机制。我中心设立通讯员配合市局承担佳县运行日调度工作,统计数据申报,每月督促企业上报产值预报数、产值和产品产量实际完成数并报送市局。三、通信线缆整治工作情况2024年我中心协调各通信运营企业,共组织推进会5次,开展现场调研10次,配合整改完成其他单位反馈点位8处,向市政府、市政研督查室、市工信局报送相关进度材料30余份。整治完成后整理形成《通信线缆整治前后对比台账》。1.常规整治。2024年持续推进三年行动中目标点位整治,对新建路及古城大街区域84条巷道的架空线缆、东沙片区82条巷道“回头望”再整改,常态化开展自查、督查。共完成常规整治点位269处,长度192公里。2.入地整治。2024年共完成线缆入地20处,长度23公里。包括运营企业自建点位18处,市住建局土建施工点位福田巷、友谊路2处。3.专项整治。一是按照宽带“四网合一”的标准推进富民巷线缆入地。现已安装2座主光交、4个“四网合一”光交箱,布放主干光缆3.2公里、皮线4.1公里;二是推进小西沙片区通信线缆迁改。配合榆阳区城投公司,将棚改区范围内影响施工的杆线全部迁改;三是推进人民路(滨河路—长乐路)线缆整治。进行调研摸排并拿出整治方案。四、取得的效益一年来,在全体领导干部的努力下,中心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一是开展宣传培训。2024年,中心共开展7次信息化培训活动,多家企业500余人参加现场培训,超4万人次在线观看。二是汇编《企业数字化转型宣传材料》。其中包含政策文件、转型成熟度模型与评估、转型工作流程等六部分内容的宣传材料,并印刷成册并发放至相关部门、企业,切实将宣传推广与中心实际工作紧密融合,保障落地生效。三是保持中心网站及公众号良好运行。2024年中心网站共发布文章1494篇,其中前沿观察1274篇、新闻资讯157篇、其余63篇。文章访问量约76万次。网站建立以来累计发布3671篇,累计访问量约199万次;中心公众号上传文章744篇,新增关注人数372人,分享3684次,阅读人数约3.2万人,阅读次数约4万余次,公众号建立以来累计关注人数达1101人。四是通信线缆整治工作。2024年共完成线缆入地20处,长度23公里。包括运营企业自建点位18处,市住建局土建施工点位福田巷、友谊路2处。对新建路及古城大街区域84条巷道的架空线缆、东沙片区82条巷道“回头望”再整改,常态化开展自查、督查。共完成常规整治点位269处,长度192公里。五是2024年共参加行业会议、论坛6次,形成调研报告6份。参加西安第五届西部数博会,参与产业发展主题交流活动,了解数字经济领域前沿成果与发展动态。六是2024年共开展6次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报告5份。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各地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认识到我们存在的差距,提出诊断性意见。存在的问题1.培训宣传还需加强。部分培训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契合度不高,对企业深层次问题挖掘不足。导致企业参与积极性有所欠缺,现有培训内容深度与广度未能充分兼顾。2.线缆入地还需推进。中心城区通信线缆整治效果显著,但存在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架空线缆杂乱现象,影响环境美观,存在安全隐患。在维护方面,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导致已整治的线缆再次出现缠绕、破损等问题。3.宣传推广影响力有限。公众号和网站的内容传播范围不够广泛,未能有效触达更多潜在受众,对政策和成果的宣传效果不佳。整治措施1.精准培训。培训前开展企业需求调研,根据不同规模、行业企业特点,定制化设计培训课程。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实地测试等多种方式结合,深入分析企业问题根源,形成更具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2.拓展宣传。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行业论坛等渠道扩大宣传,优化内容呈现形式,提高信息可读性和吸引力,提升宣传推广效果。3.全面整治。开展2025年中心城区线缆入地。根据2025年通信线缆入地项目点位,完成土建后尽快进行通信线缆入地。七、2025年工作计划强化培训。联合专业机构,广邀业内资深专家、细分行业优秀数字工程服务商赴榆讲学,开展面向全市工业企业的信息化专题培训。(二)深入调研。选取不同重点行业,组建专业调研团队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面临的技术难题。(三)优化服务。充分利用工业信息化平台网站,实时发布政策动态、行业标准与前沿技术资讯;举办数字论坛等活动,对接专家和服务商资源,搭建合作桥梁,促进产业链互助协作。(四)线缆入地。按照2025年中心城区线缆入地计划,对道路和两侧区域架空通信线缆实施入地改造,改善市容环境,助力城市更新。(五)完成市政府、市工信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