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碑林区何家村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义务教育;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含光路中段2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吴巧妹 | |
开办资金 | 961.6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碑林区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75.32万元 | 921.3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筑牢教育根基,提升教师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学校党支部多次召开师德师风建设推进会与警示教育大会。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引导教师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全体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以实际行动表明决心。同时,开展“讲纪律、严管理、强作风”专项行动,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将师德师风考核纳入月绩效和学期绩效考核,有效规范教师日常言行,让教师真正做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推动教学能力提升:校本研修紧紧围绕教师专业成长展开,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邀请碑林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育专家来校举办多场讲座,带来前沿的教学理念和创新的教学方法,让教师们耳目一新。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各学科教师通过思维碰撞,共同打磨出最优教学设计。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日志、教育故事和教育叙事,记录教学过程中的点滴经验与不足,促进自我反思与成长。举办教学案例分享会,教师们毫无保留地分享教学经验和创新实践。此外,积极组织教师参加陕西省“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校本研究”推进现场会,让教师接触行业新趋势,拓宽教学视野。(二)落实立德树人,培育全面人才丰富少先队活动:大队部以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班队会为重要载体,有序开展主题升旗仪式、少先队入队仪式、红色主题教育等常规活动,每月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同时,积极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如举办校园文化节、科技节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精心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心理副校长进校日”等活动。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监测与测评,建立完善的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详细记录学生心理发展轨迹。广泛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优化心理教育工作。班主任与各科教师密切配合,重点关注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制定个性化关爱方案,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深化家校共育:通过家长会、电话沟通、微信、QQ以及家访等多种渠道,主动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深入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协调家校合作。组织亲子运动会、家长开放日等家校互动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亲身感受学校教育教学氛围,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与支持,推动家校共育工作深入开展。践行“双减”政策: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精心创新社团活动及课后服务模式。开设19个班级社团和15个校级社团,涵盖艺术、体育、科技等多个领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三)强化后勤保障,护航校园运行优化后勤服务:始终坚持“后勤工作服务于教学工作中心”的原则,开学初,提前做好教学用品的采购与发放工作,确保教学一线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定期对教室内的玻璃、门窗,以及学校水电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及时解决问题。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为学校当家理财,节约开支。筑牢安全防线:将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落实上级安全工作指示精神,定期开展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制定完善的安全预案,与每位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一岗双责”。每逢节假日前,组织全面的安全大检查,排查消防、防汛等安全隐患。定期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加强对安保人员的管理与培训。积极组织师生开展安全教育讲座、主题班队会以及每月一次的安全演练。加强带班领导、值周教师及安保人员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管,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二、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师生竞赛成果丰硕: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区级以上各类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共有200余人次获奖。其中,艺术领域获奖4项,体育领域获奖5项。教师队伍学历水平显著提升,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95%。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参与人数12人,获奖率高达86%。研学与心理服务有序开展:组织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参与率达97%,让学生在实践中调节身心,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心理咨询室为学生及家长提供专业服务2次,参与率达62%,有效解决了学生和家长在心理方面的困扰。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校园空间局限:外来人口增多,导致教学与活动空间严重受限,特色课程和大型活动难以开展。特别是在开展数字化教学时,缺乏专门的多媒体教室和实践场地,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数字化教学设备短缺:现有的数字化教学设备数量有限,部分设备老化、性能落后,无法满足全体师生新需求、新发展。此外,缺乏适配新教学内容的数字化课程资源,限制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创新性。校园文化建设滞后:校园文化载体以宣传栏为主,形式和内容单一,更新不及时,难以满足师生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活动缺乏系统性,未能充分融入办学理念,育人功能欠佳。同时,数字化手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不足,无法有效传播校园文化。(二)改进措施优化空间利用空间整合规划:组织专业团队对校园教室、活动场地进行全面评估。将闲置教室改造成多功能教室,集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社团活动等功能于一体。利用校园边角区域打造阅读角、屋顶种植园,同时为数字化教学开辟专门的实践场地。部室升级改造:升级科学教室、图书室。更新科学教室设备,使其满足最新教学大纲要求,配备先进的数字化教学设备,如智能交互一体机、3D打印机等。重新规划图书室布局,增设阅读座位,引入智能化图书管理系统,丰富图书资源。提升数字化教学水平设备与资源更新:购置一批新型数字化教学设备,如平板电脑、虚拟现实设备等,满足教学需求。更新数字化课程资源,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师培训:每学期组织2次数字化教学专项培训,邀请专家为教师讲解最新的教学技术和方法,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实践,分享教学经验。深化文化建设文化体系构建:成立校园文化建设专项小组,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制定三年规划,设计涵盖视觉识别、行为规范、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校园文化体系。文化载体创新:在教学楼大厅设置主题展区,举办多元主题展览。结合地域特色开发校本文化课程,并将其数字化,运用在教学育人中。四、下一步工作打算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文化活动策划: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制定“一月一主题”活动方案。利用数字化手段,如直播、短视频等,扩大活动教育影响力。深化校际合作共建合作机制建立:与优质学校深化合作,每月线上交流,每学期线下互访。每学期定期开展联合教研,共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数字化教学的创新应用。资源共享互通:共建线上课程库,每校每年上传数节优质课,包括数字化教学课程。每学期互派数名骨干教师交流,同时开展数字化教学的共享与交流。强化数字化教学发展教师能力提升:选派骨干教师参加数字化教学研讨会,学习先进经验。每学年定期开展校内数字化教学竞赛,以赛促教,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获奖:2024第一届“亚世杯”足球邀请赛U12道德风尚奖;“中国体彩杯”2024年碑林区中小学生“三跳”比赛小学乙组(跳皮筋)优胜奖;2024年碑林区中小学健美操、艺术体操、啦啦操比赛第八名;支持“爱为宝”项目公益活动先进单位。惩处和诉讼投诉: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