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信息中心(陕西省信用管理办公室、陕西省联合征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省经济运行形势、重大问题应对策略分析。产业发展、能源经济、区域协调、生态建设等研究。全省社会信用信息共享、信用法规政策研究和宣传培训,配合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省情、经济信息开发应用,国家发改委纵向网陕西节点和省发改委业务信息系统建设运维。 | |
住所 | 西安市省政府新城大院信息中心楼 | |
法定代表人 | 王岳 | |
开办资金 | 26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180.05万元 | 1015.55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信息中心 | 从业人数 10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陕西省信息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了法人和业务宗旨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陕西省信息中心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积极开展宏观经济研究(一)“十五五”重大课题研究方面。完成《“十五五”期间依托“飞地经济”健全区际利益补偿和区域合作利益分享机制研究》《“十五五”汉中市总体思路研究》,协助委机关起草《关于支持我省飞地经济发展的若干举措》《陕西省关于“十五五”期间优化东西部协作机制的调研报告》,承担全省《“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中部分内容,撰写的《“十五五”时期陕西潜在增长率、发展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研究》通过专家评审;自主研究完成《陕西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思考》《汉中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选择》《“十五五”期间深化拓展苏陕协作的几点思考》《关于陕西省“飞地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等。(二)经济运行专题研究方面。完成《陕西省短板弱项分析及下一步工作措施的建议》《关于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扩大有效投资的建议》《陕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研究》《上半年陕西经济结构性问题的跟踪分析》等研究分析报告。按季度开展全省煤电油气运行分析,完成2024年一、二、三季度陕西省煤电油气运行分析报告及《巩固陕西省油气产业优势地位的思路建议》等;自主研究完成《2024年31个省份政府工作报告比较》《2024年陕西省宏观经济形势展望》等研究任务。(三)产业发展研究方面。完成《推动陕西制造业倍增计划的研究报告》《陕西省各地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关于抢抓机遇推进战略性产业基地建设的调研报告》《陕西县域特色产业排序以及结果分析》《关于我省推进首发经济的若干思考》等,参与起草《关于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调研报告》;自主研究完成《陕西省发展低空经济的优势与设想》《陕西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研究》《关中制造业倍增研究》《陕西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模式和任务举措研究》《文旅融合背景下陕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汉中市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汉中市新型能源高质量发展研究》等研究报告。(四)区域发展研究方面。完成《陕南地区人口变动特征趋势分析》《落实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要求接续推进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报告》《加快陕南地区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研究》《关于商洛市谋深谋实高铁新城及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等研究分析报告;自主研究完成《陕南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研究—来自长三角一体化经验对黄河金三角的启示》《关于陕西争做西部示范的几点思考》等,撰写《蒲城县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以共享科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等项目申报书。(五)投资分析研究方面。完成《关于进一步盘活国有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政策措施》《陕西省盘活存量资产省级协调机制》等。积极参与《发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作用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试验区调研报告》《红海危机对中欧班列的影响》等与中欧班列相关课题研究;自主研究完成《陕西省以耐心资本推动创新发展研究》,开展《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项目》申报工作。(六)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研究方面。完成《关于推动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重大任务落实落细》《西安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加快构建“六个体系”努力争做“六个示范”比较分析及下一步工作举措研究报告》等,协助委机关起草完成《落实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大会任务行动方案(2024-2025年)》《关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等;自主研究完成《关于推动陕西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陕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研究》《苏陕协作产业帮扶向产业合作转变的几点思考》等研究成果。(七)《陕西发展和改革》杂志编辑方面。结合中心工作实际,顺利完成《陕西发展和改革》期刊改版升级,进一步规范了期刊发行流程,提升了稿件质量,学术性得到增强,主题更加鲜明。全年共出版6期,累计刊登稿件65篇,其中省级各部门、各市(区)投稿占60%以上,期刊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二、积极推进全省信用体系建设(一)持续做好信息归集共享及平台运维。2024年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陕西)累计归集各类信用信息12.15亿条。常态化开展信用平台数据监测,每日、每周分别对全省各市(区)、省级部门报送情况进行监测和提醒。开展平台接入数据和共享数据情况监测,有效加强平台信息安全管理,修订完善《平台网站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定,配合省委网信办定期做好网络检查、运维巡检以及系统攻防演练。完成系统机房迁移和信创适配摸底,推动省信用平台和秦信融项目竣工验收。(二)持续做好“双公示”等业务。按时完成“双公示”月度通报、季度评估、瞒报抽检核查等工作。参与全省“双公示”调研督导,开展“双公示”、信用修复和异议处理业务培训。加强城市信用监测分析和数据报送,完成《陕西省2023年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情况报告》《2023年陕西省各市(区)信用体系建设监测分析报告》和3期《陕西省城市信用监测情况分析月报》。组织全省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应用,完成《关于陕西省应用国家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情况的报告》。开展全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错码存量数据调研,形成《关于推进全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错码纠错工作的汇报》。(三)持续做好公共信用服务相关工作。依托信用陕西网站开展信用信息公示查询,全年发布信用宣传稿件1665篇,公示信用信息260万余条,为社会各界提供信用信息查询服务963万余次,提供企业公共信用报告免费查询下载230万余次。依托省信用平台提供企业信用信息核查,全年向各级行政机关提供线上信用核查服务204万余次,省级部门自动核查信用信息216万余次。依托“公务员录用、调任人选社会信用记录查询系统”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核查314批次,依托“信用中国网站和国家统一协同工作平台”开展信用异议处理和企业信用修复,处理投诉和热线答疑。三、积极提升信息网络服务保障(一)持续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管理工作。全面承担委网信办主要职责,在2023年陕西省网络安全工作考核工作中我委位列优秀等次。加强网络安全监测和督导检查,定期对全委信息系统进行漏洞扫描、渗透测试,实时进行网络安全事件监测和风险态势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撰写网络安全月报11期。对委机关(能源局)各处室和委属单位进行网络安全检查。加强网络安全预警处置,完成省数字政府“三高一弱”网络安全风险专项检查整改工作,全年处理网络安全事件2次、网络安全风险预警7次。分别参与省数政局、省公安厅网安总队组织的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练,持续推进我委17个信息系统的等级保护测评,坚持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24小时值班值守。视频会议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全年保障视频会议130余场次。配合委机关组织开展全委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举办网络安全专题讲座,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网络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力。(二)持续做好信息系统建设运维工作。谋划全委信息化发展,形成《陕西省发展改革委数字化总体设计方案》,明确全委未来3年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做好全委信息化管理,完成省发展改革委数字资源编目工作。对全委5个重要系统(网站)和7个新媒体账号进行了固定表述错误检测。做好我委21个信息系统迁移工作,重点包括委网站、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等9个系统(网站)的日常技术运维保障,加快推进项目管理服务数字化平台竣工验收。配合委项目办完成陕西重点项目“四个一批”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写、修改和评审工作,全力推进能源产业信息报送系统开发工作。中心3名同志参加“网鼎杯”网络安全大赛,获“网鼎未来之星”称号。继续做好投资平台热线电话解答和委机关机房、网络、电话的维护检修及故障处理。完成委微信公众号、微博、大屏展示、PPT及视频制作等新媒体多媒体宣传设计工作。四、积极做好党建和内部管理工作(一)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制定印发《中心党总支2024年理论学习安排意见》,指导各党支部积极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总支(扩大)会议,持续开展学习研讨;全年召开党总支(扩大)会议12次,党总支书记、支部书记讲授纪律党课9次。3个党支部完成了委员增补及书记补选。全年预备党员转正4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5名。中心党总支及3个党支部、5名基层党组织书记、8名党员、9名党务工作者受到我委表彰;制定《省信息中心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编制中心廉政风险防控表、平台(网站)建设运维项目管理及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管理流程图,牢牢把握正风肃纪反腐基本原则。认真开展法治机关建设、民法典宣传、国家安全教育、安全风险防控等工作。(二)不断强化服务保障能力。提高文件收发、传阅、批办、督办等各环节运转效率,严格各类印章登记使用,开展档案整理及数字化,按时完成住房补贴、养老、医疗、职业年金的核定和缴纳。做好人事考核、审计督查、成果交流会等,完成在职人员薪级工资调整、岗位调整工资变动,修订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完成24名同志岗位竞聘和6名新招录干部入职入编;加强会计管理及核算,做好票据审核、费用报销、记账等工作。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自查、项目绩效考核报表、“三公”经费统计、预决算公开编报等。做好资产月度报表、项目自查及统计、设备管理工作,编制中心廉政风险防控表和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管理流程;统筹做好办公楼日常物业管理维修,组织文景路家属院采暖意愿确认登记,推进中心芦荡巷9号住宅楼危楼治理、14号院家属楼自来水管泄漏维修及供暖管道爆管维修更换等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