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教育考试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普通高等学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成人高校招生全国统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组织管理工作。指导协调各市县区招生考试机构具体组织实施高考、中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开发区桃李路3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靖 | |
开办资金 | 833.7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42万元 | 157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教育考试院.公益 | 从业人数 2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院紧跟考试招生改革发展新形势,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省教育考试院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全体干部职工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不断加强学习教育、作风建设、效能建设,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完成的主要工作(一)各项考试圆满完成2024年,我院共组织参与教育招生考试20次,涉及考生324060人(其中普通高考36789人、高考外语口语考试8084人、高考艺术类1911人、八年级中考52888人、九年级中考46508人、3月份高中学考2360人、高中学考信息技术考试16560人、高中学考合格性考试56649人、高中学考信息技术科目机考29762人、高中学考通用技术科目机考24907人、自考两次2689人、成考18625人、专升本1109人、计算机等级考试两次2282人、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两次17841人、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两次5096人)。我们以办人民满意的考试招生工作为宗旨,坚持依法治考,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着重解决考生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全年未发生考试安全事故、重大涉疫事件和大规模违纪舞弊事件,各项考试招生工作安全、平稳、顺利完成。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领导重视,职责分工明确。各级各类考试期间,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和招委会其他成员单位高度重视招生考试工作,始终把“平安考试”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每次考试,相关领导都能带头研究部署,亲自深入指挥中心、考点等地检查考试组织工作,慰问考试工作人员,检查考点和考生安全管理工作。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能明确职责、任务和工作要求,突出抓好考试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2.突出重点,加强安全防范。考试过程中,按要求启动了网上巡查系统,对考试进行实时监控;考试指挥中心运转正常,保密、监控设施有效运行,信息数据保存完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3.强化培训,注重工作实效。不断细化考务培训,做到了逢考必训、一考多训。全市不断强化考前培训工作,坚持对监考人员进行多层次培训和监考业务考核,考核合格方可上岗。4.加强宣传,服务考生社会。高考期间免费发放高考招生考试宣传手册四万余册,中考期间免费发放中考考生手册四万余册。全年共在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市教育局官网、市招生办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120多条,浏览人次超140万。(二)考风考纪不断提升1.完善制度,规范考务管理。一是完善领导责任机制。不断完善各类考试《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确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二是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做好了考点环境综合治理和重点环节的管理工作。三是强化应急处置机制。完善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新冠疫情防控预案。四是完善报名资格审查制度。五是完善宣传教育制度。六是完善相关考务管理制度。2.落实措施,加强队伍建设。一是认真选聘考务人员。二是加强纪律教育。三是突出实践培训。3.紧抓重点,打击违纪舞弊。一是坚决打击高科技作弊行为。二是狠刹传统作弊手段。三是抓住重点关键环节,加强了体育艺术等考场的执纪力度,维护了考试整体良好的秩序。(三)切实推进机关各项建设1.落实责任,履行“一岗双责”。一是严格落实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并按照责任清单履职尽责;二是支部书记带头落实“一岗双责”,班子成员及各科室负责人按照“谁分管,谁负责”原则,将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2.加强建设,健全组织生活。一是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完善支部生活制度,强化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党组织生活制度。二是扎实开展思想教育,不断锤炼党性修养。三是丰富党组织活动形式,不断增强组织凝聚力。3.思想建设,打造廉洁队伍。一是着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二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三是开展干部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4.提升效率,保障日常运行。为确保单位良好运行,主要做好以下各项工作:全年所有公用经费、专项经费和往来资金的支付工作,涉及政府采购事项的网上流程编审工作;全年医疗保险、养老统筹、职业年金、个人税金的交纳工作;人员每月工资申报和发放工作、人员工资滚动晋级工作和工资变动调整工作;退休人员养老统筹变动工作;各类考试费用收取工作、人员经费追加工作和各类考试监考和工作人员劳务费发放工作;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提高考试劳务费的标准。按照市政府会议纪要将考试工作人员补助由原来的每人每天150元提高到现在的每人每天300元,极大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全市教育类考试招生工作抽调工作人员困难的问题。2.改造建设榆林市教育考试阅卷基地。项目建成后全市中考阅卷工作将全部导入阅卷基地,解决非中心城区阅卷教师住宿问题;解决原阅卷机房老旧计算机不适应中考阅卷要求问题;解决中考阅卷核心工作人员封闭管理问题;解决现扫描场所机位不足导致扫描时间过长问题;解决阅卷期间对榆林中学正常教学秩序的干扰问题,可极大提高中考阅卷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项目建成后还可以统一批阅其他教育考试试卷,提高阅卷质量和时效,为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3.指导组织榆林市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此次演练全市共设立了12个考区、25个考点和1050个考场,27633名考生报名,工作人员4000余人,严格按照新高考改革的标准和流程进行组织。通过此次适应性演练,不仅检验了我市高考综合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还进一步提升了考试组织和管理水平,为即将到来的新高考提供了有力保障。4.引入中考人工智能辅助阅卷。2024年中考阅卷使用AI智能评分共计1448128题次;发回大分差卷4018份,人工核查后改分3470份,最大改分绝对值26.5分。空白检测是在阅卷过程中核查是否有空白给分的情况出现,检测出评卷阅卷教师出现误操作、误评等情况,辅助纠正空白给分的情况,进一步提升了阅卷的准确性、公平性。三、存在问题1.对考试招生改革的深入研究和主动探索有待进一步加强。2.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服务意识不强。3.各科室协调开展工作的集体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整改措施1.进一步提升研究和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和省内兄弟单位及发达地区考试招生机构的联系对接,学习先进经验,积极应对我市考试招生改革。2.加强对招生考试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和工作积极性。3.进一步推进各科协调发展,打造一支团结、肯干、能干的考试招生队伍。五、下一步工作计划加强党建引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党建统领业务工作,切实发挥单位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改革。合理的配置各科室干部,及时配齐科室负责人,明确科室人员职责,进一步理顺工作流程;加强对招生考试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和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集体意识,推进各科协调发展,打造一支有事一起上、有困难一起克服,团结、肯干、能干的考试招生队伍,力争使全市考试招生工作在2025年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