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西安市临潼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7 15:35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机关办公与职工生活提供后勤服务。机关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环境卫生、安全保卫、办公用房等办公服务·机关后勤生活服务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书院门街41号
法定代表人 张卫峰
开办资金 23.6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86.11万元 301.1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4年5月,按要求进行了到期换领事项登记。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是做好机关节能降耗和“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2024年前三季度全区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人均用水量和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较上一年下降1.34%、1.56%、1.42%和1.27%。全区党政机关“节约型机关”复审合格率100%。完成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创建资料审核,创建市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2家、节水型单位3家、“无废机关”5家,命名区级节约型公共机构3家,全面完成市考目标任务。二是做好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使用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权属统一登记工作,出台《临潼区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工作具体指导意见》,完成3处27套双证齐全房产直接转移登记工作。深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土地、房产调查统计,全面摸清核准全区83家党政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41.28万平方米土地及21.35万平方米房产基本情况,建立了全区机关事业单位的出租、出借、闲置等办公用房台账。推进公房管理信息系统升级,将录入范围扩大至差额、自收自支单位,完成旧系统导入信息匹配及坐落、楼宇、平面图及房间、人员、家具等信息完善工作。实施临潼区委区政府合署办公工作,调整了6家单位2777平方米办公用房,全面整合了房产资源和人力资源。圆满保障涉改单位用房需求,在本轮机构改革中,解决社会工作部、科学技术局等9家涉改单位办公用房需求,共调剂办公用房48间863平方米。严格落实办公用房审批制度,累计审批公房出租、租用、维修项目3个,有效节约财政支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初步建成临潼区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印发了《临潼区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建设实施方案》《临潼区区级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管理办法(试行)》,建成线上虚拟仓和线下实体仓,全面提升我区相关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三是不断强化公务用车常态化管理。严格更新处置,2024年共批复处置9家单位30辆公务用车,其中拍卖处置9家单位、29辆公车,成交价款10.67万元。共批复购置19辆公务用车,其中新能源车型15辆、占比84%。全年常态化开展公务用车日常使用监督检查工作5次,点对点反馈问题单67份。利用公车监管平台对超速、离线、未经审批出车进行工作提醒累计92次、610条。加强综合服务保障平台管理,定期召开司勤人员会议,做好重点工作相关单位公车保障工作,累计出车1712次83572公里。四是规范提升餐饮服务工作。优化餐饮服务考核办法及评分机制,坚持企业日常自查、科室定期巡查和固定月考核的工作机制。结合时令节气及地域特色,每周更新菜谱,做好日常供餐,全年保障19.1万人次用餐。坚持每周推出特色餐,节日提供传统特色食品,开展融合菜、小吃体验展示活动,创新制作飘香鸡、木鱼花烧杭茄、蜂蜜凉糕等融合菜及地方特色美食10种,体验人数510人,丰富干部用餐体验。五是不断提高物业服务保障水平。修订完善《集中办公区物业服务考核办法》《物业服务安全生产合同》等制度。全年共服务保障各类会议2316场次、10.9万人次,视频会议系统累计服务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等重要会议430场次,约节省经费129万元。落实日常巡检制度,完成水电设施维修210次,其它设施维修65次。做好集中办公区爱国卫生工作,实施院内绿化养护,集中修剪10次,补植更换绿植鲜花500平方,施肥打药5次。六是加强集中办公区安全保障。注重安保人员学习培训,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内保条例、人员及车辆出入管理制度。加强集中办公区出入管理,全年共计登记外来人员11.7万人次,外来车辆2.3万余辆。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维护区委区政府集中办公区安全秩序,共处置信访事件642次,信访人员7849人次。对集中办公区107具灭火器进行年检,完成安保人员消防培训、应急处突演练各2场。七是推进机关事务一体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开通门禁及食堂用餐人脸识别系统,大幅提升人员核验效率,日均“刷脸”3000余人次。收集录入我区与市政府、各区县有关集中办公区门禁权限互通人员信息,完成身份统一认证,方便干部到市政府和其他区县办事。创新启用外卖预定、晚餐对外开放功能,累计外卖2624份,保障晚餐就餐人数2.6万人次。开通了区级集中办公区南院四个会议室共享共用,实现会议室预定可视化,累计保障各机关单位各类会议200余次。利用平台及时发布安全防护、门禁管理、分时就餐等信息,增强与干部职工的互动交流,提高机关事务工作透明度。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积极推进集中办公区合同能源托管项目。作为全市党政机关能源费用托管工作6家试点单位之一,针对集中办公区供暖不热、能耗大问题,引入第三方节能服务企业,拟投资280万元对区级集中办公区水电气暖系统实施综合节能改造,项目建成后,预估年节约能源费用支出35.28万元,减少标准煤227.39吨,减少碳排放595.8吨。可有效减少政府财政对节能改造投入,缓解财政压力,后续还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向全区公共机构复制,助力绿色办公新发展。二是创新配置新模式助力新能源汽车推广。作为“陕西省公务用车专项领域建设”试点区县,采用“企业采购+政府租赁+平台监管”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模式。在年度经费预算只减不增的前提下,整合车辆运行费、购置费和相关项目经费,调剂资金用于新能源汽车租赁,计划分3年逐步更新230台老旧燃油车,目前已审核区综合保障平台、区应急管理局、区城棚改中心租赁车辆10台,我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新模式获得了省、市中心高度肯定,也荣获了“陕西省公务用车管理专项领域创新引领实践单位”称号,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开辟了崭新路径,引领绿色出行新潮流。三是落实机关食堂反餐饮浪费。印发《临潼区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实施方案》。坚持机关食堂全流程控制,有效利用食材“边角料”,依托“光盘助手”实现食品浪费系数精准测量,机关食堂食品浪费系数控制在0.27-0.34,低于国管局0.35标准。指导公安临潼分局成功创建市级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示范点。三、存在问题一是体制机制不顺畅,制约了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资产整合不到位,对资产的高效利用还有待提高。三是节能管理制度和监管体系不够健全,节能硬件投入与节能降耗工作需求还有差距。四是后勤服务保障精细化程度不够,后勤服务水平与先进地区还有差距。四、今后工作打算(一)以公物仓建设为抓手开启资产高质量管理新征程一是全面清查盘点可调剂利用的闲置资产,纳入公物仓集中统一管理。二是有序开展资产盘点、入仓审核、实物移交、验收登记、账务处理等工作。三是建立健全公物仓资产管理机制,落实公物仓物资调剂存放申请、审批等环节,定期清理处置仓内无使用价值的资产。(二)以盘活利用为目标推动公房利用效能最大化一是深入推进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工作,分类推动处遗项目权属转移和登记办理。二是全面推进公房资源整合盘活利用,对闲置、出租即将到期房产等资产进行整合处置。三是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录入信息,核对各单位录入内容。(三)以节约成本为方向探索公车配置管理新模式一是从严从紧控制公车购置数量。二是继续坚持做好公车日常监督管理检查、抽查工作。三是加强综合服务保障平台管理,提高车辆使用率。四是在全区试点推广“分时租赁、以租代购”,拓宽公车配置新渠道。(四)以示范引领为思路推动全区能源托管全覆盖一是做好全区公共机构节能数据采集,确保年度各项指标圆满完成。二是抓好党政机关能源资源节约、生活垃圾分类、反食品浪费等重点工作。三是完成区级集中办公区能源费用托管服务项目试点工作,在全区党政机关公共机构全面推进合同能源托管。(五)以职工满意为基准推进后勤服务质量再提升。一是落实监督工作机制促进服务工作再上台阶。二是在机关大院绿化养护维修维护工作上力争新突破。三是不断提升人员服务人员素质。四是持续做好物业、餐饮方面的常态化安全生产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先进单位;2.全市办公用房使用管理考核优秀单位;3.全省公务用车管理专项领域创新引领实践单位;4.西安市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示范点;5.西安市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6.2024年度生活垃圾分类争先进位奖;7.全省机关事务系统优秀理论研究成果“优秀奖”;8.全市机关事务系统调研成果一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