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安康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安康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7 14:33
单位名称 安康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残疾人劳动就业提供保障。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安排残疾人就业管理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企业
住所 安康市汉滨区香溪路枣树巷3号
法定代表人 赵丽
开办资金 9.2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残疾人联合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26万元 9.2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残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抓实教育培训,持续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水平。投入资金104.25万元,资助残疾大学生或困难残疾家庭子女大学生212人。开展残疾毕业生信息采集,2024年全市应届高校残疾毕业生85人,实有就业需求在册残疾毕业生65人,就业率、调查录入率和一人一策服务率均达到100%。投入资金178.45万元,帮助残疾人实现居家就业或推荐就业。(二)抓牢稳定就业,持续提升残疾人家庭收入水平。1.扎实开展就业帮扶。一是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全市走访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家庭户数369户,登记失业的残疾人员24人,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11场次,实名制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残疾人1140人,帮助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33人。二是联合市人社局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活动,组织市区56家企业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342个,组织200多名残疾人现场参加招聘洽淡活动,现场达成用工意向60余人(其中残疾人大学生7人)。三是走访用人单位88家,拓岗总量70个。利用“全市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班”机会,对全市12个国资委成员单位,21家国有企业单位进行集体走访拓岗,宣传讲解残疾人就业法规政策,动员各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落实残疾人就业政策。四是对实名制管理系统中有就业意愿和生活自理能力的2072名残疾人进行职业能力测评,靶向开展就业服务。五是精心组织12名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选手100余件残疾人手工艺品和部分助残企业农副产品参演参展。六是按时推送残疾人就业信息。通过陕西省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残疾人就业信息36条。2.持续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一是对362家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进行联网认证,认定用人单位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572人次,新增残疾人按比例就业48人次,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905.8万元。二是扶持资金77.5万元,对155名有劳动能力和创业意向,以及已经创业需要帮助的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残疾人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三是培育打造“美丽工坊”2个,安置和辐射带动25名残疾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扶持残疾人直播产业基地1个,培训带动残疾人116名,打造残疾人主播10名。扶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2个,安置重度肢体、精神、智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15人。四是投入资金1676.7万元,建立“千万工程”助残服务驿站50个,扶持农村残疾人家庭经营620户,扶持100户残疾人家庭开办“八小经济”;建立农村助残增收基地30个,安置或辐射带动1095人次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就业或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实施残疾人阳光增收项目,鼓励和扶持1310名农村残疾人通过发展种植、养殖、手工业和加工业等增加收入;培育打造具有安康特色的残疾人产业就业扶持机构20个,为410名农村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提供就近就地就业机会。五是对全市101家盲人按摩机构给予一定资金扶持,稳定和促进196名盲人就业。(三)抓好服务保障,持续提升残疾人幸福指数。投入资金917万元,为2365人次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集中托养和居家托养服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实施就业扶持项目,开展多种形式就业服务活动,稳定和助推残疾人就业2300余人次;积极落实民政部门补贴政策,发放补贴11852.6万元,对492人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临时救助,发放救助资金106.6万元,帮助残疾人解决基本生活困难,摆脱临时困境。加强残疾人培训,对2969人次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残疾人就业渠道窄,形式单一,竞争力不强;二是残疾人托养照护亟待加强残疾人托养照护量大面广,兜底保障政策机制不够完善;三是盲人按摩机构扶持政策有待完善。(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残疾人培训力度,使其掌握就业技术,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二是完善残疾人托养保障兜底政策,守住返贫底线;三是加强对盲人按摩店申报资料的审核,资料审核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认真落实省残联“16671”工作思路和助残共富促“千万工程”总体要求,用足用好促进残疾人教育就业托养优惠政策。二是积极主动为残疾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持续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助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