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陕鼓小学

西安市临潼区陕鼓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4-07 14:26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陕鼓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代王街道山任新村
法定代表人 张团武
开办资金 1019.6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38.7万元 1038.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在过去一年,学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在教育教学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报告旨在全面评估学校2024年的各项工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提供依据。一、开展业务情况1.构建“幸福教育、快乐成长”校园文化体系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幸福教育,快乐成长”。幸福教育是要求教师感悟童心、享受教育,也就是要求教师将自我、学生、学校三个独立的个体凝聚融合成长为具有积极向上、合作共进、开拓创新的“我们”;快乐成长就是帮助每名学生找到生命的闪光点,为每名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支点,快乐成长是着眼于学生的“今天”及“未来”的教育,以学生的学习质量、发展质量、生命质量为抓手,确保学生“今天走的更快”,“明天走得更远”“每天过得更好”。在这一文化理念的引导下,提出“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的校长寄语,形成“向上而生、向善而行”的校训及促进学生“多元主体共同发展”的中心任务。2.创新行动优化德育内涵,落实大思政课教学学校大力推进新时代铸魂工程时政课一体化建设,全面落实“时政课程、课程时政”育人工程。在落实时政课程上,学校配齐配足《社会与品德》教师,学校领导坚持每月听评时政课一次,每学期开展时政课大练兵活动一次。在落实课程时政方面,结合我学科实际,开展全学科时政渗透研讨工作。学校还积极探索创新,结合实际家校社联动开发了行走的时政课程。例如,走进陕鼓集团,寻找劳模精神;走进军营,挖掘红色基因;走进航天基地,播撒科技梦想种子等,共计8次行走的时政第三课堂。此外,学校依托主阵地建设结合节庆日、纪念日开发了“我们的节日”系列课程,引导学生积淀文化基因、了解国情、传承红色血脉,从而正心笃行、润心尚德。3.建构三级课程体系,促进高质内涵发展学校以三个课堂建设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立足第一课堂,落实教学常规,强化教学管理,以教学研讨、专家引领、名师指导、课堂展示为手段向40分钟要质量,打造“陕鼓好课堂”。邀请陕西省特级教师张敏仓、高新28小郑跃进名师+研修共同体来校开展主题研讨活动,推动学校常规管理逐步规范,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第二课堂方面,学校依托社团活动、课后服务等平台,开展了腰鼓、花样跳绳、足球、篮球等23个社团,助力学生多元个性发展。第三课堂建设注重社会实践,结合本地特色及学生年龄特点开发《大秦岭》《美丽田园》《花语》《数学实践》《英语与中华传统文化》等校本课程,引导学生感知、理解生活,通过跨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在知识中获取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4.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体育教育方面我们和学生一直坚持晨跑活动。中高年级学生从最初跑个三四百米就气喘吁吁,如今已能轻松跑完1公里。在日常体育锻炼和体育课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举办了运动会、三跳比赛、次亲子运动会、队列队形比赛、课间操展示活动等体育赛事激发学生热爱体育锻炼。在艺术教育方面,我们在确保课时不被挤占和社团活动的基础上,积极为学生搭建艺术展示平台。像举办六一、元旦文艺汇演,开展学生艺术作品展、课桌操比赛、运动会开幕式艺术展等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我校联合区人民剧团开展的“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活起来”活动,先后转载于《学习强国》、《西安发布》、《原点新闻》等多家媒体平台。乐器合奏《雪域踢踏》荣获市艺术节三等奖,舞蹈《卓玛》或区级艺术节三等奖。在劳动教育方面,我们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年级,每月开展一次劳动实践活动,这一校本课程体系已渐成体系。在健康教育方面,我们既重视学生个案辅导,又邀请专家开展了三次群体性心理辅导,举办了两次法制教育活动。在科技教育方面,举办了一次科技节,邀请西安市科学技术馆及西安邮电大学,开展了以“光的变化”为主题的科技探索之旅。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构建“幸福教育”平台学校通过领导推门听课、评课,以及校领导包教研组的方式,持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面对新教材改革的趋势,学校以“请进来、走出去、搭台子、铺路子”等形式为教师提供学习空间,借助青蓝工程、小团队建设等搭建平台。一年来,参加省市级培训45人次,区级培训100余人次,邀请区外郑跃进、张敏仓、周润欣、宋剑秋、段钗曼等6位专家来校指导。学校举办微型课、观摩课、公开课等示范教学80余人次,促进教学相长,实现提质增效。三级三类教师建设方面,一年来培养市级教学能手1名,区级骨干教师5名,其中市级教学能手田园老师在临潼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送课下乡活动中多次为兄弟学校送教,陈丹老师在思政课大练兵中荣获区级一等奖,两名教师目前正在区级名师+工作室学习,期待他们在名师的指导下收获新的成就。6.优化教学方法,营造“快乐成长”空间(1)落实“双减”,创新作业形式。开展特色作业评比活动,精美的数学小报,漂亮的思维导图,美丽的语文插头,精致的名言书签等将作业融趣味性、实践性、人文性于一体,真正地为学生的快乐成长赋能。(2)无纸笔测试,在快乐中收获。我校一二年级教师群策群力,根据学科课程相应要求,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精心筹备了一场层层攻破、活泼有趣的无纸笔测试,让学生在参与中成长,在快乐中收获。(3)创新教育评价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借助“美德少年”、“三好学生”等评比活动,引导学生向善而行;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周游园活动,引导学生向上而生;引进家长第三方评价,拓展学生评价的渠道。7.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目标:(1)学生评价体系不完善,学校虽然有德、智、体、美全方位的评价,可主要集中于结果性评价,缺乏过程性评价。下一步学校将积极采用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努力程度等信息,以此促进评价体系的完善。(2)学校特色品牌不够鲜明,虽有23个社团且取得一定成效,但特色不突出。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学校特色,挖掘受学生喜爱、评价高的项目,守正创新,融入文化艺术元素,创新社团活动形式,使特色项目覆盖全体学生,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3)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短板,学生近视率不降反升。接下来,我们将积极探索课间15分钟体育特色教育,改革体育课教学。增加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充分利用课间开展活动;丰富体育活动内容,如跳绳、健身操等;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从而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缓解“小眼镜”“小胖墩”问题。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以落实好教学五环节为抓手,强化高校课堂构建工作。2.落实对新岗教师的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3.继续执行教师教学行为检评制度和早读检评制度。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5.继续落实和完善学科教研组的实体地位。三、存在问题1、办学经费紧张,压缩开资,勤俭节约。2.健全骨干引领体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为教师专业成长(特别是薄弱学科)提供各种平台。鼓励、激励教师参与各种教学技能比赛。成立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名师”队伍,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整体提升。3.提升质量立校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提升质量措施,认真落实教学目标,加大学期、学年的教学质量总结反馈力度。加强教学全过程管理,重视教师备课(备教材、备学生),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务处加强薄弱学科的督查力度,争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四、今后工作打算在教育改革大形势下,在“名校+”等工程的引领下,我校面临巨大挑战和机遇。怎样在教育变革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办出我校特色,突出亮点,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落实新政,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打好基础,积极向名校学习,拓展办学思路。一年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这也是我们面对新课改的刚刚起步,面对2035教育强国建设这一使命我们深感责任在肩,任重而道远。前路漫漫亦灿灿,我们自当乘风破浪、策马扬鞭,笃行步步亦驱驱,我们更当“幸福教育”志当远,不用扬鞭自奋蹄。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