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推进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参与拟订全市能源和能源化工行业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组织开展全市电力行业管理、电力市场监管、电力设施、电能保护及全市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管理的事务性工作。开展全市能源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指导工作。开展能源发展改革方面信息的收集、编辑、及对外宣传。研究能源发展改革战略、规划、政策和重点、热点问题。参与协调保障能源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 | |
住所 | 榆林市高新区建业大道同心楼 | |
法定代表人 | 冯鹏军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万元 | 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推进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工作如下。一、学习开展情况2024年以来,按照委机关党建工作要求,我中心狠抓政治理论学习,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重点学习了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积极参加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及委里组织的各类党建活动,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二、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能化中心全体干部把握机遇、开拓进取,推动能源化工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打开了新局面。(一)能源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一是全面加强统筹调度,签订电煤中长期合同3.02亿吨,圆满完成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任务。二是加快释放煤炭优质产能,积极推动红墩界煤矿核准获批,上报古城一号煤矿核准请示,大海则、巴拉素煤矿建成投产,赵石畔、可可盖、海测滩、黄蒿界、海则滩等煤矿建设有序推进,申报海测滩等一批产能储备煤矿。三是积极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开工建设榆37储气库,雷龙湾储气库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具备开工条件。四是持续完善顶层设计,起草《关于规范榆林市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通知》,与企业协调用气指标,积极推进榆阳至靖边、锦界至榆阳等天然气管线建设。(二)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铺开。一是政策规划持续完善,起草并报市政府印发《支持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发展的政策措施(试行)》、《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共同推进能源气象服务保障战略合作协议>实施方案》,研究形成榆林创新院二期建设的研判意见,研究起草了《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三年行动方案》、并经多次修改完善,正在修订《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中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二是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取得阶段成效,建成4个实验室,在建5个实验室,由其牵头组建的陕西省能源清洁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能源陕西实验室获陕西省批复,正在组建唐军旺、陈忠伟为代表的院士工作站,锌溴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三)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委托第三方编制精细化工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精细化工产业发展思路、空间布局、目标任务。二是全力推动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组织开展民营企业三进一带等活动,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投资精细化工产业。三是项目建设持续加快,建成陕煤50万吨/年DMC工程、探微日新碳五深加工等项目,陕煤二期、国能榆林化工20万吨/年PGA等项目开工建设,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取得核准变更批复、场平开工。(四)清洁取暖工作扎实推进。把清洁取暖工作列入全市十大民生实事,全年累计投资4.3亿元,完成中心城区、各县城及城乡结合部3.2万户群众散煤取暖替代。截至目前,全市已超额完成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任务,累计完成清洁取暖改造21.8832万户,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5万户。县城清洁取暖率基本达100%,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达71%。2023年和2024年,经国家四部委现场核验,我市均被评为最高等级“A”级(优秀)。(五)氢能全产业链加快布局。一是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完成《榆林市打造氢能产业示范区政策措施》修订,正在制定实施细则;委托专业机构编制《榆林氢能规划2025-2030》。二是制储输用全链条不断完善,榆林零碳产业园氢能(制氢)示范项目开工,榆林创新院150吨/年氢化镁中试项目10月份具备开车条件,陕西氢能6千瓦级国内首台套固体氧化物电池电堆产品下线,陕西氢能公司20辆氢能重卡常态化示范运行、累计行驶里程22.96万公里,陕蒙输氢管道(一期)项目和陕西氢能公司3GW新能源制氢项目可研报告即将完成。三是煤化工与氢能耦合示范迈出实质步伐,国能榆林化工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顺利产出氢气。三、取得的主要收益(一)关于保障能源安全。全年生产原煤6.2亿吨、同比增长2.6%,原油1052.6万吨、与往年基本持平,天然气241亿方、同比增长5%,初级形态塑料601.6万吨、同比增长3.2%,乙二醇273.9万吨、同比增长32.3%。(二)关于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一是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加快建设,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公辅配套项目即将投运,引进8个中试项目和3个产业化项目、总投资5.93亿元。二是科教融合基地持续推进,国科大能源学院榆林科教融合基地已累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23名、本科生558名。(三)关于氢能产业。成功举办第二届西部氢能博览会。参会嘉宾和客商3000多名,观展人数近4万人次,大会共推动签约项目27个,总投资额120.1亿元,其中榆林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额85亿元。(四)关于清洁取暖改造。分三批下达了2024年户用清洁取暖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建筑节能、集中供热、公共机构改造及新能源试点6大类改造任务。项目总投资49004.7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1645.76万元,市级资金4850.63万元。县级配套11275.45万元,社会资本21232.89万元。(五)关于能化项目建设。大海则、巴拉素煤矿及神信电厂等建成投产,陕煤二期、中煤二期、榆能横山电厂二期等开工建设。全市103个重点能源化工项目全年完成投资837亿元,占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的60%。四、存在的问题(一)学习深度不够。对党的先进理论在学懂弄通做实上还有很大差距,学习理论时间较少,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还有一定差距。(二)研究问题不够深入。工作中,面对新形势、新环境下对能源化工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真正静下心来系统分析能源化工发展现状、统筹谋划重大项目建设投入的精力不足。(三)创新亮点不够突出。工作上过于满足现状,习惯用传统的经验做法指导工作,开拓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在工作上创新亮点不够突出。五、整改措施(一)强化队伍建设。组织业务培训,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把学习成效、工作成效、量化任务等纳入考核。(二)加强业务本领、创新开展工作。要真抓实干,注重对能源化工、氢能、新能源、储能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抓住工作重点,创造性地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三)开拓创新,推进能源化工高质量发展。紧扣能源发展的主要矛盾变化,密切关注世情国情省情,聚焦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部署,以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为引领,协同推进能源低碳转型与保障供给,做强做优现代能源产业集群,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六、2025年工作计划坚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一是推动古城一号取得核准批复,红墩界煤矿开工,加快赵石畔、可可盖、海测滩、黄蒿界、海则滩等煤矿建设进度,海测滩等产能储备煤矿获批,力争2025年煤炭产量达到6.4亿吨。二是强化电煤保供责任,确保完成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任务。三是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协调长庆、冀东、中石化、中联、延长等上游生产企业,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建成延长靖边原油储备库,力争2025年原油产量达到1100万吨、天然气产量达到250亿方。全力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一是严格落实《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三年行动方案》,精心组织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季度推进会,抓紧、抓细、抓实各项任务清单,扎实推进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二是加快打造以榆林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院为龙头的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引进培养一批“高精尖缺”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争取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中心、国家化工减碳技术中心落地榆林。三是确定榆林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院二期建设方案,推动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力争年内开工建设。聚力推进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做优做强基础化工产业,推动榆能120万吨/年煤制芳烃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开工建设兴化异地搬迁升级改造等项目,加快建设陕煤二期、中煤二期等项目,建成凯越煤化50万吨/年甲醇制乙醇等重大项目。二是积极推进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坚持用煤先取油,开展大型富油煤分质利用示范,推进煤炭分质利用制高端化学品,推动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实质性开工建设,推动延长煤制清洁燃料项目、山东能源煤炭清洁高效转化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四)持续巩固清洁取暖试点成果。不断完善清洁取暖长效运营机制,加强清洁能源保障,稳妥推进“一环两带”等精品工程,持续巩固榆林中心城区和县城散煤清零成果,不断提高清洁取暖运行补贴发放效率,深入探索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清洁取暖模式。(五)着力打造氢能产业集群。一是市域统筹、整合氢气资源和应用场景,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抓好《榆林氢能规划2025-2030》各项目标任务落实,为打造氢能产业集群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加快推动示范项目,推动神木双翼3.6万吨/年兰炭尾气提氢项目开工建设,持续推进陕蒙输氢管道(一期)项目和陕氢公司3GW新能源制氢项目前期工作。三是推动榆横氢能产业园开工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