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县自然资源局寺仙自然资源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本辖区内国土资源的统一管理工作和国土资源非法案件的查处和上报工作。 | |
住所 | 富县寺仙镇正街 | |
法定代表人 | 李博 | |
开办资金 | 1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富县自然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6万元 | 1.7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富县自然资源局寺仙自然资源所.公益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2024年,寺仙所持续深入开展理论学习活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所人员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履行责任,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2.加强耕地保护,严守耕地红线。根据2023年变更调查数据,寺仙辖区内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0770.12亩,现状耕地面积18681.35亩。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我所建立健全动态巡查责任机制,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基本农田保护区、城镇项目用地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全面的巡回检查。认真开展了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核查整改、土地变更调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工作,对新增建设用地的位置、面积、使用情况进行了核查。截至目前共开展动态巡查80余次,出动工作人员180余人次,车辆180余次。切实做到对违法违规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早处置。建立完善预防和部门联动的长效机制。3.加强地灾防治,确保安全度汛。一是编制了寺仙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发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白卡、地质灾害防治避险明白卡,建立健全台账管理等工作。二是落实巡查预防。为了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以人民为中心,采取多措并举,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寺仙工作实际,对辖区范围内兴民石料厂、420瓦斯风井口等重点部位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动态巡查排查工作,截至目前寺仙辖区内各处均无异常情况。4.加强执法检查,降低违法比例。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对用地政策不了解的情况下,甲方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的通知进场进行挤密桩试验,在未经审批的土地上进行施工作业,我所人员及时发现,及时制止,下发了违法行为停工通知书同时传达了临时用地办理材料清单,积极帮助该公司收集材料,办理临时用地备案手续,及时纠正了该公司的违法行为,有力地支持了辖区内企业项目落地发展。5.广泛听取意见,做好镇域规划。经济建设,规划先行,为编制完成寺仙镇2020——2035国土空间规划,在寺仙镇党委的指导下,我所工作人员广泛征求辖区内干部群众意见建议,积极对接协调沟通,于2024年4月,会同镇党委主要领导在县自然资源局对寺仙镇2020—2035国土空间规划方案进行了初步审议。6.依法登记办证,推动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2024年3月,寺仙镇第一批次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证书已发放至村民手中,第一批次共发放证书2069册,因打印文本错误问题退回7册。2024年8月份,第二批84本不动产登记证书已发放至群众手中,未收到反馈存在错误问题。第三批次12本不动产登记证书已发放至群众手中,未收到反馈存在错误问题。7.扎实推进乱占耕地建房摸排工作。寺仙镇下发补充摸排图斑119个,经实地核查逐一对119个图斑进行重新摸底、审核。摸排情况不纳入的图斑为69个图斑面积359705平方米。其中住宅类图斑有42个,图斑面积314627.3平方米,非住宅类图斑有27个,图斑面积45077.7平方米。已纳入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的图斑50个,面积230755.4平方米,其中住宅类的43个面积为219483.9平方米,非住宅类房屋图斑6个面积为6104.7方米,其住宅及非住宅类图斑1个,太平村现头小组广场及村民住宅5166.8平方米。(二)特色亮点工作1.优化营商环境,做好用地保障。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项目选址落地寺仙,截至目前,我所共办理出具临时用地初审意见5起。一是办理临时使用富县寺仙镇桃园村0.2851公顷的集体用地,用于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项目施工推料场。二是办理临时使用富县寺仙镇桃园行政村、寺仙行政村,占地3.6159公顷,用于满足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原乡村道路拆除后临时修建围绕围墙的临时施工便道供村民通行需要。三是办理临时使用富县寺仙镇桃园行政村、寺仙行政村,占地15.0022公顷,用于满足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现场建设及管理人员生活、材料加工、临时堆土等生产生活需要。四是办理临时使用富县寺仙镇寺仙行政村,占地0.996公顷,用于满足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1号拌合站。五是办理临时使用富县寺仙镇寺仙行政村,占地2.0138公顷,用于满足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富县寺仙镇混凝土搅拌站。2.切实服务群众,真心为民办事。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升群众法治意识。我所全体人员积极利用“4.22”地球日、“5.12”抗灾减灾日、“6.25”土地日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发放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常识宣传册和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手册,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自然资源法规常识,切实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二是加强用地管控,加强群众用地指导。上半年,在接待审理群众用地申请方面,如南道德群众申请硬化果园收落地果、半坡塬群众计划修建养殖场、查家塬计划修建广场等涉及用地方面,我所干部积极主动上门开展地类核查,切实厘清地类性质,为群众出具选址建议,有效阻止了群众盲目投资盲目修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三是强化服务意识,提升群众满意度。我所建立首问责任制度,即群众来我所办事,接受询问的工作人员即为首问责任人,首问责任人要热情接待来办事群众,不可不理不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属于职责范围的,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不能当场办理的,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告知或引导来访人到具体承办该业务的经办处,通过该项制度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来访群众的满意度。3.加强耕地保护,扎实推进卫片图斑举证工作。一是按照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要求,实行责任到田,积极落实“五包”责任制,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承诺耕种图斑举证兑现。寺仙所配合镇党委政府,协助农户制定科学耕种计划,抓住播种关键环节,确保农作物能够在适宜的时间播种,保障承诺地块全部能“出土见苗”,截至2024年5月31日,寺仙辖区内种植图斑均已“出土见苗”并顺利通过验收。二是2024年督察反馈增减挂钩和补充耕地问题整改。寺仙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总面积1469.81亩,我所工作人员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配合三方公司积极工作,与寺仙镇12个行政村最终签订合同面积1079.47亩,未签订面积390.34亩。目前补贴资金已全部到位并完成发放。三是扎实做好2024年度耕地疑似变化图斑核查整改工作。截止11月底,寺仙辖区内共下发耕地疑似变化图斑52个,我所已全部完成举证,其中陕北-安徽±800千伏项目用地及线路用地图斑23个。撂荒未种植图斑12个,五年以上树龄图斑7个正常种植未变化图斑4个。已修建非农化图斑5个,实地无法种植图斑1个。我所积极对接镇政府、村委会开展撂荒图斑复耕整改工作,计划12月中旬全部完成整改工作。三、2025年工作思路及主要措施(一)强化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1.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一是加强对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的保护,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建立耕地保护动态监测系统,对耕地的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二是开展耕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耕地保护的意识。通过举办宣传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媒体宣传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相关政策法规,2025年计划利用“4.22、6.25”等宣传日开展至少3场宣传活动。三是加强对永久基本农田的特殊保护,对辖区内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建立健全保护制度,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定期巡查,确保保护措施落实到位。2.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一是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督管理,定期对矿山企业进行检查,督促企业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进行生产,严厉打击无证开采、越界开采、私挖盗采等违法违规行为。2025年计划开展至少4次矿产资源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二是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鼓励矿山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减少对环境的影响。3.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是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对辖区内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和评估,建立地质灾害隐患台账。二是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防体系建设,完善监测网络。积极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加强队伍建设与内部管理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制定干部培训计划,积极组织干部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政治理论、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二是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干部的日常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奖惩、培训等挂钩,激励干部积极工作、勇于担当。三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2.强化内部管理。一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加强对内部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二是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