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紫阳县阳光学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残疾儿童、少年康复训练·指导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教学、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培训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师资·提出全县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 |
住所 | 陕西省紫阳县城关镇新桃村 | |
法定代表人 | 朱付成 | |
开办资金 | 4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紫阳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13.78万元 | 500.8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10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举办单位。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常态化组织教学培训。学校制定教师提升计划,积极组织带领全体教师先后到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望城校区)、宝鸡市眉县特殊教育学校交流学习,学习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基本功、教育教学管理、班级管理等。2024年组织10名教师前往南京、西安、商洛、宝鸡等地参加融合教育、培智教材新课标培训、送教上门管理、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等专题培训,全面提升教师对特殊教育教学及管理水平。(二)承办培训与交流活动。在县教体局和县师训教研中心大力支持下,我校3月份、9月份两次高质量承办了全县送教上门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培训;4月份与汉阴县阳光学校开展了校际教学交流活动,11月份,在安康市特殊教育集团牵头下,市阳光学校深入我校围绕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课堂教学、开展组团式交流帮扶活动,并形成互动帮扶长效机制。(三)教研教改深入推进。认真组织教研教改,从秋季学期开始确定每周三开展教研活动,分别由不同的教师来进行主持。定期举行校内新教师汇报课、全体教师公开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全体教师听课后集中研讨。除校内积极研讨外,我校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为我校青年教师提供成长的平台。(四)搭建教育实践基地。本学年,我校持续积极和县职业教育中心联手共建职教中心社会实践基地。每月职教中心美容美发班定期来校为学生义务理发。与紫阳县幼儿园持续开展党建引领帮扶活动,县幼儿园教共体每周四定期到我们开展音乐、美术类送教活动。我校与紫阳小学、紫阳县民办托管机构等教育单位积极开展融合实践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五)开展文体主题活动。每周挑选身体条件许可的少先队员轮流升旗、有一定表达能力的特殊儿童做国旗下演讲、言语功能良好且有一定记忆能力的特殊儿童领诵古诗,在规则意识养成的同时厚植爱国情怀。通过长时间的坚持,我校升旗仪式已形成良好氛围,全校师生能自觉、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以传统节日或重大活动为契机,引导特殊儿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感受节日氛围、掌握吃粽子的基本生活技能,2024年,我校先后开展端午包粽子、中秋节赏月活动等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文化节、培智学生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六)完善校园设施建设。积极拓展资源,争取社会资助50余万元,用于优化校园环境。新建学生舞台,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极大增强特殊学生的自信心。(七)保障校园安全稳定。我校学生均残疾儿童少年等特殊群体,为切实保障学生学习生活安全,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各项安全制度预案;和县中医院达成绿色通道协议,为我校特殊儿童提供快捷高效的就医系统。开展防火、疏散、防震等安全演练,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定期进行安全排查,及时完成隐患整治。结合本校实际,我校制定严格的学生监管制度,教师课间认真做好学生监管工作,值班教师24小时驻校,校委会成员及值周领导手机24小时不关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普惠教育成效显著。作为区域特殊教育核心力量,学校面向全县及周边县域招收了52名适龄残疾儿童,构建“9年级段学籍管理+双班制教学”的创新模式。根据智力水平与年龄特征科学分设两个教学班,实现100%适龄残障儿童教育覆盖,填补区域特殊教育空白。(二)精准教学体系成型。创新打造“阳光课程矩阵”:通过“阳光超市”实践课程培养生活技能,“阳光超市”情景教学提升社会适应力,开展多类特色实践课堂,形成“生活化+社会化”教学特色。与紫阳小学、城关镇中心小学等普校共建融合教育,组织学生参与4场校级艺术节、运动会,实现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机衔接。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学生残疾程度参差不齐,不便于学校统一管理和质量提升,专业教师配备不足。(二)改进措施:规范招生工作,根据适龄残疾儿童就学需求,按照入学评估标准,仔细甄选,进行科学招生,切实解决智残儿童的入学需求。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健全各种学习制度,与时俱进,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和撰写心得体会,开展全体教师参加的师德演讲活动。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教研活动,培养三级三类骨干教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继续让教师们走出校门,走进名师课堂,亲身感受专家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精髓,继续请名师专家到校传经送宝。(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融合教育与个别化教学。深入推进“一生一案”。各学科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残疾程度,结合上学期末评估情况,以班级为单位,因人而异,科学制定出相对合理的“一人一案”学期学习生活培养目标,经学校逐个审定同意后作为学科教师编写教案和校领导听课评课教学诊断的重要依据,教师每月对照一人一案目标及时做好自查纠偏,努力让每一名学生每学期都有一点小进步。(三)保障教育质量与公平。坚持质量为本,推进融合教育,努力把每一名学生培养得更好。坚持精准资助,持续抓好教育扶贫工程。全校所有学生应助尽助,五类学生关爱包联工作形成阳光学校品牌。完善资助系统,重点抓好学籍管理及各种资助平台建设的日常维护和各类数据比对及数据更新。加强学生关爱,定期开展家访活动,加强五类包联学生关爱,夯实包联措施,确保符合条件的适龄残疾子女按时上好学,一个不辍学。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本年度因政府补助增加,引起净资产期末余额较开办资金增加超过20%,待年度报告结束后,按程序及时申请开办资金变更登记。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