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协调服务中心

榆林市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协调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7 07:44
单位名称 榆林市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协调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立足高端能源化工、统筹协调产业布局、服务榆林经济发展。监测分析国内外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态势,研究提出榆林市能源化工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的意见建议,协调指导各方加快推进榆林市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青山东路1号市政府1号楼
法定代表人 杭磊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02万元 17.51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协调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政府办公室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内容(一)党纪学习教育落实落地。按照市政府办公室机关党组安排部署,我中心认真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制定了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坚持逐章逐条、联系实际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认真掌握新旧《条例》变化,举一反三,活学活用,通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持续提升中心干部作风能力。设立了党纪学习教育学习园地,每周更新学习内容。(二)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全面推进。2024年2月29日,省委、省政府在榆林召开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部署会,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一年来,我中心牵头组织召开了示范区创建季度推进会、中国科学院能源技术与企业需求对接会等多次专题会议,参与起草《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推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全年共立项能源革命科技专项32项,建成2个外籍院士工作站,获批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建成兆瓦级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测试诊断平台,成功转化基于原创性风能热利用技术新型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技术,正在推动低温氨分解制氢技术等在榆转化,顺利完成煤基热气机专用燃料单管试验等研究;实质化启动运行能源陕西实验室,积极争取化工减碳、CCUS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落地榆林。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建成9500平方米的研发办公楼、3.1万平方米的中试基地标准化厂房,引进新能源、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领域总投资5.92亿元的13个中试及产业化示范项目,其中千吨级乙醇制乙烯、150吨/年氢化镁、千吨级煤基乙醇和苯制乙苯3个中试项目主体装置建成。(三)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严把项目“入口关”,扎实推进能化项目入园研判工作,全年累计研判项目15个,其中入园11个,总投资314.58亿元。按照“一项目一专班”,定期调度,专班推进,陕煤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深加工工程项目环评、国能神华榆林煤炭综合利用核准变更等项目的核心手续获批。“4+8+N”重大能化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陕煤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深加工工程开工建设,国能神华榆林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场平开工,榆林煤制清洁燃料升级示范项目、榆能煤炭清洁转化制百万吨级芳烃及聚酯纤维一体化项目可研编制完成,榆林佰嘉瑞120万吨甲醛及其下游产品一期工程、龙华煤炭分级分质清洁高效综合利用2个项目部分装置建成中交,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延长石油榆横甲醇醋酸深加工、榆能100万吨/年高端化学品及新材料3个项目加快建设。馥馨特精细化工、恒神2万吨/年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中化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一批精细化工项目开工建设,陕西探微日新5万吨/年碳五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陕西欣晟绿能二氧化碳乙烷耦合羟基一体化项目等6个精细化工项目建成。(四)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工作有序推进。坚持重点重抓,以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为牵引,明确了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发展方向和重点工作任务;榆林牵头的榆鄂宁现代煤化工集群列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以此为契机加快推动榆林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发展,实现榆林与鄂尔多斯、宁东基地产业协同。坚持高位推动,统筹谋划现代煤化工产业链上下游工作,编制了《榆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规划》,正在编制《榆林市精细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坚持专班推进,围绕产业链上下游重点项目,坚持每周调度,全过程跟踪解决堵点和难点,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二、取得主要效益2024年召开重点项目月度推进会11次,确定事项136项,全力解决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4+8+N”重大能化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千亿级项目全年开工建设1个,场平开工1个,可研编制完成2个;百亿级项目全年部分装置建成中交2个,加快建设3个;精细化工项目全年建成6个,开工建设一批。积极外出招商,参加链博会、丝博会、榆林-长三角现代煤化工产业链招商、榆林-环渤海湾“双招双引”推介会等活动,专题推介榆林现代煤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情况,招引落地一批精细化工项目。积极开展民营企业“三进一带”活动,组织4期民营企业家走进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12户企业有意向参与相关成果转化项目,涉及资金6亿余元;在浙江大学举办了能源化工等3个行业民营企业家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160余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组织40余户民营企业走进现代煤化工和制造业产业链。常态化向市政府、市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指挥部报告能化产业发展态势、重大项目进展等情况,累计报送能化产业发展态势周报35期、重大项目进展情况42期。总体上,我中心年基本完成了年初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学习还需持续加强。当前高端能源化工是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双碳目标下,国家、省上连续出台了相关政策,为该产业发展提供了方向和目标,鉴于相关政策出台较为密集且专业性强,我中心在组织工作人员对新政策学习不够及时、不够充分,在政策的学习上还需要下功夫。(二)主动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中心本着服务项目就是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初心,主动服务项目业主、主动解决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绝大部分项目业主的肯定,但是在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背景下,深入基层一线还不够,了解问题不够及时,主动服务项目的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四、整改措施我中心将坚决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各项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建设榆林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目标,认真抓好煤化工产业“三化”发展、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重大能化项目协调调度、能化产业发展态势分析等重点工作,在学深悟透、狠抓落实、服务保障上下功夫求实效,努力推动榆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建立健全日常学习和管理制度,强化我中心对能源化工相关政策学习和理解落实能力,更好的服务项目推动。全面提升服务意识,深入基层企业、园区尽心尽力、积极主动为项目落地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加强与各工作部门的联系,提高各单位间的协作能力,合力推进项目手续办理。五、下一年度计划2025年,我们将按照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1334”建设思路和现代煤化工产业“12363”发展思路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统筹推进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示范区建设融合西安区域科创中心,落实《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各项工作任务。持续推进“三基地”建设,推动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等工作进入新阶段,力争国家级化工减碳技术创新中心、CCUS技术创新中心年内落地榆林,甲醇石脑油耦合制烯烃等一批多能融合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低温氨分解制氢等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在榆落地转化;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实质性投入运营,150吨/年氢化镁等中试及产业化项目开车运行,1000吨/年环氧氯丙烷合成等中试项目主体建成;国科大能源学院榆林科教融合基地人才培养作用愈加凸显,联合培养研究生、本科生规模不断增长。(二)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持之以恒抓项目调度,全力推进“4+8+N”项目建设,千亿级项目方面,陕煤二期项目进入全面加快建设,国能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实质性开工建设,延长榆林煤制清洁燃料、榆能煤制芳烃等项目纳入国家相关规划;百亿级项目方面,建成投产佰嘉瑞120万吨甲醛下游、延长50万吨甲醇制乙醇、龙华煤炭分级分质利用3个项目,加快中煤二期、榆能高端化学品新材料、延长乙醇醋酸下游3个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兴化异地升级改造、榆能环氧树脂一期、未来能源高温费托等4个项目;精细化工项目方面,建成中化学2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欣晟绿能二氧化碳乙烷耦合等项目,开工艾克莱特催化剂抗氧剂、亚培烯聚α-烯烃等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积极引导国能、中煤、陕煤等龙头企业向产业链中下游延伸和大宗化工产品就地转化,全力打造千亿级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三)抓好现代煤化工产业链“链长制”工作。以榆林牵头的榆鄂宁现代煤化工集群建设为主要抓手,统筹谋划现代煤化工产业链上下游工作,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打造好榆横工业区、榆神工业区、神木锦界工业园、靖边经开区4个重点化工园区。进一步加大与部门、园区、县区的协调力度,充分调动各类要素资源,破解瓶颈制约,持续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延伸发展。积极对接中国科学院、高校等有关科研院所,探索建立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精准对接技术需求的常态化机制,畅通企业与科研机构沟通、交流渠道,推动开展“订单式”研发和“投放式”创新,引导企业走进现代煤化工和制造业产业链的下游和终端。(四)扎实开展日常业务工作。全力做好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室安排的各项工作。加强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持续提升协调项目、服务项目的能力。继续严把项目准入关,聘请专业第三方机构做好能化项目入园研判工作,避免已淘汰的、落后的产能进入园区和低水平项目重复建设。发挥“两重点一重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联审、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动态调整等会议作用。高质量完成能化产业发展态势、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周报告,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深入国内一流的能源化工园区、企业调研学习,做好展会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工作,促进全市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