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安康市>
安康市财政国库支付中心
安康市财政国库支付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3 19:43
单位名称
安康市财政国库支付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库集中支付提供保障。预算单位财政直接支付业务和授权支付额度下达市本级各预算单位财政资金国库集中支付配合对预算单位实施预算执行日常管理协助建立和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各预算单位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预留印鉴卡设立支出总账和分类账管理系统相关会计换算和监督管理国库支付信息及时掌握资金动态市本级预算单位工资和津贴统一发放及数据审定负责市财政局信息网络建设工作
住所
安康市汉滨区大桥南路17号
法定代表人
石广修
开办资金
62.3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8.3万元
66.83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6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宗旨和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严格支付监督,完善预算执行监管体系。按照中省预算管理一体化要求,完善动态监控系统,确保数据的实时同步和共享。增加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监控模块,将85项中央转移支付项目资金纳入专项监控管理。监控平台系统处理预警数据16583条,涉及金额89.32亿元,其中红色预警1158条,涉及金额21.20亿元。线下报送中央转移支付监控疑点数据552条、“三公”经费监控疑点数据20条;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平台监控预警单认定并审核134条,涉及金额4.53亿元。针对发现的疑点和触发预警频次较高的问题,督促单位及时落实整改,并就整改结果适时开展追踪核查,确保财政资金的合规使用。(二)规范业务运行,提升预算资金效能。严格财政资金国库集中支付,进一步规范支付流程和审核行为,加强资金支付的源头监管。严格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人员台账”、市本级预算单位工资和津贴数据审核,推动预算执行工作效能,落实“三保”工作责任。配合开展部门预算编制、支付额度下达和年度部门决算,规范支出范围和会计资料管理。(三)强化服务保障,推进业务能力提升。加强对省和县(市、区)国库支付业务的联动交流,开展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资金运行动态监控等工作调研。牵头制订并印发《安康市财政云预算管理一体化国库集中支付内部操作规程》,对国库集中支付工作进行明晰和规范。对各预算单位在人员台账业务申报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制作操作小视频,直观、详细的讲解业务操作流程,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及时学习掌握各类资金管理最新政策要求,不断提升全体干部政治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四)加强信息数据管理,支撑核心业务系统应用。做好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业务保障,协助处理陕西“财政云”核心应用业务及系统问题2337个,处理系统新增、变更UKey和授权682个。按照省厅数据接口规范导出157张数据表,为部门工作需要提供数据支撑。强设备巡视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安全防护、修复漏洞补丁。分区域进行安全策略配置,开设“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宣传专栏”,跳转链接上级网站发布的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安康市财政局信息系统管理风险内部控制办法》《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网上信息发布审核制度,及时更新网站栏目,不断优化网站栏目设置,发稿806篇,收到依申请公开信息13件,网站留言34条,已全部回复。定期开展网站错敏字、栏目更新、外链、暗链、无效链接及个人隐私等问题排查。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办理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市本级231个预算单位和18个代编单位预算执行支付签章业务8569笔,涉及资金118.15亿元。人员台账纳入市本级218个行政事业预算单位22077人工资数据,完成257888人次工资变动审核业务,涉及资金13.47亿元。协助单位查询数据状态及异常凭证773笔,办理单位电子印章新增、变更、注销备案共802枚,处理客户端签章问题96个。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监控平台部分动态监控规则需要进一步优化设置。二是核心业务应用系统服务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本级预算单位业务操作人员更换频繁,工作效率和完成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与省、县(市、区)级之间的协同工作调研,梳理资金运行中各环节的风险点,适时修改完善监控规则,努力做到“精”监控、“准”拦截。二是加大工作人员技术培训、加强专业驻场工程师服务等措施,保障预算执行一体化业务应用系统稳定、安全、高效运行。三是进一步加强上门服务调研,多举措开展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操作人员工作效能。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推动支付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严格国库集中支付内部操作规程,健内控机制,规范岗位职责,落实审核责任,确保资金安全。(二)推动资金全流程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充分利用监控平台,推动开展专项监控,做好预测预警前置工作,加强业务培训、功能运用、上下联动,适时完善监控机制,优化监控规则,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三)推动财政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加快市级财政业务专网安全体系建设,做好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系统运维保障和局门户网站建设管理工作,加强技术支撑和财政数据协同融合、共享应用,助推我市数字政府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