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安康市香溪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安康市香溪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发布时间: 2025-04-03 19:27
单位名称 安康市香溪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香溪洞风景区建设管理提供保障。风景区内景物景点修建维护风景区内文物保护风景区经营管理和相关服务风景区护林防火和治安防范风景区自然生态保护风景区内建设和经营违规行为查处
住所 汉滨区程庄村香溪洞风景区内
法定代表人 朱峰
开办资金 3260万元
经济来源 经费自理
举办单位 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38.98万元 2487.0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推进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落地投资1.2亿元的香溪洞游乐园项目,于2月份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2200万元,同步修订完成香溪洞景区规划编制。持续推进香溪洞登山步道项目建设,目前二标段已全线贯通投入使用,一标段完成工程量的60%。香溪洞石窟群文物保护项目已经竣工,拟提请相关职能部门组织验收。通过策划包装项目,对景区闲置资产进行盘活,充分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二)优化管理服务,提升旅游品质。细化岗位工作职责,规范接待服务标准,严格执行全天保洁制度,对景区主要道路、公厕等区域实行专人负责制。加强景区核心旅游区绿化带管护,定期对“盆景园”内植物的修剪培育,在重要节假日对重要景点进行适当花卉布置装饰;配合林业部门持续开展松材线虫防治除治工作,强化松材线虫病的日常巡查、监测、登记、上报。投入220多人次对景区内绿地杂草进行拔除、修剪,组织职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4次,参与人数60多人次。开展环境综合整治9次,清理垮方600多立方,清理倒塌树木23颗,排除淤泥80多方,疏通排水沟及管道1120多米。回复办理“12345”工单50余件,办结率和满意率达100%。(三)强化安全管理,构建平安景区。一是巩固安全生产三年攻坚行动成果,扎实开展重大隐患排查工作。二是按照职能职责统筹开展好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逐级分解安全管理工作职责,推动安全责任制层层落实。三是防火期加强巡查力度和宣传频次,共制作悬挂防火横幅10条,发放宣传册500余份,出动宣传车50多趟次,范围扩大到周边乡镇。四是加大景区资源管控,对景区周边乱挖、乱葬、乱建、无手续盖房、破坏景观、破坏山体等违章违法行为及时查处。在四月七里香、槐花,八月桂花盛开季节,设立安装温馨提示牌,专门组建巡查人员进行全天候巡查,共计劝导、劝阻不文明采摘行为400余人次。五是积极配合林业、公安、交警、民政等部门,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重要节日实行设卡管理,进入景区车辆进行交通管制和例行检查,劝导市民文明祭祀,严格控制野外用火。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年接待游客162万人次,出动车辆宣传巡查128次,开展森林防火演练2次、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和综合整治活动16次,整改安全隐患70多处,制止纠违30起20余人次,无旅游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事件发生,无火情、旅游投诉等问题。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推介宣传活动弱化,景区知名度降低;二是资源闲置浪费,旅游业态单一;三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能力不足,缺乏创新。(二)改进措施:一是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级旅游推介活动,利用重要节点宣传推介景区;二是加大招商力度,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招纳有实力的旅游企业,丰富景区业态,增设参与性和娱乐性旅游项目;三是加强职工的业务能力的培训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灵活用人机制,把能干事想干事的同志安派到合适的岗位。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与市文旅局相关科室积极对接,争取市旅游专项资金支持,着力提升旅游景区质量管理水平,推进香溪洞景区高质量发展,力争在2025年创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二)加快香溪洞登山步道项目建设,力争年底完成建设任务。彻底改变旅游步道无法通行、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三)旅游接待、旅游安全、环境卫生、标识体系、游客服务、停车管理、旅游购物等方面服务质量。强化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礼节礼貌、仪容仪表、文明用语、微笑服务、服务技能等方面培训教育。(四)全力推进西安临潼管委会尚善顺其商贸有限公司在香溪洞景区投资开发森林康养项目,尽快签订合作协议,开工建设。(五)建立和完善项目建设“前置审批”程序、制度和规定,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加强与区、镇、村(社区)的交流沟通,建立资源管控机制、信息畅通共享机制、违法处置协调机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