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恒口示范区(试验区)恒口敬老院

恒口示范区(试验区)恒口敬老院

发布时间: 2025-04-03 19:08
单位名称 恒口示范区(试验区)恒口敬老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提供集中供养服务,促进敬老院事业的健康发展。贯彻执行国家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工作的法规和政策,供养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在满足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集中供养需求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养老对象开展日间照料服务。
住所 恒口镇小垱村一组
法定代表人 马少斌
开办资金 302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恒口示范区(试验区)管委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99.7万元 3093.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院在恒口示范区(试验区)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日常管理与医疗保健。加强日常护理工作,建立145份老人的健康档案,记录老人的基本健康信息、疾病史、体检报告等,并定期进行更新和完善。根据老年人的饮食特点和营养需求,每周更新菜品,保证一日三餐营养均衡、种类丰富,每天提供水果、牛奶等。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卫生,每天对房间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每周更换1次床上用品。全年为每位老人进行健康体检2次,体检率达到95%以上,及时处理在院老人问题。(二)文娱活动和员工培训。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组织开展重阳节歌舞大联欢、节日聚餐、生日宴等文娱活动8场次,参与老人1000余人次,为提升院中老人和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提高工作人员护理能今年共举办6次150人消防及护理知识培训,2人次省级护理培训。(三)安全管理和设施维护。每周定时检查床铺、桌椅、衣柜等家具的稳固性,确保无松动或损坏;测试照明设备、插座、开关等电气设施,杜绝安全隐患;检查门窗的密封性和锁具的可靠性,保障老人的隐私与安全。全年对公共区域、卫生间、户外设施检查60余次。安排2家专业维保公司对电梯、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确保老人生活环境的舒适和安全。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院现入住老人145人(其中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34人,贫困户11人)。全院共89名失能半失能老人,现有工作人员25名,通过集中供养,敬老院为五保老人提供了稳定的生活保障,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针对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老人,敬老院提供了专业的护理服务,有效缓解了社会压力,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辖区托管的农村特困供养对象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让入住人员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护理人员短缺,随着入住老人的增加,护理人员数量相对不足,导致部分老人的个性化需求未能得到及时满足。二是老人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心理辅导,部分老人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现有的心理辅导资源不能满足所有老人的需求。(二)改进措施。一是增加护理人员数量并提升专业素质,通过社会招聘招聘护理人员,以缓解人手不足的问题。同时,加强内部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组织护理技能、急救知识、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二是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重视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配备专职心理辅导师,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和干预。通过引入心理健康筛查工具,及时发现老人的心理问题,并制定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方案。同时,鼓励老人参与集体活动,增强其社会参与感和归属感。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完善分级照护体系,根据老年人身体机能状况,建立“自理-半自理-失能”三级照护体系,制定差异化服务标准。对自理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等服务;对半自理老人增加康复护理、心理疏导等服务;对失能老人提供24小时专业照护。(二)完善服务质量监管,建立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开展服务满意度调查。设立服务质量监督委员会,邀请老人家属参与监督。建立服务质量改进机制,及时解决服务中的问题。(三)继续完善敬老院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四)组织职工学习老年心理学、管理、护理知识,为院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