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安康市藏一角博物馆

安康市藏一角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5-04-03 19:05
单位名称 安康市藏一角博物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藏品<陈列/保管/研究>藏品对外开放和宣传教育征集接受民间藏品和文物捐赠
住所 安康市汉滨区香溪路28号
法定代表人 毛维维
开办资金 195.5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5.55万元 200.3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做好各类社教活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3场;举行中秋诗会、摄影展等品牌活动4场;传统节日文化宣传活动10场;流动博物馆进校园(社区)宣传2场;推出书画研学、瓦当拓印、手工制作、邮票设计等活动4场;举办夏令营研学实践活动2场。(二)开展多样化主题展览。在元旦、春节、学雷锋纪念日等节日,围绕主题推出线上展览14场次,微信公众号推文56期,展览资讯浏览量达4余万人次。联合安康市干休所、老年教育协会、摄影家协会等单位组织,策划举办最美夕阳红线下摄影展览,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观展需求。(三)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提取藏品特色文化元素,设计开发12款文创产品。以大龙邮票和展厅主题为元素,推出帆布包、套章、打卡折页;以十二生肖为元素,推出马克杯、印章、徽章、明信片;以馆藏字画为元素,推出“正清和”及“乡愁”折扇;以徐山林诗词作品作为元素,推出“幸会安康”书签与“四季”书签;以古代钱币为元素,推出开元通宝U盘。(四)推进藏品保护展陈改造提升项目。投入资金320万元,推进陈列展览提升项目、库房及资料室改造项目、藏品数字化保护项目。陈列展览采用现代展陈方式,展厅配备无辐射LED光源,以满足观众多样化的观展需求。文物库房实施预防性保护,藏品启动数字化保护及仿制,为藏品安全提供保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落实免费开放、社会教育、陈列展览、藏品征集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全年对外开放50天,接待观众0.9万余人次。开展社教活动25场,推出线下展览1个、线上展览14个,活动资讯网络浏览量达10余万人次。在《人民日报海外版》、陕西省文物局官网、《今日头条》等媒体推送报道稿件14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宣传力度不足,活动参与人数未达到预期值。二是场馆人员结构不合理,缺乏文博专业人才。(二)改进措施:一是利用电子显示屏、户外海报,公众号、官网、视频号进行广泛宣传,打造特色活动,丰富内容进行深度宣传。二是利用人才周转池引进专业化高层次人才,同时优化岗位分配,提升人岗适配度。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深入开展观众调查,提供优质公众服务。加强博物馆观众研究,深入开展观众调查,对观众信息进行采集与分析,从而实施服务质量标准化,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二)全面提升陈列品质,持续推出精品展览。策划推出邮票展、红色金融货币展、馆藏藏品系列展览及摄影展等。积极同高校、社会团体等深化合作,加大陈列展览与科技的融合力度,探索“互联网+”博物馆展览的新形式、新业态。(三)完善教育服务体系,持续打造教育品牌。加强博物馆教育与各项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推动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探索博物馆教育人力资源结构优化模式,促进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大力发展云教育,持续推出线上系列教育课程,建立完善的线上教育资源库。(四)打造藏一角文化IP,创建主客共享文化空间。分析识别藏一角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短板,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和有效的文化营销策略,提炼出具有鲜明特色且易于传播的文化符号或IP形象,增强IP的文化底蕴和吸引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