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安康市地震监测站

安康市地震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5-04-03 18:59
单位名称 安康市地震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保障。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报建筑物地震安全性评估地震科普知识宣传
住所 安康市高新区华泰路5号
法定代表人 张立峰
开办资金 7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3.38万元 63.2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扎实开展地震预报预警工作。严格落实震情会商制度,定期开展震情会商,上报周《定点观测资料异常零报告》《宏微观异常零报告》50余期、编发月《震情通报》12期,完成年中年度震情研究报告。制定《安康市地震监测站地震应急服务响应手册》,全力做好应急值班值守任务,认真落实震情值班制度,坚持24小时震情值班,完成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及两会等重要时段地震应急值班值守工作。(二)不断提升地震灾害防治水平。严格开展抗震设防备案工作。完成备案83项,组织各县(市、区)更新抗震设防信息数据,采集新建工程40项,加固工程105项。指导5个烈度Ⅶ度县(市、区)建立年度加固计划,计划157栋185户,现已完成151栋180户。组织各县(市、区)对重大工程、学校医院主要建设工程、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法定要求执行情况以及工业园区“标准地”区域性地震安全评价开展情况进行了抽查检查。检查学校17所、医院6处、50个一般建设工程、10个工业园区“标准地”,组织石泉县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现场监管检查,对3个县(市、区)地震安全监管检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三)持续加强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开展防震减灾宣传科普活动,组织县(市、区)地震工作机构通过报刊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介和演练讲座、现场科普等方式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汇编印刷《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汇集》1000本,设计印制宣传彩页10万份、折扇2500把、毛巾2500个、纸杯13万个。编发防震减灾宣传短信30万条,刊发稿件20余篇,现场集中宣传2次,开展知识讲座1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册),接受咨询4万余人次,参与群众达25万余人。接待群众约1200人次,发放防震减灾纪念品600余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展震情跟踪和地震应急服务工作,及时处置震情并形成会商意见,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维护了社会正常生活生产秩序。开展地震安全检查和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为保护市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地震安全保障。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地震预警覆盖面不高、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欠缺。二是防震减灾宣传力度不够,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中心宣传效应发挥不够。(二)改进措施:一是做好地震行业人才储备,强化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做好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推广。二是多渠道多方法宣传发挥安康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中心作用,营造浓厚的防震减灾社会氛围,深入推进防震减灾知识“六进”活动,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切实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不断加强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巩固拓展省市地震监测机构融合发展机制,健全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完善信息共享会商制度,强化震情跟踪,提高震情分析研判精准度。制定地震应急服务响应清单,推广手机地震预警功能应用,推动地震预警项目建设。(二)持续强化地震灾害防御水平。巩固提升中省三项试点成果,加快推广《安康市地震灾害风险普查评估与区划》和《安康市地震小区划》运用,严格执行抗震备案制度,大力推进抗震设防信息采集、地震安全监管检查等阶段工作深入开展,把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关。(三)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重大地震事件纪念日等重点时段,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六进”活动,扩大宣传覆盖面。坚持日常科普与应急宣传相统一、经常性科普与集中式科普相统一,利用安康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互动式、沉浸式宣传,激发公众兴趣,增强宣传效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