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洛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洛川县种子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组织、检查、指导农技推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开展土壤肥料、农业环境监测、种子、农村能源、蔬菜技术开发、服务、科技推广,宣传和培训;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 | |
住所 | 洛川县凤栖镇慈合村 | |
法定代表人 | 牛颖儒 | |
开办资金 | 132.2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洛川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6.68万元 | 50.9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4年主要业务完成情况:(一)土肥工作:培育沃土,夯实基础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方面,我们完成了以下工作:一是完成耕地质量、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全县共采集土样99个,并根据化验结果向农户发放施肥建议卡99份,为精准施肥提供了有力指导。二是实施田间试验示范4个,其中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试验1个、果树肥效对比试验2个及果树中微量元素肥料试验1个,撰写试验方案并总结形成试验报告,为今后的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完成县域内主要农作物农户施肥调查200户,其中涵盖了一般农户170户及新型经营主体30户。四是完成2个国家级、3个省控点耕地质量提升长期定位监测工作,全年监测7次,采集5个监测土样,并及时将监测数据录入系统,为耕地质量的持续监测和评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二)农环工作:绿色引领,生态先行农村沼气安全生产工作根据省市文件要求,我们深入开展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其间,我们对农村沼气工程安全运行及沼气设施进行摸底调查,并在3月、5月、6月、10月、11月对农村户用沼气池(现存33户)、大中型沼气池以及养殖小区沼气工程(现存10处)进行了细致的安全生产排查。业务人员实地查看,及时排除隐患,确保了全县农业有限空间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农业面源污染工作(1)废弃反光膜回收工作根据洛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的《洛川县农业生态资源保护三年行动(2023年—2025年)实施方案》(洛政办发202333号文件),我们全面开展了全县反光膜清理回收工作。(2)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根据陕西省2022年耕地土壤环境监测实施方案,我们制定了洛川县2024年耕地土壤环境监测实施方案。在此期间,我们与延安市能源办紧密合作,共同采集了4个省控点的土壤样品和4个省控点的农产品样品。(三)技术推广: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粮食生产工作(1)粮食播种面积完成情况今年,市下达我县粮食播种任务为18.2万亩,其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0.6万亩、大豆0.5万亩、玉米增密度6.5万亩。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我县实际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8.25万亩,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任务。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7.58万亩(含玉米增密度6.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0.6万亩),大豆播种面积0.51万亩,谷子播种面积0.1万亩,红薯播种面积0.06万亩。(2)油料播种面积完成情况在油料作物方面,市下达我县任务面积为800亩,实际完成油料作物播种870亩,占任务的108.8%。其中,2023年冬油菜播种570亩,2024年春季再播种油料作物300亩。2、粮油产量情况根据农技人员的实收测产评估,我县粮油产量情况如下:(1)2023年冬油菜产量:570亩冬油菜的平均亩产量达到了156公斤,总产量为88.92吨。(2)2024年春播油料产量:今年春季播种的300亩油葵(油料作物)平均亩产量达到了158公斤,总产量为47.4吨。(3)2024年秋粮产量:全县18.25万亩秋粮的平均亩产量624公斤(其中玉米平均亩产量为643公斤),总产量达到了11.39万吨,占市下达我县的粮食产量任务10.32万吨的110%。(四)种子管理:质量为本,保障生产1、春播种情调度工作我们积极指导种子经营单位做好种子的调运储备和市场投放工作,确保种子供应充足且有序,为春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2、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在旧县镇阿吾村,我们利用26亩耕地展示了10个玉米新品种及3个农作物特色资源品种(软糜子、硬糜子和弯把谷子,各占一亩)。通过展示期间的田间调查与数据分析,我们提出了2025年品种组合意见,为未来的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3、种子备案监督抽查情况全县165家种子门店备案365个品种(含蔬菜种子265个);我们检查了种子销售门店138个,抽查率83.6%;抽查主要农作物品种92个,抽查率92%;同时,我们监督扦样10个,四项指标均达标。在转基因检测方面,我们进行了157点次的检测,未发现转基因种子。二.取得效益1、设施农业建设成果今年市下达我县新建设施基地任务200亩,其中日光温室50亩,拱棚150亩,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县共新建设施大棚200亩,其中日光温室50亩,拱棚150亩,圆满完成市下达的建设任务。2、瓜菜及特色产业种植与发展情况;在瓜菜及特色产业方面,我们取得了显著成果。首先,瓜菜产业播种面积达到1.17万亩,产量2.7万吨、食用菌种植450万棒,产量0.03万吨,均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0%。此外,中药材产业种植面积450亩,产量70吨。花卉盆景培育8000余盆,多品类特色种植齐头并进,助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们还打造了农旅融合示范基地——黄连河香菇小镇,以及一个苹果废弃枝条生产食用菌集成与示范基地(黄连河生态林业有限责任公司),促进了乡村旅游与资源循环利用,提升经济效益。三、存在问题:正视挑战,砥砺前行1、农口工作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知识更新滞后,缺乏年轻力量和专业人才的注入;单位经费紧张,专项经费和政策支持的缺乏限制了工作的深入开展;2、技术推广人员队伍的建设与培训工作亟待加强;部分农民对新技术持保守态度,接受度有待提高;3、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程度仍然较低。四、整改措施1、强化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业务培训,联合高校、研究院开展调查研究,提升业务水平及吸收先进知识,学习网络、地区先进农业知识,因地制宜进行探索;加强人才引进,优化人员结构,加强队伍生命力。2、加大宣传推广。借助网络媒体,如抖音、快手等,利用农民的交互渠道,科普先进农业生产知识,推广普及新品种、新技术,带动学习农业知识氛围,形成农业学习新风尚;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导农民先进农业技巧,不定期开展线下推广会,邀请知名高校、新兴农业人才传播、交流农业知识。3、紧缩资金费用。建立资金使用清单,从职能、业务两方面控制资金使用;集思广益,听取工作人员建议,探索低资金使用体系。五、下一年工作计划1、加强党建:继续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质与思想觉悟,按时完成农业农村局党委安排的党建及理论学习工作任务,如学习强国、党费收缴和党员社区领任务等工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2、农耕精进:一是继续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加大科学施肥宣传和培训。二是推广玉米“一增三改一防”密植高产高效技术,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全面完成市下达我县的粮食生产任务。三是争取市蔬菜业务单位项目支持,完成市站及县上安排的蔬菜产业工作任务。四是积极探索发展洛河峡谷地带设施农业和特色产业。3、协同作战:加强各站室工作协调与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迈向新高度。4、加大宣传: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认识与接受度,让农业技术成为农民致富的“加速器”。5、强化培训:加强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建设与培训力度,提升专业素质与服务能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推广队伍。6、争取支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与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增加经费投入,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延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评为2024年度全市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作先进单位;被延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评为2024年度设施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先进单位;被陕西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站评为2024年度全省土肥工作先进单位;被延安市园艺站评为2024年度全市园艺工作先进单位;被洛川县农业农村局评为2024年度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