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洛川县> 洛川县殡葬服务中心

洛川县殡葬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3 16:35
单位名称 洛川县殡葬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供殡葬服务,推进殡葬改革。殡葬事务服务工作;殡葬法规政策宣传;教育和规劝违规殡葬行为。
住所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慈恩路
法定代表人 孙立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洛川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万元 10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相关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活动情况:截至2024年年底,我馆共计火化遗体14具。为方便群众,殡仪馆全年不休,实行昼夜服务,随时为丧属提供优质服务。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机构编制。2023年经局主要领导的多次协调,11月9日洛川县殡葬服务中心经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副科级建制,核定事业编制6名,11月20日洛川县殡仪馆正式投入使用,从根本解决了群众举办丧葬活动无固定地点的难题。2、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群众知晓率。殡葬服务中心成立以来,我们以省市县相关殡葬改革政策为依据,以多媒介宣传为抓手,以改变群众观念为出发点,采取多种方式,不断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一是坚持经常性宣传和重点宣传相结合,2023年11月我们邀请县融媒体记者为县殡仪馆拍摄了宣传片并在“洛川宣传”微信公众号发布“洛川县殡仪馆运营公告”。为群众开展丧葬活动提供了服务高、质量优的固定场所。二是今年3月份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弘扬文明殡葬新风”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殡葬改革法规、政策和推行火葬的重要意义,让广大群众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丧葬新风尚。截止目前,展出宣传版面3块,悬挂宣传标语2条,散发宣传资料1000余份,宣传群众2000余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为民服务质量。一是县殡仪馆占地面积11.5亩,总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根据功能不同划分为殡仪服务区、守灵服务区、行政办公区、车辆停放区、废弃物污水处理区和园林绿化等六大功能区。馆内设施设备齐全,馆内现有服务大厅1个,吊唁大厅3个(大厅1个,小厅2个),家属休息室7间,火化炉2台,遗体接运车2辆,遗体冷藏接收间1个(含污水处理、消毒室、防腐室),遗体冷藏床位10个,骨灰寄存格位300个,中巴停车位4个,小车停车位54个,能满足群众办理丧事的多种需要。二是完善业务流程,对殡葬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和规范,减少繁琐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4、抓好各级反馈问题,高效率完成整改巩固工作。一是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们严格贯彻落实各级文件精神,坚持“刀刃向内”深挖问题根源,通过自查及各级反馈共发现5个问题,目前已整改完成3个,2个问题正在积极整改中。二是为提高全县群众参与殡葬改革工作的自觉性,力争我县殡改工作有所突破。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印发《困难群众殡葬基本服务保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凡是城乡低保对象、城乡特困人员、见义勇为牺牲人员、重点优抚对象、无名尸体等对象,我们给予免费火化。今年以来,共为两名特困供养对象减免治丧费用0.16万元。二、取得的主要效益:通过前期各项工作,全县殡葬改革的氛围浓厚,全民参与度高,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殡葬改革,弘扬移风易俗新风尚奠定了良好基础。三、存在问题:1、殡葬管理服务力量薄弱。面对殡葬改革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旧的丧葬习俗,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等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县殡葬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及火化师、入殓师等专业殡葬服务人员力量薄弱,服务供给不足。2、移风易俗观念未深入人心。一是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看风水、选坟地、搭灵棚、烧纸扎品等各种迷信和浪费现象屡禁不止,厚养薄葬、丧事简办、文明殡葬尚未深入人心。二是殡葬管理涉及传统习俗、死亡禁忌、人伦情感等多种因素,具有其特殊性,工作开展面临来自逝者家庭和社会舆论的巨大阻力。3、殡葬管理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就目前而言,县域内无城市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安放场所,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步伐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殡葬管理与改革的步伐。四、整改措施:1.加强殡葬管理服务力量。面向社会招聘殡葬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火化师、入殓师等专业人才,提高薪酬待遇,吸引人才加入;与相关职业院校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定期输送专业人才;对现有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服务水平。深化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文明殡葬理念,邀请文明殡葬践行者进行榜样分享交流,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入村上门讲解进行一对一深入沟通,利用村广播固定时间段播放文明殡葬政策解读、先进事迹等,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组织社区、乡村干部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讲普及文明殡葬政策和好处;树立文明殡葬先进典型,对积极践行文明殡葬的家庭进行表彰奖励,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殡葬管理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制定城市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安放场所建设规划,明确建设时间表;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给予一定的土地、税收等政策支持;加强对公墓建设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为持续提升殡葬服务质量,深化殡葬改革,进一步满足群众需求,结合当前工作进展,特制定洛川县殡葬服务中心下一步工作计划。1、持续优化组织管理与队伍建设。充实人员配置:依据核定的6名事业编制,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途径,选拔殡葬服务、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充实到殡葬服务中心,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并在新员工入职时,组织系统的入职培训,帮助其快速了解单位文化与工作要求。提升团队素质:定期开展内部培训与交流活动,邀请行业专家、业务骨干进行授课,内容涵盖殡葬礼仪、服务规范、安全知识等,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服务水平。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表彰与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2、深化宣传引导,巩固宣传成效。创新宣传形式:除传统宣传方式外,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制作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殡葬改革宣传内容,如殡葬知识科普短视频、线上直播讲座等,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群众对殡葬改革政策的知晓率。开展针对性宣传:深入社区、农村、学校等基层单位,开展殡葬改革主题宣传活动,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宣传殡葬改革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树立文明、绿色、环保的殡葬观念。3、优化基础设施与服务品质。完善设施功能:根据群众需求和实际运营情况,对殡仪馆现有设施进行优化升级,如对吊唁大厅进行装修改造,提升其环境舒适度;增加骨灰寄存格位数量,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骨灰寄存需求;完善废弃物污水处理设施,确保环保达标。提升服务效能: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利用信息化技术,推行网上预约、线上办理等便捷服务,减少群众办事时间和成本。同时,加强服务质量监督,建立群众反馈机制,及时处理群众投诉和建议,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4、强化问题整改,健全长效机制。完成问题整改:针对尚未整改完成的问题,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确保按时完成整改任务。同时,对已整改完成的问题进行“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建立长效机制:以问题整改为契机,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建立健全殡葬服务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对殡葬服务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殡葬改革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