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代王畜牧兽医站

西安市临潼区代王畜牧兽医站

发布时间: 2025-04-03 16:34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代王畜牧兽医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防治畜禽疾病,促进畜牧业发展。动物强制免疫监督·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动物疫情调查、疫情报告·兽药监督管理·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代王街道223号
法定代表人 冯光
开办资金 36.2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68万元 27.3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1、认真落实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按时开展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工作,召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会议,实行人员包片责任制,签订防疫员工作责任书8份,与大场户签订《防疫目标责任书》15份、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15份。为了保质保量把工作干好,我们要求疫苗全程冷链保存、运输,做到现配现用,同时要求做到常年查漏补缺,不留死角。辖区17个行政村,截止2024年12月底,辖区生猪共存栏4120头,应防口蹄疫4120头,已防4120头,口蹄疫免疫密度100%;牛存栏727头,应防727头,牛口蹄疫免疫727头,免疫密度100%;羊存栏780只,羊口蹄疫免疫780只,禽存栏35万羽,应防禽流感35万羽,已防35万羽,免疫密度100%;犬存栏2250只,应防2250只,已防1780只。免疫建档率达到100%。按时上报各种防疫周报、月报、防疫汇总等报表。建立健全免疫档案。我们要求每人在防疫工作中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使分畜种免疫密度、分病种免疫密度均能达到较高水平,确保了全街办全年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人畜共患病防控方面,开展集中培训3次,共培训80人次。全年狂犬病防控工作做了精心部署,多次查漏补针,达到上级对狂犬病的免疫密度要求,保证了全年辖区无犬只伤人事件发生。养殖场安全生产排查,全年共排查35场次,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签订规模养殖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书,签订畜禽养殖场规范使用兽药、饲料添加剂及其投入品承诺书12份。无害化处理方面,在接到畜主无害化处理通知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到场查看,实施无害化处理并做好各项登记记录,积极兑付已到位无害化处理资金,使这项惠民资金足额无误发放到畜主手中,促进了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开展,全街办无乱扔动物尸体现象,对阻断动物疫情的传播,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认真开展产地检疫工作,保证畜产品安全。在检疫方面,按照检疫要求,不开人情票,不隔山开证,全年出产地检疫B证124票次,检疫生猪3450头,检疫禽类80万羽,检疫肉牛80头。产地检疫做到有报必检,出票必规范,坚决杜绝染病及疑似染病的家畜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严格监管禁止在养殖过程中非法使用禁用添加剂。严把《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审核关。督促指导养殖户在智慧动监平台上传防疫信息,确保检疫出证无误。加大畜牧技术推广力度,增强服务职能。全年开展了3次集中培训、6次入场户培训,共培训120人次。抓好种畜禽和规模养殖场管理工作,规范档案管理。抓好养殖投入品监管工作,从根源上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相关畜牧技术培训工作,提高群众养殖水平加强站内建设规范化管理站内日常工作,争做标准化示范站。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开展动物防疫检疫、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工作,有效提高了我区动物防疫体系的防御能力和疫病应急处置能力,保障畜禽养殖的安全,能够把省内外和辖区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传达到基层养殖户,对于区域农民增收、加快畜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畜禽品种改良、维护社会稳定和新农村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局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以示范带动为引领,全面推进全街办畜牧业整体发展,为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三、存在问题1、部分养殖户出栏、落地报检意识不强,还存在有不报检现象。2、防疫下乡等工作明显感到力不从心,人手不够。四、今后工作打算1、继续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细化站内管理,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2、理清楚工作思路。重点加强养殖场户安全生产监管、粪污治理监管、养殖饲料投入品监管、防疫条件合格证审核监管等。3、进一步细化站内管理,加强站内工作人员上班纪律管理,严格按照《基层站人员考勤标准》执行。提高站内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