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洛川县> 洛川县资产经营管理中心

洛川县资产经营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3 16:25
单位名称 洛川县资产经营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提供保障。国有资产的运用情况检查;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产权的转移、评估和财务处理;指导企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住所 洛川县新安广场财政局原办公楼
法定代表人 王军锋
开办资金 22.9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洛川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22万元 4.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县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1.贯彻主题教育,筑牢思想根基。我中心突出强调理论先行,理论指导具体工作。通过线下线上、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等多种组合方式,多次认真学习,在主体教育活动中采取了丰富多样、切实有效的方式。结合工作实际,在政治理论学习之余,不忘组织干部职工学习《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及《延安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业务知识,坚持学用结合,深入基层单位,宣讲国资管理法规,开展资产管理专项调研活动,调研检视问题,专项整改落实。2.明晰产权,规范操作,国资管理全过程监管日益增强。响应政策,先行登记。及时梳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范围,核实国有资产基本情况、价值状态、主要资产实物量和资产使用情况等,在全市率先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一线帮扶,动态管控。深入一线现场答疑解惑,建立资产台账,实行一物一卡、物卡联动、卡随物走的动态管理机制。夯实责任,全过程管控。明确岗位职责,夯实管理责任,规范操作程序,提高工作质效,有效执行国有资产全过程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管理清晰有序、安全完整。3.调研支撑,追赶超越,国有资产处置工作更加规范。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专项调研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是否对无需处置的资产进行处置重点、关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是否按规定履行审批程序、资产处置收入是否规范等问题,坚持目标导向,促进《条例》各项法规制度在全县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贯彻落实。4.创新引领,物尽其用,国资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理顺资产管理机制,优化审批程序,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专业机构优势,鼓励并大力支持我县京兆小学及农职中创新盘活资产新举措,激发国有资产潜能,提升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促使国有资产散发出最大的活力。创新完善资产共享共用机制,促进教育、卫生、科技等行业的大型仪器设备等资产开放共享,鼓励跨学科、跨行业交流使用。推广资产盘活便民利民制度,提高闲置资产利用率,将闲置资源应用于提供便民服务、开展社区活动、支持乡村振兴等公益用途,推动我县文化设施、体育场馆等向公众开放,服务社会,改善民生,发挥良好社会效应。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国有资产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制定印发并严格落实《洛川县国有资产盘活工作实施方案》,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式对国有资产进行配置和处置,根据各单位职能和工作需要合理配置国有资产,避免资产闲置的浪费。2024年单位固定资产原值为158506.20元,累计资产折旧为88716.41元,固定资产净值为69789.79元;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式对国有资产进行处置,所有国有资产处置均通过公开竞价或招标的方式进行,确保处置过程公开透明、资产保值增值。强化资产处置收益管理。2024年完成国有资产处置项目49个,资产处置收入1661.62万元,全部上缴国库,国有资产统筹能力和运营收益不断提升。常态化开展盘活单位存量资产工作,2024年完成盘活存量资产633.99万元,切实做到了物尽其用、物用所值。与此同时,最大限度盘活闲置资产,创办具有苹果产业特色的陕北教育基地,增加了国有资产收益,资产活力得到充分释放。三、目前存在的存在问题1.是资产管理主体责任意识函待加强。我县部分资产体量较大的单位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内部审批流程不够规范,缺乏资产预算、配置、采购、使用、维修、处置等环节的制度约束。2.是资产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高新形势下国有资产管理对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部分单位资产管理人员欠缺,专业理论知识有限,业务能力不足,在信息大数据化管理方面不能满足新形势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四、整改措施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追根溯源,分析原因,痛下决心,对症下药,逐个击破。1.我中心全面严格贯彻实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加强宣贯力度,集中组织培训全县财务人员,深入解读《条例》中预算管理、基础管理、资产报告、法律责任等重点内容。2.不定时采取直接上门送服务,间接电话答疑解难题,悉心指导,尽职尽责地确保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运行,促进县级部门单位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夯实管理基础、优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与使用效益。同时加强对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并且修订完善《洛川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健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强化职责,完善制度,夯实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一是进一步健全资产管理架构,理顺资产管理主体、职责、程序和权限,压实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将主管部门履行资产管理职责情况列入财政和审计监督重点;二是完善资产配置标准,实行以资产存量和资产配置标准为依据的预算编制制度,探索建立各主要行业配置标准;三是完善资产处置制度,研究提高资产各类处置行为的审批权限,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出口”管理。2.加强预算,控制增量,推进资产与预算深度融合。科学预算,源头管控。按照预算管理一体化要求,制定一体化业务规范,升级改造我县资产管理系统,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深度融合。持续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衔接贯通、紧密结合,在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时,从严审核年度新增资产配置预算表,控制增量,从源头上提高财政配置资源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3.节约为本,优化配置,持续提升资产盘活利用率。一是加快推进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各类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精神,切实提高现有资产使用效益。二是通过共享共用、调剂、出租等多种方式,盘活单位存量资产,提升资产盘活利用效率。三是优化资源配置,避免资产重复配置、闲置浪费等问题,切实提升国有资产资源统筹能力和运营收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