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洛川县> 洛川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洛川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3 16:08
单位名称 洛川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保障,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乡村产业项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统筹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组织实施、检查评估、政策咨询、技术指导等服务。
住所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府前街行政综合服务中心4楼437室
法定代表人 姜国锋
开办资金 3.8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洛川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9万元 -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相关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1、围绕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重点内容,结合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及“千万工程”省市县示范村建设,印发了《洛川县2024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及时安排部署当年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学‘千万工程’经验建果乡和美乡村”冬春季村庄清洁行动的通知》,聚焦“八清一改”,组织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村庄环境卫生大清洁行动,对公路沿线、村庄周边、房前屋后各类垃圾及污染物进行全面清除。2、农村卫生改厕。按照以奖代补的模式,推广普及双瓮漏斗式和沼气池式新改建卫生厕所建设为主体,提倡农村新建住房配套设计建设卫生厕所及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加快农村卫生户厕新建及改建工作进度。制定印发了《洛川县2024年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并分解了600座的改建任务。3、“千万工程”示范村、重点村建设。一是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副组长,县纪委监委、县委办、政府办、组织、宣传、经发、农业、人社、民政、住建等为成员,组建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彰显果乡风采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专班。二是结合洛川苹果产业、塬上风貌等当地特色,为加快建设彰显果乡风采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心谋划,制定《洛川县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彰显果乡风采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方案(2023-2027年)》。三是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坚持省、市、县三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同步创建,在前期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基础上,结合各村实际优中选优,先易后难、梯次推进,聚合力量以改造提升为主,按照新建与改建结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拟定2023-2027年全县计划创建县级“千万工程”示范村50个。四是制定印发了《关于分解洛川县“千万工程”工作专班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的通知》《关于2024年“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任务清单和责任分解的通知》《关于转发<陕西省“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延安市“千万工程”市级重点村创建标准和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洛川县“千万工程”重点村创建标准和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县级领导和部门单位包抓2024年“千万工程”示范村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2024年15个示范村创建目标,详细分解工作任务。按照局党委安排①制定起草了我县创建标准和考核管理办法、专班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等文件。②配合局里完成两次省市现场会筹备接待工作,及我县三次推进会工作。③设计建设2024年15个“千万工程”示范村的村庄规划、建设内容设计预算及财政评审工作。“千万工程”一期项目,菩提镇咀头村、旧县镇洛阳村、永乡镇圪崂村等11个村投资2000万元,已完成建设任务。“千万工程”二期项目,杨舒便民服务中心南青牛村、凤栖街道办黑木村等4个村总投资1000万元,已完成建设任务。4、健康细胞-健康村庄创建。一是印发洛川县农业农村局《健康村庄行动方案》的通知。二是推荐上报市旧县镇王家村、凤栖街道办芦白村、槐柏镇贝郊村、朱牛便民服务中心秦寨村,4个村的健康村庄典型案例。三是汇总上报2019年-2023年健康村庄台账。二、取得的主要效益全县清理各类垃圾3万余吨,参与人数达到2万人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4次,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持续向好。新建713座,今年累计下乡服务指导138人次,维修问题厕所376座,接受群众人居环境及改厕咨询360余人次。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重点村15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创建健康村庄20个,累计创建健康村庄138个。三、存在问题1、人居环境整治方面。一是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一些居民群众受传统生活习惯影响,对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影响缺乏认识,主动性不强,环境整治工作存在“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甚至个别群众认为环境整治是政府的事,因此成了环境整治工作的旁观者、局外人。二是农村环卫设施建设有待完善。除美丽乡村示范村和中心村外,大多数自然村环卫设施设备薄弱,已损坏的设施设备,不能及时维修补充。三是和美乡村示范点和已建设的中心村、自然村管理有待加强。突出表现在树木、花卉、绿篱以及草坪修剪、管护不及时,或无人管理,显得不整洁、不美观。2、基础保障方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一些村庄自身无力承担清洁乡村活动的经费投入,无足够的资金保障设施正常运转及后期维护,如各镇村基本都建立健全了具有操作性的各类长效机制和保障队伍,但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无法正常运转,有效开展工作。四、改进措施1、创新宣传引导机制。实施环境教育进万家行动,通过村村响广播每日播报环保知识,组织五美庭院评选,每季度开展最美清洁户流动红旗评比。推行生态积分超市。2、推进项目统筹。整合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等6类涉农资金,实行统一规划、集中投放。五、下年工作1、多渠道开展宣传。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及时总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经验和做法,要充分利用农闲时机组织举办形式多样、接地气、深入人心的培训和宣传引导活动,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手段,营造全民关心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群众自觉行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让群众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让爱干净成为村庄新风尚,让绿色健康理念化风成俗。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为重点,突出公路沿线及镇域过境段村庄建设,通过实施巷道硬化、排水渠修筑、窑背加固、文化广场修建、绿化亮化美化等工程,逐步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家用垃圾桶、村用垃圾电动车、乡用垃圾收集箱和运输车,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3、继续完善健全各类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体制机制,加快实现从“建起来”“用起来”到“管起来”的长效机制建设,推动村庄各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逐步形成良性保洁管护机制。4、加大基础保障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财政投入保障制度,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采取“三个一”办法,落实群众保洁和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模式,配足配齐重点村环卫设施,落实保洁人员经费,全面形成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良好管护局面,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