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洛川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不动产登记工作提供服务。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受理、初审、复审、登记发证;不动产登记资料的搜集、整理、归档、管理;不动产登记资料的查询工作;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的建设、运行、管理、维护。 | |
住所 |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北新街凤栖综合大楼4楼 | |
法定代表人 | 高佩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洛川县自然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2.33万元 | -8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自然资源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业务活动情况(一)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心党支部高度重视,能够严格按照局党委要求,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党纪学习。除按时组织中心党员干部参加自然资源系统党纪学习教育会议、警示教育专题党课外,中心通过组织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党纪学习教育研讨会、观看警示片等方式持续开展学习提升。通过学习,全体党员干部准确掌握了条例的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日常言行的衡量标尺,增强了纪律意识、提高了党性修养。(二)认真贯彻落实全市自然资源系统纪律作风整顿要求,下大力气开展作风建设。一是及时召开纪律作风整顿动员会,认真组织学习传达市县关于自然资源系统纪律作风整顿工作要求,安排部署中心纪律作风整顿工作;二是对照县自然资源局纪律作风整顿方案,逐项开展自查,对自查问题逐项逐条及时予以整改;三是组织召开党纪学习教育组织生活会,以红脸出汗的要求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提升党性修养、增强纪律意识的目的。(三)深化党建引领,持续推进党建业务融合。以“果丰登”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为抓手,以“党建引领强队伍、品牌服务‘果丰登’”为口号,持续推进党建业务融合,“果丰登”党建品牌被评为陕西省第二届优化提升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十佳案例。一是围绕“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模式,将政治理论学习纳入日常业务工作中,运用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政治、业务理论学习培训,确保全体党员干部政治、业务学习两促进、两不误,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体学习活动,邀请县局分管领导深入中心宣讲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全会对自然资源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二是持续做好基础业务学习。组织全体人员参加部不动产确权登记培训视频会3次,自行组织召开林权类地籍调查工作培训会1次,采购不动产登记职业代理人考试学习资料,4名同志一次性通过全国不动产登记代理人考试,取得不动产登记代理人资格,成为全省拥有不动产登记职业代理人最多的县级中心。三是结合住房领域集中整治积极开展“送证上门”活动。组织“果丰登”党员先锋队先后两次赴雅苑小区、丰禾苑小区宣讲处遗政策,通过上门送证等方式为群众答疑解惑,有力推动了转移登记办理进度,赢得群众认可。四是积极开展“创佳评差”活动,荣获2023年度全县“创佳评差”工作“最佳单位”。(四)重点工作任务开展情况一是通过“交地即交证”这一切口,积极谋划推动各相关部门持续深化建设工程领域审批制度改革走向深入,2024年7月实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多证齐发”。二是申请获得政府网站后台通道和公告权限,压缩群众公告时间,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三是严格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第六批修改的部门规章的决定》(第14号令),对申请人提交电子材料的,要求不再提交纸质材料;对因证书、证明遗失、灭失申请补发的,刊发声明后即予以补发。四是持续推广电子证书、证明、电子查档证明应用场景,共计生成电子证书5608本,证明3522份。五是持续做好“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工作,实现“交地即交证”2宗,“交房即交证”114套。六是常态化推动抵押登记进银行,9月份,同延安市邮政银行洛川支行签订协议,实现抵押登记业务进邮政。七是立足全省不动产登记示范窗口创建工作,协调行政审批局、机关事务局,在登记大厅设置全新的申请表单填写区,并配备便民工具箱、轮椅、老花镜、急救箱等设备,便利化水平再次提升。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加快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不动产“登记难”工作共需化解处置项目49个9310套,目前已完成首次登记项目38个7095套,占需化解处置总数76.21%,其中2024年化解12个项目1559套。二是纳入省级集中整治台账项目8个2800套,目前已完成转移登记798套,占比28.5%。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共组织召开各类推进会、培训会7次,制发工作简报5期,下发催办通知15份,印发文件2份,推动整改问题1个,宣传报道2次,建立长效机制1个,公布已完成首次登记具备开展转移登记项目清单1批涉及项目3个。三是优化服务流程。针对办理转移登记过程中涉及“证缴分离”问题、群众申请办理登记的便捷问题,积极上门沟通对接房产服务中心、城投公司,细化交易、登记工作流程,为开发建设单位开通网上办事账号,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协调房产部门将牵头小区资料审核专窗与原政策房审核专窗合并前移登记窗口,税务部门在登记大厅增设资料审核专窗,切实提升了登记办证效能。四是做好农村“两权”登记日常业务办理工作,全年度度累计接待群众453人次,登记补测信息14条,办理遗失补正业务3件、转移登记业务4件。5月份再次汇交宅基地数据40294宗,集体建设用地数据118宗;五是做好日常档案管理上架工作。共上架房地档案1092件,房地抵押档案325件,预抵押档案262件,抵押注销档案151件,预抵押注销档案214件,林权登记档案6件,查封登记档案69件,所有档案均建立电子信息台账,系统内共上架各类电子档案资料2150件。三、存在问题1.机构人员紧缺,影响工作推进。近年来,随着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任务的持续加力,优化提升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标准不断提高,大量基础登记工作任务成倍增加,农村“两权”发证、林权数据整合汇交、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等工作陆续开展,部分工作需要登记机构牵头完成。如国有建设用地上历史遗留问题量大面宽,需要大量人力支持,工作人员捉襟见肘。2.不动产登记业务工作量大面宽,业务性、复杂性、法律性强。个别工作人员学习程度不够,对政策研究不深。四、整改措施一是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增编增人,以满足工作需要;二是要求工作人员刻苦钻研,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政策,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五、下年工作打算一是抓紧推动全县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不动产“登记难”工作契机,重点抓好纳入省级台账项目转移登记。二是狠抓信息化建设工作,不断完善问题对账化解机制,以信息化建设能力水平提升缓解当前人员不足问题短时间难以解决的实际困难。三是持续稳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工作。四是积极争取人力及资金支持,稳妥推进农林登记各项工作。五是认真开展新修订的《不动产登记规程》集中学习讨论,严格按规定办理登记。六是持续开展存量历史数据清理,不断夯实业务基础,降低登记风险。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自然资源部评为“全国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窗口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