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洛川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发展民营经济,服务县域发展。中小企业发展和对外交流与合作服务;中小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监督;中小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技术培训及行业信息服务。 | |
住所 | 洛川县人民政府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何保宏 | |
开办资金 | 24.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洛川县经济发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4万元 | 6.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相关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1、开展涉企政策落实专项行动。今年8月份,出台了《洛川县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支持民营企业上规入统,创新发展,支持规上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民营企业聘用高级人才,支持民营企业在中省市相关媒体进行宣传,制定了相应奖励措施和资金扶持。在陕企通平台发布涉企政策6条,印发惠企政策汇编1000余份。截止10月底兑现各级涉企奖励资金628万元。2、持续做好“双解”工作机制。截止现在共召开企业生产经营周“解难”会议20次,其中现场办公会11次,组织召开座谈会10次,研究议题11个,共交办任务22项,办结22项;召开周“解扣”会议23次,研究提议65个,交办事项92项,已办结89项,正在有序推进3项。陕企通注册用户10909户,诉求办结率100%。制定洛川县县级领导包抓“五上”企业工作方案,开展企业遍访活动,今年共遍访企业4次,梳理问题40条,解决40条。3、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良好氛围。县融媒体中心在广播、电视、洛川宣传微信公众号、爱洛川APP等平台及时转发省市有关宣传内容,报道洛川县民营经济有关活动,累计刊播新闻15篇(条),各媒体平台累计点击量超12000+,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成效。其中,县融媒体中心在洛川宣传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刊发的《赞!洛川县政务大厅首设民营经济服务窗口》《洛川:当好“店小二助推民营经济向“新”求“质”》《洛川民营经济服务中心:创新举措优化环境激活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洛川:“一起益企”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报道受到广泛关注,点击量超5000+。4、实施企业梯度培育。建立了“五上”企业培育库,做到应统尽统,截止11月底共有“五上”企业164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5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85户,服务业30户,资质建筑企业19户,房地产开发企业5户。2024年培育省级创新型企业1户,累计12户,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户,累计5户,累计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1个。5、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2024年民营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企业16个,累计投入资金3400万元,因每个企业投入资金都没有超过1000万元,未能申报省级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培育科小企业65个,高新技术企业6个,民营企业研发经费投入402万元。6、提升管理企业能力水平。2024年开展中小企业人才培训3次,提升了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和发展信心,助推洛川县民营经济调质量发展。坚持“走出去、学先进、促转型”,组织民营企业家、管理人员到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畅通企业家交流机制,增进企业家交流合作,提升创业创新能力,培育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二、取得的主要效益截止2024年12月底,全县市场主体累计18183户,其中企业3573户,个体1351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044户。1-12月份,新增市场主体1047户,其中民营企业新增184户,个体81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1户。在五上库企业164户,其中县属规上工业企业共25家,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0.75亿元,去年同期完成生产总值9.92亿元,同比增长8.32%,圆满完成指标任务。全县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39.38亿元,占GDP比重18.4%,非公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2024年11月底民营经济税收1.12亿元,占比46.94%。我县目前有陕西省专精特新企业5户,延安市专精特新企业9户。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部分民营企业融资难。虽然国家出台了支持政策,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但这些政策的操作性不强,配套措施又不健全,中小企业普遍感受不到这些优惠政策带来的好处。致使一些企业的项目建设步伐缓慢,一些新建成的生产线难以达产达效。2、企业管理整体水平不高。一是许多企业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家族式管理模式普遍存在,企业内部机制不活。二企业管理方面的人才短缺。聘用企业管理人才难以长时间留住,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用人成本逐年增加。三是企业经营者缺乏发展眼光,对企业未来发展不能科学定位,短期项目多,长远打算少。四是部分企业发展随意性较大,项目、产品、投资存在盲目性。3、人才技术方面短板较多。由于我县是农业大县,中小微企业不发达,工资待遇比公务员稍低,现在年轻大学生都喜欢留在大都市,不愿在小县城工作,致使一些专业性强的人才缺口严重,比如职业经理人、会计等人才。造成企业发展难上层次,单靠企业老板内循环式挖掘管理发展较为缓慢。四、整改措施1、加快推进实行县级领导包抓,部门承办工作机制。加强对企业运行监测,及时掌握我县非公经济发展情况,定期形成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谋、参考作用。2、加快谋划中小企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类项目,加强项目的组织实施。对各个项目的开工条件,前期投资给予最大的支持,加强正常性地协调指导,确保开工、复工项目按期实施。每月对各个项目进度进行统计,及时掌握项目进展,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强化内部学习培训,针对办公人员业务水平,提出学习培训任务,努力提升干部办事能力,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工作。一是进一步突出民营工业企业在我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科学制定促进民营工业企业发展规划。二是发挥洛川县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筹做好全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协调服务工作,研究推动民营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政策落实和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继续做好“周解难”工作,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2、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一是要进一步搞好银企企业对接,引导银行、担保机构降低贷款和担保门槛,扩大对企业的信贷投放。二是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对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工作取得成效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和奖励。三是积极组织企业进行项目申报。积极争取省市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做到应报尽报,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并及时对接县财政落实上级已拨付的项目资金。3、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一是要鼓励民营工业企业引进各类人才,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对企业引进人才的,政府可给予一定补贴;二是把企业员工送到专业培训学校或专业培训机构,老带新,做好传帮带;三是持续举办中小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班,聘请顾问专家、行家师傅现场解答问题,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全面提高我县民营工业企业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