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洛川县医院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身体健康提供医疗服务。依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执业许可范围开展业务;医疗诊治;康复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 |
住所 |
洛川县凤栖镇府前街 |
法定代表人 |
白东昱 |
开办资金 |
7236.34万元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举办单位 |
洛川县卫生健康局 |
资产损益情况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9551万元 |
10416万元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4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相关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工作(一)坚持业务学习,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搭建院内外学术交流平台,制定“三基三严”培训考核计划,加强理论及技能考核。先后开展“盆腔巨大囊性包块超声介入治疗”“小儿无痛电子胃肠镜”“儿童支气管镜下大叶性肺炎灌洗术”等93项新业务新技术。发表优秀学术论文16篇。(二)狠抓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一是强化十八项核心制度的落实,对照制度查找薄弱环节,再以问题为导向重点突破,以制度指导约束各项工作的规范开展。二是用制度保障质控体系建设,打破严重阻碍县级医院内科系统中各三级学科发展的大内科思维,以“专科专治”为抓手,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内涵。三是加强重点患者的安全管理,强化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控,建立多学科危重患者查房常态化工作机制,提升多学科协作能力和急危重症救治水平,根据业务发展实际及医院现状,在原有重症监护室的基础上重新组建重症医学科,提升多学科协作能力和急危重症救治水平。四是加强手术、输血、分娩等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五是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随时进行医院感染督查,始终保持院感高压态势强化感控工作。六是加强急救药品、仪器设备和物品的管理。七是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尤其抗菌素及麻精药品管理。深入开展药学服务,进行处方点评18.7万张,合理率99.26%。医嘱点评34.5万组,合理率97.53%。(三)公共卫生及康复体检工作。辖区常住居民6163人全部建档。完成从业人员、征兵及各类健康体检18934人次。(四)坚持稳中求进,持续推进高质量项目发展我院三个高质量项目暨五大中心建设、专科能力提升、智慧医院建设持续推进。目前2023年高质量项目的64台设备购置已全部投入使用。血液透析室、胃肠镜室及手术介入室机房基础设施改造及流程提升全面完成,部分投入使用。2024年我院高质量发展示范建设项目总投资2030万,目前设备采购意向已通过财政部门审批挂网。1.着重聚焦专科能力打造与提升。2.深入推进五大中心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3.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大力开展智慧医院建设。(五)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及医共体建设工作组建“白求恩医疗服务队”赴石头镇史家河村及槐柏镇开展送医下乡巡回医疗活动,真正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2024年集团总院共下派到我院的支医专家21人,诊疗患者2719余人次、开展科内讲座41场次。我院也组织了9名业务骨干下沉到医共体成员单位进行支医帮扶,共计诊疗患者2332余人次。“洛川县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启动会暨揭牌仪式”于12月30日在我院成功举办。(六)行政后勤管理工作1.今年4月,经县委县政府和集团总院党委组织考察任命,完成医院领导班子换届。2.修订出台了《病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办法》《洛川县医院职工各类假期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指导各项工作规范化开展。3.为全面推进教学医院工作,制定《2024年师资能力提升和培训的实施方案》并举办师资能力提升培训11次,全年共接收实习见习生24人。完成对全县40名乡村医生为期30天的集中培训。4.本年度增加新分配大学生5人,调入3人,招录临聘人员4人,返聘3人,为医院发展住入新鲜血液。按照《洛川县医院关于临聘职工养老保险缴纳方案》文件精神,与12名返聘人员终止返聘协议,与16名临聘人员解除了劳动关系,开启了医院临聘职工到龄解除劳动关系的先河。目前医院在岗人数为569人,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5.为提升我院运营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费用、降低成本,科学合理筹集、分配和使用资金,使我院内部资源结构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的配置,对2024年财务凭证、财务收支进行内部审计,下发《洛川县医院关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方案》下达2025年度财务预算。6.完成“门急诊综合楼项目”亚行贷款可行性调研、论证工作,等待国家发改委批复。积极推进门急诊综合楼项目建设进度,完成医院门急诊综合楼项目室内通风、空调管网铺设、外墙真石漆及消防管网施工,投资额约400万元。7.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巡防巡查、重点防治的安全生产原则。二、取得成效1.完成总诊疗人次168989人次,同比上升5.48%。门急诊166952人次,同比上升5.84%。门诊次均费用195.25元,同比下降13.2%。2.出院9590人次,同比下降10.84%。病床使用率42%,同比下降8%。平均住院日7.2天,同比下降6.49%。住院次均费用3620.09元,同比下降2.2%。3.住院手术量709例,同比上升22.03%。其中微创手术111例,同比上升23.33%。4.总收入13303.38万元,同期增长130.37万元,同比上升0.99%。其中业务收入6731.08万元,同期减少957.07万元,同比下降12.45%。5.药占比38.85%,同比上升4.0%。耗占比30.18%,同比下降11.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34.63DDDs,同比下降5.25%;6.医院感染20例,感染率0.21%。7.住院患者满意度92.8%,门诊患者满意度91.3%,职工满意度82.8%。三、存在问题(一)人员编制不到位,职工职称晋升受限,导致各学科发展不均衡。同时也造成职工思想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不足,影响专业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二)医院历史债务未能剥离化解,发展资金严重短缺,现有设备超期服役,故障频发,不能满足临床医疗需求,严重影响业务发展。(三)医院管理人员大部分是业务出身,在医院运营及内部管理上存在学习不够,经验不足等问题,从而导致内部管理不够规范。四、整改措施(一)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尽快解决编制问题。(二)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化解医院历史债务。医院将开源节流增加收入。五、下一年工作计划一、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努力提升技术水平(一)加强业务培训,健全人才梯队。注重学科带头人及学科骨干医师培养,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贮备。(二)夯实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一是进一步完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流程,严格落实核心制度,以制度落实为主线,查找薄弱环节,重点突破存在问题,将核心制度及医疗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贯穿在整个诊疗工作中,为患者安全保驾护航。二是建立健全科学、严谨、规范、有效的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三是加强危重患者各种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的有效实施,明确质量控制关键指标,定期质控监测,反馈整改,不断提高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水平。四是强化医院感染监测及督导检查,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测体系,提高监测的覆盖范围和深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院内感染不良事件发生。五是加强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患者的风险管理,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同时做好重大手术、重点病种备案制,加强危急值、手术分级及临床路径管理。优化急危重症患者就诊流程,加强多学科联合救治,保持绿色通道常态化。(三)持续优化医疗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四)完善“五大中心”建设,向“三级乙等”医院目标迈进。(五)以绩效指标为导向,扎实推进高质量项目。(六)强化药品质量管理,保障临床用药安全。二、深化行政后勤管理,提高综合管理能力(一)积极协调县编制委员会及人社部门按照300张床位编制增加相应的人员编制。(二)继续加强医保政策和物价政策宣传学习力度,优化服务流程和医疗费用结算模式,做到“一厅式”结算和“一站式”服务。全面完成“2025年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逐步实现“智慧医疗、智慧管理、智慧服务”,为医院发展提供高效率的信息化保障平台。(三)按照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完成门急诊综合楼的后期施工,争取在2025年10月交付使用。完成“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综合服务设施项目”的改造,力争早日完工。同时做好“医养结合中心项目”的前期论证、相关手续办理、图纸设计、招标等相关工作,推动全市失能患者照护中心建设。(四)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巡防巡查、重点防治的安全生产原则。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20年07月21日至2025年08月12日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我院分别获得“延安市院前急救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延安市优秀病案组织奖”“洛川县民兵工作先进单位”。“洛川县医疗保障优质服务窗口”“洛川县医政医管工作先进单位”,外二科荣获“延安市卫健委优质护理先进科室”,临床支部荣获“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医科荣获“延大附院优质护理先进科室”。陈芳萍荣获“陕西省优质护理先进个人”,吕会平荣获“延安市院前急救先进工作者”。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