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紫阳县> 紫阳县电化教育中心

紫阳县电化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3 14:33
单位名称 紫阳县电化教育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通过卫星传输手段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服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编制,现代教学技术推广与业务指导,利用卫星电视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提供服务,教育电视信号转发与技术管理,教育卫星电视网点建设与管理,先进教育技术研究,现代教学装备购置与管理。
住所 安康市紫阳县城关镇西关北巷
法定代表人 谢佳军
开办资金 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紫阳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52万元 36.0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夯基提效,数字教育持续推进。2024年,我单位积极向上争取,获得县政府资金支持,在数字校园建设方面投入500余万元,新增多媒体设备63套、计算机102台、校园安防监控系统15套,校园网得到全面升级。引入“钉钉”“企业微信”“NAS系统”等数字化平台,在各学校广泛推广应用,强化课程教学、教师考勤、文件收发及教学资源等教育管理,推动教育资源存储共享及教学数字化转型。本年度,在我中心的指导下,我县紫阳小学等学校通过“钉钉”平台搭建“氚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校务、班务等管理智慧化;高滩镇中心学校等学校通过引入“NAS系统”自建了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实现了校内资源高效共享。瓦庙镇中心学校等学校通过引入“企业微信”“希沃集控系统”“综合监控系统”“一起生活”“蚂蚁云控”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管理、教学互动、校园安全、家校共育等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效提升了教育质量与家校满意度。(二)筑牢防线,安可替代有序实施。明确三级网信工作管理责任体系,通过签署网络安全责任书、开展检查及完善管理制度等举措,确保教体系统网络安全工作规范化。构建县、校两级网络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全年开展隐患排查与漏洞修复工作50余次,组织培训演练4场次,覆盖90%的学校网络管理人员,引导各学校采购网络运营商的“网络安全大脑”服务,达成互联网安全高速接入与上网行为监管,全方位守护校园网络安全。(三)多措并举,师生素养稳步提升。一是多元培训提素养,组织外出培训,服务保障100余名县局干部、县直教育单位及学校管理人员外出观摩培训6场次,800余名技术骨干教师外出学习10场次,100余名学科骨干教师外出参加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小学科学、中学理化生学科教学数字化专项培训4场次,累计3000余名学生受训。二是开展县级培训,指导60余名电教工作管理及业务人员参加县级网络安全和教育数字化专项培训4场次。同时重视学生培养,通过“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班会”“公益讲座”“信息科技课程”“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和数字化学习。全年组织网络安全和数字素养提升培训20余场次,培训学生2000余人次。(四)搭建平台,赛事竞技风姿多彩。组织全县师生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学生信息素养提升赛事活动,严格要求学校落实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信息科技课程,积极开展编程、机器人等信息技术社团活动,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全面提升。本年度,在“德润安康”安康市中小学(幼儿园)影视教育系列活动中,我中心荣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在“微电影创作展映活动”中,8名教师4部作品分别获得市级一、二、三等奖。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多点发力,促进教育公平。完成了2024年度数字校园建设任务,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应用覆盖到教学点,达到教师人人会用;依托“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开展了县域内及县域外的结对帮扶,实现了结对帮扶全覆盖,有力推进了我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为乡村振兴增添力量。(二)数字赋能,提升教学水平。在数字教育的新赛道上探索前行,精心组织各校参加省市区级信息大赛活动,成绩硕果累累,提高了群众对紫阳县教育水平的公信度和满意度。建成理化生数字化实验室、初中实验操作数字化标准化考场、中学信息技术学考标准化考场,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让信息技术赋能教育发展。本年度举办2024年中小学生智能机器人竞赛,10多支代表队的50余名选手参赛。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发展不均待消弭。2.城乡校际间教育信息化存在差距,部分乡村与薄弱校建设滞后。3.专业人才尚紧缺。(二)改进措施:1.针对发展不均的问题,成立专门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小组,深入调研各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根据实际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目标和推进计划。设立奖励机制,确保有序推进。2.针对城乡校际间教育信息化存在差距,部分乡村与薄弱校建设滞后问题,建立城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利用远程互动教学平台,开展同步课堂、网络教研等活动,实现资源共享。3.针对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加强人才培养,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定期组织专业技能认证考试,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设立专门的教育信息化岗位,提高岗位待遇,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鼓励人才积极投身教育信息化建设。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规划统筹促均衡。出台《推进教育数字化助力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加大数字校园建设力度,建立结对帮扶机制,高效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二)培育人才强队伍。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培训,建立激励机制。(三)优化资源提效益。健全资源审核评价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共建,加强校企合作。(四)安全管理筑堡垒。完善网络安全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加大投入,加强宣传教育。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本年度因政府补助增加,引起净资产期末余额较开办资金增加超过20%,待年度报告结束后,按程序及时申请开办资金变更登记。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