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紫阳县> 紫阳县水路交通服务中心

紫阳县水路交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3 14:32
单位名称 紫阳县水路交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水路交通行业的运输经营、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生态环保、新能源、信息化等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承担海事航运行政许可事项前置勘验技术支持、船舶检验技术服务及水上应急搜救抢险协调服务等职责
住所 安康市紫阳县城关镇河堤路
法定代表人 李涛
开办资金 431.99万元
经济来源 经费自理
举办单位 紫阳县交通运输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32万元 39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交通运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活动情况。(一)多方联动筑牢水路安全防线。建立“周巡查、月专项、季覆盖”排查机制,构建“人防+技防+物防”立体防控体系,形成全链条闭环管理,联合县应急管理局、属地镇村组建“三级联查”工作组,对辖区27处重点水域、32艘船舶、8座码头进行“体检式”排查。同时引入无人机航拍技术,对汉江金川段、洞河码头等复杂水域进行三维建模分析,精准识别航道障碍物4处;排查暗礁隐患2处。全年整改码头安防设施、消防设备缺失、船舶救生圈老化等问题17项,投入整改资金15万元,隐患整改率100%,未发生因隐患未整改引发的次生风险。(二)科技赋能打造智慧应急中枢。根据省市县气象局预警平台发布航运预警信息,实现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30分钟预警直达”。全年发布橙色大雾预警1次、黄色暴雨预警1次,通过短信平台向3家水运企业、80名船员推送避险指令4次,组织船舶停航避风12艘次,成功避免因极端天气导致的安全事故。8月汛期期间,通过气象预警提前预判汉江洪水趋势,紧急调度船舶前往度汛锚地避险,避免直接经济损失约80万元。(三)多措并举夯实水运行业技术保障。一是争取省级财政补贴,淘汰21年以上船龄老旧船舶3艘,新增30客位标准化客渡船4艘,船舶平均能耗下降18%,严格按照《陕西省水路客运服务规范》,将碳排放指标纳入考核体系,约谈未达标企业1家,责令限期整改消防通道堵塞、油污处理不规范等问题2项。二是实施“培考练”一体化工程,开设“适任证书+实操技能”培训,全年举办船舶操纵、消防救生等专题培训10期,覆盖船员180人次,持证船员培训率达100%。本年度6月、9月分别开展船舶碰撞救援、紫阳港消防联合演练,模拟船舶失控、机舱起火等场景,检验应急预案6项,整改反应迟缓、设备操作不熟等问题3类。(四)持续有力保障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一是进行码头渡口改造投入资金450万元,完成洞河江南码头护岸加固、明家湾汽车渡口提质改造,新建进出港公路1千米、无障碍通道4条、渡口专用停车位8个。二是打造联运枢纽,投资60万元实施火车站停靠点改造工程,增设旅客换乘引导标识2处,实现日均50余人次铁路-水路无缝衔接,旅客平均换乘时间缩短40%。三是航道养护升级,采用“挖沙船+人工清渣”模式,清除汉王镇、金川段淤积泥沙1.2万立方米,破除暗礁2处(累计体积120立方米),航道维护水深由2.3米提升至2.8米。(五)探索创新提升水运服务民生水平。一是开展“救生衣行动”,在集镇渡口、旅游码头设置救生衣免费借用点15处,投放成人/儿童救生衣500件;沿江布设救生浮具8套(含救生圈、牵引绳)。二是强化宣传推广,开展“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6期,通过覆盖3000人次,渡口乘客救生衣穿戴率从65%提升至98%。三是打造绿色航运示范,建成船舶污染物接收站(紫阳港),新建污染物接收趸船1艘,配置大功率油污水分离器1台、分类垃圾回收柜2组,与污染物回收企业签订转运协议,实现“船-港-城”无缝对接。全年接收船舶油污水600公斤、生活垃圾5.6吨,较2023年减少直排量92%,汉江紫阳段水质监测达标率连续12个月保持100%。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一)推动出行服务“更暖心”。开通焕古镇-洞河镇农村客运班线,新增早晚班次3趟,解决沿江8村3800名群众“出行难”问题。春运期间投入应急运力船舶6艘,开通“农民工返乡专线”,运送旅客8.6万人次,实现旅客“零滞留”。全年客运量达20.8万人次,群众投诉率同比下降75%。落实岛际客运燃油补贴25.52万元,惠及渡工51户,户均增收5000元,渡工队伍稳定性提升90%。(二)按下经济发展“加速键”。本年度完成货运量12.4万吨,货运周转量372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20.8万人,客运周转量520万人公里,货运能力大幅提升;开通“汉江画廊”夜游航线、五省会馆群旅游观光航线、焕古硒茶旅游观光航线,吸引游客3.8万人次,带动沿线农家乐增收120万元,民宿入住率提升至85%、水运企业年营收总额达1860万元(同比+12%),新增就业岗位28个,推动我县社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码头、渡口、防污染等基础设施薄弱。2.水路交通服务能力还需提高,人员素质和技能仍需进一步提升。3.应急救援设备亟待加强。(二)改进措施: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业务素质;积极配合县交通综合执法大队,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同时争取资金改造提升港航基础设施、配置应急救援装备。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锚定安全底线。推行企业安全生产“红黑榜”制度,对3家水运企业实施分级管控,每季度开展1次“双随机”安全检查。(二)攻坚乡村振兴。拟投资40万元建造焕古镇易地搬迁安置点便民渡船,配套候船亭、农产品展销区,打造“交通+产业”融合示范点。(三)深化绿色转型。力争推广纯电动客船2艘,建设船舶充电桩4个,促使2025年碳排放强度下降10%。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