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经开第三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草滩生态产业园文景路666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海兰 | |
开办资金 | 80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举办单位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738.06万元 | 20523.13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经开第三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18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创建和润品牌,滋养教育初心1.加强理论学习,润德律己一年来,学校重点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点滴积累加深对教育动态与基础理论的学习与理解,出版发行了教育专著《做学校文化的传播者》,在《惠语兰心》及有关教科研刊物撰写心得体会30余篇,班子成员撰写《七音合昶》,相关双减、劳动方面的论文发表在《中国教育报》《德育报》《陕西教育》上。2024年,学校党支部建设聚焦“和润”文化引领,全方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二是完善监督机制,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持续开展“八个一”活动。实现“党建+管理”“党建+教学”“党建+德育”“党建+安全”要素全覆盖。2.注重民主议事,和谐共育2024年,学校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2次,广开言路、共商发展。对“三重一大”事项,均由班子会和职代会集体决议。在教师评价方面,学校本着“优绩优酬、多劳多得”的原则,建立薪酬分配激励机制,所有领导均下沉一线参与日常教学教研,确保每月考核、每学期评选优秀和双向聘任教师公平公正。学校秉承兼容并包、充分挖掘家长中的优质资源协同育人。一是邀请家长、孩子、职工代表召开校务管理座谈会,就社团师资难题、外出拉练管理、周末社会实践、营养膳食优化、孩子上下学安全等问题进行商讨。二是重视塑造家长教育理念和学校同频共振。“和润小种子早课堂”目前共开播669期,每周五家长到校一对一心理辅导共计36期,每月28日“校长零距离”,家长进班体验餐点,和校长面对面咨询教育中出现的疑难杂症,畅通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渠道,目前共计帮扶有特殊需求的家长160人次。三是开展《家长小讲堂》142场,在重大活动中邀请家长参与,亲子互动促孩子成长。家校共同组织年级研学5次,孩子走出校门探寻大自然和科技的奥秘。3.组建职工之家,幸福从教2024年,工会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团建、趣味运动会、每月走步钉钉有奖打卡活动。学校为生育和家中有红白喜事的26位教职工送温暖;在“六一”儿童节、重阳节等节假日为教师及其子女、父母送上慰问祝福;关注困难职工,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一年来,学校荣获西安市首批清廉学校建设试点学校称号,案例《“和润”党建品牌》荣获经开区一等奖,学校被评为区清廉书画展优秀组织单位。学校党支部开通专栏,唱响“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主基调,集中展播优秀党员事迹8期,青年党员教师李欢和李家楠在区、市师德师风宣讲活动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教师张莹莹参加经开区乒乓球比赛荣获总分第一名。(二)融合种子课程,拓宽育人路径1.和润生长,凝聚心智力量2017年建校初期,学校面对困境提出“家和兴校,润物无声”的办学理念。每一年根据办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做出针对性的解读,七年心路历程呈现七种奋斗姿态。伴随着前两届毕业生在各个中学的出色表现,老百姓口口相传,学校口碑声誉鹊起,“和润”又生长出“和光同尘,润含春雨”的内涵,号召全体师生淡然面对成绩,悦纳不同的意见和声音,韬光养晦、补齐短板。2.种子课程,唤醒生命萌芽我们把孩子们当作一粒粒千年的种子,在教师中开展“一人一项目”或“一人一课题”活动,不断优化“1+N”种子课程实施路径。基于国家课程,尊重每位教师的专业或特长,为孩子搭建N多种成长的自选课程。种子课程遵循“自生长”的教育哲学,纵贯横通,向深层演绎。一是横向统整,把每个年级不同学科内容环环相扣,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经验有效关联;二是纵向生长,以知识版块为线索,自下而上将各年级课程内容梳理整合,层层递进,关注知识的顺序性和连续性。通过课程的纵横勾连,拒绝碎片化教学,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化成长成为可能。“1+N”种子课程以国家课程为基础,衍生出了15个场馆课程,12个月主题课程,6个级本课程,为落实孩子核心素养提供场所、时间、课程保障。例如:长跑拉练课程上,体育组教师每周会带领孩子们在河堤路上进行长达5公里的拉练,加上每日晨跑、两节大课间,保证孩子每天在户外运动2小时。学校这一举措被国内多家主流媒体转载,浏览量共计60万+。在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上,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其中,在戏剧中与作者情感共鸣,在动手制作中感受科技的力量,在音乐的熏陶中行美学芳、朵朵绽放。他们听潺潺流水,看鱼戏莲间,闻鸟语花香,与天地万物对话,在充满生机的校园里感受生命、敬畏生命、见证生命成长的奇迹,显示出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命蓬勃的景象,师生双向奔赴,彼此影响,焕发出全新的活力。3.和合共生,整合多方资源学校大力推行教学模式改革是从“长安study”项目式学习开始的。我们以“和润”为思考底色,积极倡导“整合、浸润”的思想,把举办长安春晚作为驱动任务,引导一至六年级孩子分别从“长安植物”“长安药食”“丝绸之路”“长安建筑”“长安生态”“长安代言”不同主题展开项目式学习。在实践中深入了解长安人衣食住行的演变及环境变迁,以长安为起点,了解家乡的风貌与历史,追寻华夏文化和民族精神起源。教师自觉地在学科学习中吸纳现实生活中的本土资源,植入长安基因,厚植爱国情怀。2024年,西安市教科院命名学校为西安市小学项目式学习研究中心办公室。学校7篇教师论文及实践案例在教育部项目式案例征集活动中获奖。在第六届全国品质课程大会上,品质课堂发起人杨四耕教授对我在主会场的主题发言以及分会场12名教师的展示课例进行赞誉,他在全国大会上说“经开三小课程做得扎实丰富、教师充满激情,处处彰显生机”。在西安市庆祝教师节40周年活动上,根据教育部学科融合获奖典型案例改编的节目《长安study》在全市进行展演,这些实践案例分别被中国教育网、陕西教育正能量、光明网等教育主流媒体专题报道。基于在项目式学习探索中取得的成果,本年度,校长先后受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中国教育学会、青海省教科院、富平县教育局等邀请,并赴深圳、长沙、香港等地开展学术交流,讲好经开教育故事共计32场次。学校组织教师团队多次赴乌审旗、安康紫阳、渭北新城、富平仲勋学校、经开15小等地开展教学研讨及帮扶,与富平县教师发展中心、青海省共和县及香港潮商学校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来自安徽、山东、青海等地2000余名骨干教师及校长先后来校观摩学习。本年度,9名教师在全国中小学教师新课标下“教学评一致”课例展示活动担任评委,乌审旗骨干教师共计60人次来校开展同课异构观摩交流,青海省共和县分七批次共计150名教师来校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跟岗学习,为众多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4.润德博学,铺设名师之路正因拥有了这支德才兼备的队伍,在连续三届区五年级质量评估中,成绩连年总评前3名,今年数学全区第一。学校教研组每天会对教案、作业、PPT群策群力,集体研讨;每天一次小教研,每周一次主题教研,每月一次大单元教研,每学期开展名师示范课、新教师见面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全员推优“四轮课”。作为校长,尽管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我仍然每天坚持带领学校骨干教师深入一线指导,定期带领班子成员开展学科质量分析,促使每位教师快速成长。学校现有三级三类骨干教师68名,陈妮娜、朱洋菲等两位教师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112名教师在陕西省第十七次教科研论文评选活动中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3名教师在2024年经开区思政“大练兵”活动中荣获“骨干教师”称号。学校先后在陕师大张文兰教授团队、特级教师崔成林团队指导下,开展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研究。中,重点课题7项,规划课题12项,立项38项,结题24项,校级课题人人参与。校级名师工作室根据“自生长”课堂要素,形成了本学科的大单元备课模板,教学革命在我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三)应和智能发展,赋能学校管理一是积极建设多个智能教学平台,如智慧教室、AI作文、AI阅读、AI体育,AI纠错等,大大提高了教学的精准性,让班级授课制下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二是积极开发多个数字评价平台,如UMU小先生讲堂、“小种子”五育评价体系等,让育人效果更直观;三是整合多个数字化管理系统,引入校车智能监控系统、智能节水系统、智能喷淋系统。在西安市第八届微课大赛中,学校31名教师获奖,其中一等奖8名,2等奖10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4名,系列微课二等奖1名。学校数字化教育探索举措被《中国教育报》报道,《学校数字化背景下课程融合探索工作》入选教育部2024年基础教育领域实践创新典型案例。11月学校通过了西安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关于西安市“5G+智慧教育”教学场景应用试点学校答辩评审。二、取得社会效益2024年,学校获得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总决赛优秀组织单位、第一批陕西省小孩子编程教育实验校、第38届西安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西安市第六届中小学科普教育优秀学校、西安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足球)、西安市第24届信息素养提升实践优秀组织校、经开区园林式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三、存在问题一是政治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系统,对一些重要理论和重大问题理解还不够透彻;二是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需要加大力度,丰富青年教师的业余生活;三是对学校餐厅的管理还不够专业化,没有及时给予更科学的指导。下一步打算七年来,我们以“给予每一粒种子都会发芽的力量”为课程观,以“和润生长”为文化理念,以“1+N”种子课程为路径,成就更多孩子的精彩,让更多的教师走向名师之路。让我们躬耕经开沃土,收获水土丰美、百花盛开的最美教育样态!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西经开发2017【367】号《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设立西安经开第三小学的通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本年度,全校共有796名孩子在艺术、体育、科技等竞赛中取得佳绩,获奖人数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46%。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