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紫阳县>
紫阳县公共资产经办中心
紫阳县公共资产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3 11:42
单位名称
紫阳县公共资产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产权保管、资产配置、产权信息化建设等工作
住所
紫阳县环城路公安局北侧
法定代表人
张宁培
开办资金
7.2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紫阳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35万元
8.55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夯实管理基础,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能。从标准、流程、监管和归档等方面,对采购备案进行全面规范。截止12月中旬,累计备案办公资产共计351.81万元;通过资产重组、资产置换、资产出售等方式,实现了资产的优化配置,提高了资产利用效益,调配房屋及构筑物资产共10处;构建完善了资产“出口”审批机制,充分发挥国有资产使用效益,防止资产使用中的不当损失和浪费。累计核销资产共计1109.96万元;将国有资产拍卖全部放在安康市资源交易中心公开、透明拍卖交易,实现国有资产收益843.85万元。(二)开展资产核查,促进资产管理“信息一体化”。一是对全县各预算单位印发《关于开展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 对全县各预算单位的房屋土地、车辆、重大设备、办公家具设备、公共租赁住房资产及产权登记、在建工程、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清查,进一步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精准化、信息化、规范化水平,实现资产管理高质量发展。二是通过资产清查进一步掌握了实物和数据资产实际情况,并在摸清“家底”基础上,全面总结了资产清查发现和暴露的问题。通过梳理闲置、优化在用、调剂利用、修旧利废等举措盘活存量资产,不断研究完善资产配置、日常管理、报废处置的全流程管理办法,确保资产管理有序。(三)完成撤并村小无偿划转工作,有效盘活利用国有资产。一是按照《安康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在进一步核准全县撤并村级小学校舍现状、充分协商基础上,将有利用价值的校舍资产所有权无偿划转给各镇政府,对已拆除、已垮塌、已损毁且无修复价值的校舍,按程序进行资产报废核销。指导各镇落实划转后资产管理主体责任,确保资产及时登记入账,并积极盘活利用,优先用于村委会、村卫生室、社区工厂和招商引资项目等。二是对全县在用、闲置、出租出借等状况的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盘活低效率资产,对闲置资产实行公开竞价拍卖和出租。有效盘活国有资产,进一步强化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全年共实现国有资产收益768万元。(四)强化培训赋能,提升业务人员综合素质。对各预算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及会计开展2次业务培训交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一是国有资产报告编报培训,围绕预算管理一体化资产管理模块系统实际操作及常见问题,作了政策指导和业务培训,并对编报中资产数据完善、资产盘点及各项报表等方面常出现的问题逐一讲解。二是详细解读《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7月下旬,在财政系统内部开展《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讲解,对当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法规制度、强化单位资产管理原因、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要点和单位资产管理的操作要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稳步推动国有资产管理规范提升工作走深走实。(五)加强制度落实,推动国有资产管理高效运行。为全面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益,推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出台《关于实行国有资产专管员和定期检查制度的通知》《紫阳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盘活方案》,进一步建立健全资产盘活常态化机制和工作定期报送机制,持续跟踪县级各预算单位资产盘活利用工作进度,及时督促单位推进资产清理盘活利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构建良好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机制。向全县140个预算单位发放问卷调查,根据问卷发现问题,全面总结经验,认真分析原因,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进一步完善我县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促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法治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构建安全规范、节约高效、公开透明、权责一致的通用办公设备及家具等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机制奠定良好的基础。(二)促进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本年度,我单位盘活国有资产,对全县资产进行合理调剂利用,解决部门日常办公及用房问题,公开出售出租闲置国有资产,为县财政增加非税收入843.85万元。同时,通过系列措施,促进我县140个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由于中心人员编制少,导致工作无法深入开展。2.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权责不明确和管理不透明。(二)改进措施:1.积极向上级部门请示汇报,通过事业单位、“三支一扶”公开招录等方式补充人员;2.完善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权力,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管机制。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夯实资产管理主体责任。完善监管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资产安全。加强资产账务日常管理,严格人员管理,加强业务培训指导,按时完成2025年度140户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年报工作。(二)推进资产系统与“财政云”一体化。规范工作流程,优化公共资产采购、调配、处置等环节的流程,减少冗余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三)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工作方法和服务质量;落实部门帮扶责任,助推乡村振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