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投融资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加强市政府筹资、融资管理提供保障。年度政府投融资计划编制投融资方案制定,金融、投资机构选择,融资任务完成投融资项目监督、评估、评价投融资服务联络、组织、协调,投融资工作中投诉事项协调处理政府信用取得建设性资金使用监督落实,还款资金归集、还款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市政府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管理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正阳路九号 | |
法定代表人 | 惠荟 | |
开办资金 | 10.4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中国共产党铜川市委员会办公室(铜川市档案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44万元 | 14.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中心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能够及时按照要求进行变更登记。2024年5月,我中心办理了法定代表人变更。2024年7月,我中心办理了名称及举办单位变更。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积极引导行业依法合规聚焦主业健康发展。一是按照全省地方金融监管对象规范整治工作要求,坚持减量提质原则,深入开展清理整顿工作。二是围绕地方金融组织运行监测、统计分析等做好日常工作,高质量完成域内地方金融组织年审及评级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督导并限期整改。三是深入开展地方金融组织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专项整治行动,我市地方金融组织规范经营,目前暂未收到相关举报投诉线索。(二)多措并举维护全市金融领域安全稳定大局。一是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及时做好风险隐患及矛盾纠纷处置工作。二是深入开展非法金融活动专项整治工作,全力推进非法集资陈案攻坚。三是严厉打击金融领域非法放贷,持续推进源头预防。四是全力做好金融领域维稳工作,圆满完成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金融领域维稳任务。五是通过官方媒体及公共场所LED屏等载体常态化宣传金融知识及政策法规,持续增强社会公众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三)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一是锚定目标任务,聚焦工作主线引导金融机构不断优化机制、创新产品、压降成本,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省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现场会在我市成功召开,出台全国首个铝产业转型金融服务指引,前期形成的10个典型案例中7个得到全省推广,“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今年又探索形成8个新的典型案例。二是积极组织开展“省级金融机构进铜川”“金融服务进园区进企业”等政金企对接活动,持续提升金融要素保障服务质效。三是积极引导全市14家银行机构、849家企业进驻我市“信易贷”平台。四是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赴西安高新区学习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工作,邀请北交所及陕西资本市场服务中心专家来铜调研指导企业上市培育服务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通过“金融服务进园区进企业”等政金企对接活动,年度新增贷款投放48.43亿元,增速11.7%,创历史新高;通过“信易贷”平台,实现信贷合作102笔,融资金额4.27亿元。(二)推动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站点从满足基础性金融需求逐渐向提供多元化创新服务转变。截至2024年末,铜川全辖共建立749个普惠金融惠农支付服务点,覆盖铜川359个行政村,建立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站32个,覆盖铜川市21个乡镇,建设覆盖率达100%。(三)以原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为主体,吸收合并各区县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组建市担保集团——铜川财创融资担保集团,实行人、财、物统筹配置。2024年,新增担保业务801笔84.39亿元;在保业务2269笔10.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3%,在保余额首次突破10亿元,担保的普惠性进一步体现。(四)推广普惠金融支持农村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的经验,已累计向1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发放贷款2011.67万元,带动204户农户每年增收超过3000元,耀州区克坊、朱村光伏光暖项目为全省提供了铜川经验。围绕香菇产业,探索形成“金融服务全链条+产品覆盖全周期+减费让利全流程+金融机构全参与”的“四全”金融服务模式,2024年全市食用菌产业链贷款余额2391.3万元,累计发放贷款2337.4万元。探索“一村一品”金融服务模式,精准对接樱桃产业融资需求,2024年累计发放“樱桃贷”2792.9万元,余额2908.32万元。(五)全年培育市级上市后备企业36家,省级上市后备企业14家,铟杰半导体等3家企业成为我市首批获评的B档省级上市后备企业。三、存在问题(一)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受区域经济发展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影响,对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还需加大。(二)部分企业实际控制人股权掌控意识较强,思想保守,担心股改风险大,缺乏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认知。(三)专业金融人才缺乏,运用金融政策,工具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改进措施(一)引导推动各金融机构聚焦试验区建设重大项目、转型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民营小微等领域,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不断下沉金融服务重心,在创新产品、贷款额度、贷款方式、贷款利率、审批流程等方面积极探索,增加金融资源有效供给。(二)围绕企业“想上市”“能上市”“上好市”,进一步完善我市企业上市培育服务体系,结合企业发展情况提供辅导,消除企业上市的认识误区,帮助企业制定上市融资规划。(三)坚持“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标准,在金融系统干部的金融知识、金融政策等培训学习上下大功夫,全面提升干部的金融思维、履职能力和风险处置能力。五、2025年工作计划(一)按照省、市有关安排部署,认真履职尽责,持续推进金融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培养更多“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金融骨干人才,促进我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二)深入贯彻落实《陕西省地方金融条例》,按照《陕西省地方金融组织规范整治实施方案》要求,深入开展规范整治工作。持续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加强金融风险隐患摸排监测预警处置工作,央地协同合力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确保我市金融领域安全稳定。(三)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高质量完成中期评估工作。聚焦科技创新持续开展上市培育工作,支持优质企业积极对接资本市场。推动金融政策与其他政策协同配合,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支撑我市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