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铜川市联合征信中心)

铜川市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铜川市联合征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03 11:37
单位名称 铜川市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铜川市联合征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推进政务信息化,协调解决公共信用信息工作中问题提供服务保障。“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和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维护;政府办公业务系统建设和推广;政府门户网站及其平台建设、运行和维护;指导区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公共信用信息征集、披露、使用
住所 铜川市新区正阳路九号政府3号楼
法定代表人 陈艳萍
开办资金 686.1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铜川市金融工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94.95万元 551.0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在市政府机关党组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认真开展业务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强系统运维,优化网络服务。省、市政府网站和政务云平台完成互联互通,逐步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和统调统配。市级机关局域网改造项目全面完工并投用,机关干部全部用上了安全高速的“光网”,彻底解决了网络卡顿、中断和不安全问题。(二)做好网站普查,加强网站监管。全年印发《政府网站检查情况通报》4期,督促整改网站问题150余个,以行政通报鞭策推动网站工作,全市网站工作逐年向好。采购部署网站信息安全监测系统,同时为市政府网站和信用铜川网站保驾护航,坚决杜绝信息安全特别是政治性错误事件。(三)坚持正确方向,筑牢舆论阵地。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宣传主阵地,持续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全年市政府门户网站共发布信息3515条,其中宣传报道全市重大政务活动850余次。开设《紧盯目标鼓干劲强化措施抓落实》《2024年铜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就巡礼》等系列专题7个,全方位展示和营造铜川推动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和良好氛围。(四)拓展信用场景,提升营商环境。印发《铜川市202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等文件,持续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不断完善信用主体档案。全市累计归集信用信息580万余条,形成信用档案45万余件。深化政务诚信建设,市、区县161个政府部门政务诚信承诺通过政府网站全面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取得的主要经济社会效益(一)拓宽信用修复渠道,在市、区县便民中心开设信用修复窗口,方便企业办理修复。针对工业园区、科技园区、行业协会等企业密集驻地,创新建立信用修复咨询点15个,引导企业主动办理信用修复。继续坚持“四办”服务新机制,全年共办理信用修复133起。(二)畅通政民互动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市长信箱”全年受理并办结有效信件774件,办结率100%,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以有效解。聚焦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围绕惠民便企政策和社会关切热点,制作发布在线访谈7期、专家政策解读视频1期。制作的“聚焦营商环境突破年”系列访谈成为投资客商企业深入了解我市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窗口,精心打造的“铜川文化”系列访谈赢得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三)依托市政府网站,围绕惠民便企政策、教育及医疗等重点领域信息和社会关切热点,多维度开展政策解读,让“专家解读”答疑释惑,用“声音画面”传递政策信息,做“图片解读”圈定政策重点,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于民。同时,完善政府网站政策文件查询库,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通查、全站通享”的综合政策查询及下载服务,充分发挥政务数据的社会化价值。三、存在问题市政府网站专题设置、活动宣传策划方面创意不够,网站优势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四、改进措施加强网站工作人员外出学习培训,学习借鉴好的创意的经验,拓宽思维,不断提高信息筛选和专题策划水平。认真学习中省好的宣传策划、报道案例,提升能力,充分发挥政府网站特色及优势。五、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布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中心将着重围绕数据主业,认真落实中省数据工作政策,踔厉奋发、忠诚履职、扎实工作,全面推进数据工作开创新局面、实现新突破。一是制定出台《政务云平台管理办法》《政务外网管理办法》《政务外网城域网建设规划》《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规划》,切实加强和规范网络及系统管理约束。二是增加政务云平台扩容,完成省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互联和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适配改造,逐步将市级部门应用系统适配改造后迁入政务云平台。三是扎实做好信息基础设施的运维和安保,确保重要网络及重大应用安全平稳运行。四是落实国家和省市数据基础制度、数据要素管理政策措施和标准规范,逐步开展数据资源管理工作。打造数据应用场景,培育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编制《“十五五”信用建设规划》。持续深化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应用,大力开展失信信用修复,深入推进信用承诺应用和跨部门联合信用监管,提升信用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六是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持续深化政务公开,扎实做好市长信箱办理等工作,持续增强政民互动实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